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启光

作品数:31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勘探
  • 10篇地震
  • 9篇地震勘探
  • 9篇郯庐断裂
  • 8篇断裂带
  • 8篇郯庐断裂带
  • 8篇裂带
  • 6篇剖面
  • 6篇浅层
  • 6篇浅层地震
  • 6篇浅层地震勘探
  • 4篇地质
  • 4篇第四纪
  • 4篇断层
  • 4篇波速
  • 3篇地壳
  • 3篇第四纪活动
  • 3篇新证据
  • 3篇远震
  • 3篇远震层析成像

机构

  • 28篇江苏省地震局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31篇赵启光
  • 20篇顾勤平
  • 14篇孟科
  • 14篇杨浩
  • 9篇许汉刚
  • 8篇王金艳
  • 6篇李丽梅
  • 5篇康清清
  • 5篇蒋新
  • 4篇李细兵
  • 4篇戴波
  • 3篇范小平
  • 2篇冉勇康
  • 2篇黄耘
  • 2篇张帅帅
  • 2篇楼海
  • 2篇宋浩
  • 2篇丁志峰
  • 2篇孙业君
  • 2篇王椿镛

传媒

  • 6篇地震地质
  • 4篇防灾减灾工程...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检波器数据的补偿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波器数据的补偿方法及系统,属于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地震数据的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布置在同一个检波点处的高灵敏度检波器和常规检波器同时采集信号,然后利用高灵敏度检波器采集到的信号重建常规检波器的信号...
顾勤平康清清赵启光孟科杨浩
文献传递
用台阵微振动方法探测城区地壳浅部介质结构被引量:1
2015年
为获取城区浅部介质结构,利用台阵微振动观测技术对城区不同环境下的2个场地进行了微振动观测试验。研究设计了嵌套三角形观测系统,采用修正空间自相关法和频率波数法提取Rayleigh波频散曲线,选用邻域算法反演台阵下方各层埋深及其纵、横波速度结构,并对反演结果与现场钻孔勘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阵微振动观测技术是获取地壳浅部介质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对主要地层界面的深度解释误差约为3%~8%,该误差大小与界面的波阻抗差异有关,波阻抗越大,其解释精度相对越高;该方法可以直接获取台阵下方S波速度结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微振动方法不需要专门震源,施工经济方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复杂地震地质环境下获取城区地壳浅部介质结构的有效方法。
李细兵赵启光宋浩戴波张帅帅
关键词:微振动台阵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
本文对地震层析成像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介绍,并且对FMTOMO层析成像软件所使用的多级快速行进正演算法与子空间反演算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本论文研究目标为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研究区域为98°E-108...
赵启光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青藏高原东缘
文献传递
纵横波联合勘探应用于栟茶河断裂活动性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栟茶河断裂自20世纪50年代石油部门勘探发现以来,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地学家们对其活动性一直存在争议。目标断裂所在测区基岩顶面埋深约在800~1 600m,单一的地震勘探方法难以深浅兼顾且单波勘探经常存在局限性。为了调查栟茶河断裂的空间位置、产状及性质,重新厘定其活动性,在同一条测线上同时进行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H波勘探,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震源和观测系统参数,获得沿测线不同埋藏深度的地下细结构图像,揭示栟茶河断裂的形态和特征,尤其SH波地震剖面更加清晰地反映出超浅层地层和构造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测线控制范围内的栟茶河断裂为近东西走向、视倾角约为60~75°、倾向N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近纪和早第四纪地层,有可能断错了晚更新世地层。本文的纵、横波联合勘探实例证实了多波勘探的优越性。
顾勤平许汉刚赵启光孟科杨浩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栟茶河断裂第四纪活动性最新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栟茶河断裂是20世纪50年代石油部门在开展石油勘探时发现的。由于该断裂的隐伏性,很多地学家对该断裂的活动性提出了质疑。本着求实的科学精神,我们通过多层次、多波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以及新地质年代测定等技术方法,对栟茶河断裂的活动性展开调查。关于栟茶河断裂得出以下结论:(1)在浅地震有效探测深度范围内,栟茶河断裂并非单一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断层组成的断阶带,且断裂带宽度自SE往NW具收敛趋势;(2)证实了栟茶河断裂是走向NWW、视倾角约为60°~75°、上陡下缓的铲形正断层;(3)南支(F_(1-1))是主要、新活动明显的断面;(4)由南支(F_(1-1))断错中更新统顶部的黏土层,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顾勤平许汉刚张振亚赵启光孟科杨浩李丽梅王金艳
关键词:钻孔联合剖面
厚覆盖层地区隐伏活断层探测的地震方法技术——以桥北镇—宿迁断层为例被引量:37
2015年
地震反射勘探法是当前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主要方法,它在厚覆盖区探测断层及其上断点的效果取决于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桥北镇—宿迁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一条重要的隐伏断裂。以宿迁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中针对该断裂敷设于厚覆盖层地区的QL14测线为例,为了查明测线控制地段内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性质以及活动性,针对不同目标、目的层深度和精度要求,作者按照组合、分步探测的工作思路,采用了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和采集参数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解决了地质任务要求与野外资料采集方法之间的矛盾,从而获得了埋深约16~450 m范围内高分辨率的地层结构和非常清晰的断裂构造图像,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钻孔深度的设计以及断裂活动性的评价提供了地震学依据。最后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探测的方法能够获得断层在不同深度的产状、展布以及由深至浅完整的分布图像;地震勘探法在厚覆盖区确定隐伏断层具体位置和判定断层活动性具有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有有效性。
