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兰 作品数:11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4例(宫颈癌组)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30例,将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患者72例纳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3级58例纳入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患者入组后均进行HPV测定,使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测定各亚型,分析相关性。结果HPV16型、18型、31型、33型感染情况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系意义(均P<0.01);其中宫颈癌组HPV16型、18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HPV31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HPV33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HPV33型感染率明显低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16型、HPV18型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PV16型、HPV33型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与HPV16型、HPV18型感染密切相关,上皮内瘤变与HPV16型、HPV33型感染密切相关。 张萌 贾庆兰 颜蕴关键词: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CO_(2)激光治疗对女性尖锐湿疣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分析CO2激光治疗对女性尖锐湿疣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10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激光组和冷冻组,每组各50例。激光组采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冷冻组采用液氮冷冻去除疣体,观察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和尖锐湿疣的治愈情况。结果治疗后第6天和第8天激光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冷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治疗后第3个月的尖锐湿疣治愈率高于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较液氮冷冻治疗创面恢复快,第6天创面愈合率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提高尖锐湿疣治愈率和减少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崔丹凤 相琴 贾庆兰 高涛 付雪梅 李成芳关键词:尖锐湿疣 冷冻治疗 萘普生栓加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高玉敏 贾庆兰 焦贵霞 张晶 张立新 该实验选择180例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30例)、米索前列醇(50例)、萘普生栓组(50例)及联合用药组(50例)。通过观察宫颈松弛情况、患者术中疼痛情况、人流综合症出现情况及术后出血量。比较米索前列醇及萘...关键词:关键词:萘普生栓 米索前列醇 宫腔镜检查 阴道镜下二氧化碳激光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阴道镜下二氧化碳(C02)激光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ll缶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及皮肤科门诊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阴道镜下C02激光清除疣体及亚临床损害,术后给予洗疣汤贴敷。对照组80例,采用C02激光清除疣体,洗疣汤水煎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0%;对照组为6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3,P〈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复发79例、87例、92例,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例、56例、64例)。结论阴道镜下C02激光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有效。 贾庆兰 崔丹凤关键词:尖锐湿疣 阴道镜 二氧化碳激光 中药贴敷 子宫肌瘤组织中性激素含量和P450arom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雌、孕、雄激素及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术前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含量并与12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对照。术中取小块肌瘤组织及正常肌组织制成匀浆并测定其中E2、P、T的含量,同时取肌瘤及肌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450arom的表达。结果研究组血清E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T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E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肌组织(P<0.05),其P、T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中P450arom表达呈弱阳性至强阳性,而正常肌组织呈阴性至弱阳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含量的异常升高,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450arom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肌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徐行丽 贾庆兰 崔秀娟 张新东 盛春永关键词:性激素 芳香化酶 子宫肌瘤 核糖体蛋白S3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S3a(RP-S3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增生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RP-S3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P-S3a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组与正常组(P均<0.05),且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RP-S3a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 贾庆兰 闫洪超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2年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多有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减退和变性的慢性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其他皮肤病。临床上多表现外阴瘙痒和皮肤黏膜增厚或萎缩,反复搔抓增厚可呈树皮样改变;或萎缩呈象牙白羊皮样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外阴形态改变,阴道口挛缩。其瘙痒症状和对外阴的形态结构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且迁延不愈,需反复治疗。该病病因不明,可能的发病机制主要和免疫因素、基因遗传、炎症感染、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有关。近几年在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瘙痒症状的首选药物,有较好的疗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选用其他药物和物理治疗方法。检索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英文文献,总结并形成以下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崔丹凤 贾庆兰关键词:外阴白色病变 病因 节育器异位致子宫穿孔一例 2007年 患者60岁。因置宫内节育器30年,绝经10年,下腹痛2余月,于2006年2月24日入院。30年前,患者于产后3月放置圆形宫内节育器(IUD),放置后从未随访。现已绝经10余年。一直未取环。 贾庆兰关键词:节育器异位 子宫穿孔 置宫内节育器 下腹痛 绝经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在人类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经手术切除的5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将研究组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合并肝实质转移)+大网膜、阑尾转移,n=37],无淋巴结转移组(n=19);按患者年龄分为年龄<50岁组(n=27)和年龄≥50岁组(n=29);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标准,分为T1,T2期组(n=15),T3,T4期组(n=41);按照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级原则分为Ⅰ级组(n=16),Ⅱ级组(n=25)和Ⅲ级组(n=15);按照不同组织学类型分为浆液性组(n=30),黏液性组(n=16)和内膜样癌组(n=10)。选取同期在本院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的22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为14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为8例)患者标本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χ2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标本的黏着斑激酶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研究组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组、不同临床分期组、不同病理学分级组、不同年龄组上皮性卵巢癌标本黏着斑激酶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黏着斑激酶阳性表达率研究组为76.9%(43/56),对照组为9.1%(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肿瘤组织黏着斑激酶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标本中,有淋巴结转移组黏着 徐行丽 贾庆兰 颜晓华 张向宁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黏着斑激酶 血清CA125水平及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血清CA125水平及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子宫内膜组(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40例)及子宫内膜癌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及子宫内膜癌组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中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l25水平在手术前后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癌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子宫内膜癌Ⅱ-Ⅳ期、病理级别高、深肌层浸润及复发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Survivin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在Ⅱ·Ⅳ期、G3、深肌层浸润及复发病例中明显升高。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Survivin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行丽 井甜甜 贾庆兰关键词:CA125 SURVIVIN蛋白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