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费烨

费烨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显微鉴定
  • 2篇活性
  • 2篇藏药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生态学
  • 1篇紫堇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 1篇相色谱
  • 1篇绵马贯众

机构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高增平
  • 8篇费烨
  • 3篇闫兴丽
  • 2篇张鹏
  • 2篇戴闻韬
  • 2篇陈静
  • 1篇魏胜利
  • 1篇多杰仁青
  • 1篇李启恩
  • 1篇吴浩忠
  • 1篇穆丽莎
  • 1篇王晶
  • 1篇崔文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藏药塔黄的显微鉴定
目的:对塔黄横切面特征及粉末特征进行显微鉴定。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法对新鲜塔黄药材的根、根茎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塔黄根横切面中皮层宽,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木质部宽,导管径向排列;根茎髓部宽广...
费烨付深振高增平
关键词:显微鉴定
高山大黄的显微及分子鉴定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蓼科药用植物高山大黄进行显微及分子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对高山大黄根及根茎的横切面组织结构和粉末特征进行显微研究,并采用mat K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高山大黄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结果:高山大黄根横切面中皮层宽,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木质部宽广,导管径向排列;根茎髓部宽广,无异形维管束存在;粉末中草酸钙簇晶多,棱角大多短钝,导管木质化,多网纹导管,淀粉粒小而多。高山大黄mat K序列全长1 524 bp,在基因上游106、218、222、365、522、615、711、759、801、852处存在十处碱基替换,且在950-955处存在CAAGAA6个碱基插入。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高山大黄比较全面的鉴定信息,上述显微特征可作为高山大黄显微鉴定依据,其mat K基因序列分析为高山大黄DNA条形码研究奠定基础。
费烨付深振吴浩忠李启恩多吉任青陈静闫兴丽魏胜利高增平
关键词:显微鉴定分子鉴定
圆叶大黄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圆叶大黄(Rheum Tataricum L.F.)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法对圆叶大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LC/MS,1H-NMR,13C-NMR,2D-NMR和薄层色谱检识等技术,结合相关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运用SRB法对分离得到的主要成分进行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圆叶大黄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2),大黄素甲醚(3),芦荟大黄素(4),Rheosmin(5),1,3,8-trihydroxyanthraquinone(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大黄素-1-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9),大黄素甲醚-8-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10),大黄酚-1-O-β(6-O-acety)glucopyranoside(11);对化合物4、5、6、9、10、11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4、6、9、10、11均对Hela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5对Hela细胞无细胞毒活性。结论:8个化合物(化合物4-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细胞毒活性,且化合物5,6,9,10,11均为首次对Hela细胞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
付深振戴闻韬费烨彭江南闫兴丽高增平
关键词: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紫堇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紫堇属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研究报道本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菌、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值得深入研究其有效物质基础。
宋盼红付深振费烨张鹏袁炜高增平
关键词:紫堇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文献传递
藏药塔黄的研究进展
塔黄Rheum nobile Hook.f.et Thons)为蓼科大黄属(Rheum)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麓,云南西北部以及尼泊尔、印度等地,在我国的两藏及周边的锡金等地作为药用,本文从塔黄的生态学研究、...
付深振费烨戴闻韬高增平
关键词:生态学化学成分
高山大黄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高山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为对照品对高山大黄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IX方法对高山大黄药材进行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的测定。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高山大黄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10批高山大黄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10批高山大黄药材的水分含量在7.46%~9.14%,总灰分含量在2.72%~8.75%,酸不溶灰分含量在0.50%~2.51%。10批高山大黄药材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1.768~70.7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1.11%(RSD=0.89%);白藜芦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0.416~16.640 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2.54%)。结论高山大黄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高山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宋盼红费烨曾祖平彭冰闫兴丽陈静多杰仁青高增平
关键词:薄层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介绍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有关书籍来整理绵马贯众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功效与临床应用来推断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结果:绵马贯众中主要含有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该类成分与绵马贯众的诸多药...
张鹏宋盼红付深圳费烨高增平
关键词:绵马贯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间苯三酚
文献传递
紫萁贯众抗炎有效部位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确定紫萁贯众抗炎作用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研究紫萁贯众抗炎作用的活性成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研究紫萁贯众各极性部位的抗炎活性。结果:紫萁贯众各极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均具抑制作用,乙酸乙酯低剂量及正丁醇高剂量与地塞米松的抗炎效果相近。结论:中药紫萁贯众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抗炎有效部位。
穆丽莎崔文费烨付深振王晶高增平
关键词:抗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