赵得力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焉耆盆地侏罗系包裹体与油气运聚期次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2年
- 焉耆盆地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 ,其均一温度多为 10 1~ 110℃和 12 1~ 130℃ ,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 ,前主峰为 18或 2 0 ,后主峰为 2 6或 2 7。这些特征指示焉耆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 ,即晚侏罗世以八道湾组低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一期成藏作用和侏罗纪末期以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二期成藏作用。根据生烃史分析 ,该区还应存在第三纪末的油气聚集 ,但因成岩作用不活跃 ,包裹体丰度低而未检测到。
- 陈文学李永林张辉赵得力
- 关键词:焉耆盆地侏罗系包裹体油气藏
- 泌阳凹陷构造控油规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通过探讨泌阳凹陷构造对烃源岩分布、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构造对泌阳凹陷的控油规律,认为泌阳凹陷的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变影响了凹陷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而凹陷内的一些断层可能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另一些则可阻挡油气的运移。同时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了预测,北部斜坡具备形成大面积油气富集区的地质条件;安棚-双河鼻状构造带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兼探断层岩性油气藏;南部断裂陡坡带上盘紧邻生油区,可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扇体的根部形成物性圈闭以及构造不整合遮挡圈闭。
- 曾小阳赵得力孔凡军
- 关键词:断陷盆地鼻状构造烃源岩核桃园组泌阳凹陷
- 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焉耆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中,八道湾组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烃源岩类型主要为煤系泥岩。三工河组是主要的储集层,储层砂体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储集条件较差,属低孔低渗型。古圈闭于J1s期开始形成,发育侏罗纪末期、第三纪末至今两次生排烃事件。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为主。对应于两次成藏事件,划分出原生和再生两个含油气子系统。含油气系统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侏罗纪末期古油气藏的形成;②燕山中、晚期构造运动与古油气藏的调整、破坏;③第三系的覆盖和喜山期现今油气藏的形成。断层的多期活动性和燕山中晚期的抬升剥蚀作用改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喜山期定型的油气藏现今保存完好。
- 郑超林社卿赵得力田纳新张辉南红丽
- 关键词:中生界油气藏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
- 焉耆盆地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模式被引量:9
- 2000年
-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众多中新生代小型含煤盆地之一。 1993年开始进行规模性勘探 ,先后探明了宝浪油气田和本布图油田。该盆地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主要为与逆断层有关的背斜、断背斜油气藏 ;油气具有典型煤成烃特征 ,油气藏流体相态类型丰富 ,气油比高 ,流体性质好 ;油气藏几何类型以层状边水为主 ;油气聚集层位主要为侏罗系三工河组 ,油气层分布集中 ,单井油气层厚度大 ,埋深适中 ;侏罗系储集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碎屑岩 ;压力系数较高 ,产能中等 ;单储系数低 ,储量丰度中等。通过烃源岩生排烃史、圈闭发育史和成藏史分析 ,研究了油气藏的形成机理 。
- 陈文学李永林赵得力
- 关键词:焉耆盆地油气藏特征成藏模式成藏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