顾勤平许汉刚赵启光
关键词:隐伏断层地震勘探
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_5断裂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被引量:50
2016年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最新活动的断层一般称之为F5断层,分布于潍坊至嘉山一带,长约360km。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的准确位置、活动时代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对F5断裂进行了系统性勘探,获取了准确的定位及其断裂发育特征。结果表明,F5断裂并未终止于原来认定的宿迁市环城南路处,而是继续向南延伸;F5断裂主要由2条相向而倾、近直立发育的主干断裂组成;在三棵树乡附近,F5断裂由3条断裂组成,且呈右阶排列,阶区长度约6km,宽度约2.5km,形成小的拉分盆地,控制了新近纪以来地层的沉积。结合钻孔联合剖面和槽探结果,判断F5断裂西边界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东边界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总体认为F5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许汉刚范小平冉勇康顾勤平张鹏李丽梅赵启光王金艳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被引量:27
2016年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我国大陆东部NNE走向的巨型深断裂,其中南段及邻区(115°E—122°E,29°N—38°N)跨越了华北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华南褶皱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中国地震台网及区域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中精心挑选出6381个Pn震相数据,用Pn波时间项层析成像法反演得到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显示,研究区上地幔顶部具有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相对于7.95km·s-1的平均速度而言,Pn波速度值在7.68-8.24km·s-1范围内变化.Pn波速度分布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具有分段性:沿中段及周边存在一NE向低速异常带,低速可能是由于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的高温物质沿郯庐带上涌导致;沿南段表现为一NNE向弱高波速异常带,作为高低速的边界带清晰地勾勒出了华北与扬子这两个不同块体,该边界在江苏域向华北地块NW方向凹进.Pn波速度各向异性的强弱与速度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如鲁西隆起及以南等低速区、茅山断裂附近的高低速过渡带,其速度各向异性较为强烈;而在具有高速异常的苏北盆地、合肥盆地等稳定区域下方其各向异性较弱.本文通过Pn波震相基本未能探测到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方位各向异性,推测是上地幔顶部被"冻结"下来的各向异性痕迹被软流圈热物质上涌这一强烈构造运动削弱所导致.南段具有与断裂伸展方向近乎平行的快波速方向.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强震活动存在一定关联.强震主要发生在Pn波低速异常区或高低速过渡带上.郯城8.5级地震震中位于中段和南段高低速过渡带,该区域也是速度横向变化最大的地方,最容易集中应力和产生应力差.
顾勤平丁志峰康清清赵启光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PN波速度各向异性
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地壳浅部结构和断裂活动性探测被引量:7
2020年
新沂市作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和苏皖段的分段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地壳的浅部结构、活动性、空间展布以及深浅构造关系,文中采用了中深、浅层地震勘探及初至波层析成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首先在新沂市南完成了1条长33km、覆盖次数>30次的中深层地震反射剖面,同时利用共炮集记录上的初至波开展地壳浅部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之后给出了跨断裂的3条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和1条折射层析成像剖面。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新沂段是一条由5条隐伏主干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具有"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样式。中深层和浅层地震反射剖面表明,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各主干断裂具有上下一致的对应关系和明显的第四纪活动,对新生代地层厚度和堑-垒状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浅层地震勘探结果揭示的地层界面形态和断裂浅部特征清楚,墨河-凌城断裂(F3)、新沂-新店断裂(F2)、马陵山-重岗山断裂(F5)及山左口-泗洪断裂(F1)不仅断错了基岩顶界面,且第四纪以来存在活动迹象,尤其是马陵山-重岗山断裂(F5)具有全新世的强活动特征。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新沂市及周缘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郯庐断裂新沂段的深浅构造组合关系及其活动性提供地震学依据。
顾勤平许汉刚晏云翔赵启光李丽梅孟科杨浩王金艳蒋新马董伟
关键词:地震反射剖面第四纪活动性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高斯射线追踪扫描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高斯射线追踪扫描方法,属于计算机勘探领域。所述方法基于地震数据和试射法原理,并通过射线树存放高斯射线追踪扫描的数据,不仅能够保存属性数据,而且能够保存射线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发明可以得到基于地...
顾勤平康清清杨浩赵启光孟科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