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庆
- 作品数:5 被引量:1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大陆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
-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双相真菌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引起的一种机会感染性致死性真菌病。近年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增加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我们收集了 1985年...
- 冉玉平赵国庆向耘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不同部位菌株的分子鉴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常为慢性复发性,皮损可多发。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皮损中的致病菌是否相同?回答这一问题对了解红色毛癣菌病的发病特点及指导预防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例多发性皮损患者的6个部位分别分离出红色毛癣菌,从基因水平分析不同患病部位是否为同一菌株感染。
- 青春冉玉平李发增代亚玲赵国庆刘素玲何晓丹周光平
-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多发性同部位分子鉴定菌株皮肤癣菌
- 临床结合疱顶表皮病理鉴别诊断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鉴别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可靠方法。方法观察并比较12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及6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并利用患者皮损的疱顶表皮切片染色,了解其组织学表现。结果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由角质层和小部分残余颗粒层细胞组成.均未见表皮其他层次细胞.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疱顶表皮由表皮全层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呈明显嗜酸性变性坏死;两组患者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显著,临床诊断与疱顶表皮组织病理表现完全一致。结论疱顶表皮组织病理检查可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斛症的方法之一。
- 赵国庆李薇冉玉平何晓丹李发增
-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表皮
- 中国大陆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0
- 2007年
- 目的了解马尔尼菲青霉病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我国大陆地区1985~2006年间公开报道的有关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文献,归纳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涉及138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98例(71.0%),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远多于女性(3.6∶1)。临床表现中发热132例(95.7%);有网状内皮系统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111例(80.4%);贫血104例(75.3%);皮疹100例(72.5%);肺部病变(肺部结核样阴影、间质性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纹理增粗等)91例(65.9%)。66例(47.8%)死亡。结论我国大陆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逐年上升,患者HIV阳性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贫血、肝脾或淋巴结肿大、肺部病变、皮疹等。
- 赵国庆冉玉平向耘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病
- 丘疹性荨麻疹病因学系统评价被引量:34
- 2006年
- 目的明确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为单纯性节肢动物等昆虫叮咬所致(单因说),还是也可因食物过敏、消化功能紊乱及感染等引起(多因说)。方法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国内外与丘疹性荨麻疹病因学研究有关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分析支持单因说或支持多因说的证据。结果自 1952年以来病因学研究的22篇外文文献均支持昆虫叮咬是该病的原因,纳入的9篇中文文献中有7篇支持昆虫叮咬为致病因素,提到其他病因的另2篇文献的可信度存在疑问。从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据均支持昆虫叮咬过敏的单因说,未发现其他原因致病的确凿证据。结论丘疹性荨麻疹可能是由于昆虫叮咬引起的过敏所致,其他假说尚缺乏充分依据。
- 赵国庆冉玉平杨伯艳
- 关键词:丘疹性荨麻疹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