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信德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细胞
  • 3篇分化
  • 2篇雪旺氏细胞
  • 2篇诱导分化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瘤
  • 2篇外科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颅内
  • 2篇脊髓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干细胞
  • 2篇出血
  • 2篇穿刺
  • 1篇大型脑膜瘤

机构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南雄市...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4篇赵信德
  • 5篇张旺明
  • 4篇罗敏捷
  • 4篇柯以铨
  • 4篇李西锋
  • 3篇黄柒金
  • 3篇谢东伟
  • 3篇闫中杰
  • 3篇周忠保
  • 2篇姜晓丹
  • 2篇林建浩
  • 1篇汪求精
  • 1篇张世忠
  • 1篇徐如祥
  • 1篇陈镇洲
  • 1篇马旭
  • 1篇张洪钿
  • 1篇马燕侠
  • 1篇冯金福
  • 1篇欧阳学军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获得雪旺细胞的可靠性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体外条件下向周围神经雪旺细胞(SOs)分化的可靠性。方法分离提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部位BMSCs,利用其贴壁生长的特性,培养纯化,传代扩增。用复合诱导因子(β-巯基乙醇+全反式维甲酸+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在体外诱导BMSCs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75、S-100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fGFAP)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75、S100及CD104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的BMSCs形态类似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具有SCs性质,表达SCs的表面标志物(GFAP、S100和P75)。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后BMSCsS-100、CD104的表达量达到了SCs的表达量水平.但P75的表达量与SCs的表达量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结论体外诱导BMSCs可部分获得SCs的特征,传代后恢复至未诱导状态,这种预诱导加复合因子诱导的方法尚待完善。
闫中杰徐如祥张洪钿姜晓丹林建浩马旭李西锋赵信德
关键词:雪旺细胞细胞分化骨髓基质细胞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9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9例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9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7例进行术前栓塞。结果 9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发生听力障碍2例、行走不稳1例、饮水呛咳2例、面部轻瘫3例、面部麻木2例、眼球活动受限伴复视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9例均无复发。结论术前准确评估,脑血管造影及针对供血血管有效栓塞,神经电生理监测,熟练的颅底显微手术技术,是实现肿瘤成功全切的关键。
张双骆静袁国艳张振宇张作洪赵信德柯以铨张旺明
关键词:巨大脑膜瘤桥小脑角区显微手术
儿童脑脓肿的特点及手术治疗
张旺明陈镇洲罗敏捷赵信德张世忠柯以铨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脑室内出血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其中脑积水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脑室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腰椎穿刺术治疗。治疗后根据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发现18例发生脑积水,另12例未发生。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合并颅内感染和首次Evans指数高可能会影响患儿脑积水的发生(均P<0.05)。
文焕韬关建维赵信德罗敏捷欧阳学军张丽娟张旺明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腰椎穿刺术脑积水单因素分析
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雪旺氏细胞的诱导分化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州SCs)的分离培养及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向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的脊髓组织,在含有B27(终浓度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终浓度均为20ug/L)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出NSCs。用复合诱导因子(10%FBS+5umol/L血小板凝集抑制剂+10ng/mLbFGF+5ng/m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NSCs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一抗为p75、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体外诱导分化结果。结果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组织细胞nestin染色表达阳性:分离培养的大鼠脊髓来源NSCs经诱导分化后形态类似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雪旺氏细胞的表面标志,GFAP、S-100和P75表达阳性。结论新生大鼠脊髓来源NS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
赵信德柯以铨姜晓丹闫中杰李西锋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脊髓
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开设有通孔的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的夹持装置;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针头,所述针头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针体,使所述针头伸入所述基座的通孔;引流...
文焕韬张旺明陈嘉志黄曙杰罗敏捷关建维赵信德
文献传递
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雪旺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   传统观念认为颅脑和脊髓外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往往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其因为是神经元是不可再生细胞,一旦神经元细胞由于创伤、缺氧、自身免疫攻击导致坏死,则会出现相应部位的...
赵信德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脊髓损伤
文献传递
MnTBAP对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金属卟啉锰(Ⅲ)(四苯甲酸)卟啉(MnTBAP)对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只.后2组大鼠应用立体定向注射自体尾动脉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并在造模成功后30 min于实验组大鼠患侧脑室内注射2 μL MnTBAP(100 μg/μL),于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大鼠脑出血后24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肿周围组织4-羟基壬烯醛(4-HNE)、3-硝基酪氨酸(3-NT)、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情况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浸润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Z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大鼠脑出血后24、72 h采用于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24h,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肿周围组织3-NT (264.53±83.99vs 413.22±89.16)、4-HNE (245.64±73.10 vs 391.41±51.43)、8-OHdG(221.53±68.25vs 332.32±94.93)、MPO(296.14±66.34vs 431.59±102.68)阳性细胞数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0.75±0.07 vs 0.96±0.04)明显降低,ZO-1蛋白表达水平(0.74±0.05 vs 0.56±0.06)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出血后24、72 h,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组织水含量(80.41%±0.69%vs 82.48%±0.94%;79.78%±0.65%vs 81.57%±0.8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33±1.37vs 11.33±1.51;6.17±0.98vs 9.50±1.3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早期应用MnTBAP能通过有效减轻氧化-硝化应激损伤,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MMP-9表达,减轻血脑屏障破坏,从而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谢东伟赵信德周忠保黄柒金
关键词:脑出血
一种弹力网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网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包括套体和滑动轨道,所述套体由多条交叉设置的弹力线组成,所述弹力线之间形成多个网孔,所述滑动轨道设置于所述套体的内部;加压垫片,所述加压垫片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上,所述加压...
文焕韬张旺明陈嘉志黄曙杰罗敏捷关建维赵信德
文献传递
Rac1在人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Rac1mRNA及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c1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45例神经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晒组织标本中Rac1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3种检测结果均表明,Rac1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45例脑胶质瘤中最多42例有Rac1表达,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即脑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Rac1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Rac1在脑胶质瘤中的高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做为一个反映脑胶质瘤增殖能力和恶性程度的指标。
马燕侠柯以铨杨志林周申桃李西锋赵信德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RAC1荧光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