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欣
-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NCA检测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及肾脏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效果、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例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ANCA检测采用IIF和抗原特异ELISA法。结果4例病人都有肺部、肾脏损害,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确诊后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症状短期内迅速好转。结论肺、肾是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最常见的累及脏器。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本病的特点认识不足。肺、肾损害对治疗的反应较好。及早进行ANCA检测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勇平詹安南谢永欣
- 关键词:ANCA检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 羟氯喹与甲氨喋呤联合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对比羟氯喹(HCQ)与甲氨喋呤(MTX)联合HCQ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HCQ组:HCQ 200mg每天2次口服;MTX+HCQ组:加用MTX 7.5-10mg口服或静注每周1次。结果: MT...
- 谢永欣
- 文献传递
- 美罗培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汀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 :美罗培南组 2 1例 (男 11例、女 10例 ) ,美罗培南 1.0 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组 2 1例 (男 15例、女例 )亚胺培南 /西司他汀 1.0 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结果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汀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2 %和 72 % (P >0 .0 5 ) ,两组病例除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外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汀对血液系统并发感染均能取得良好疗效。
- 谢永欣曾晓颖陈颖王爱华陈钰李军民沈志祥
- 关键词:美罗培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泰能抗生素
- 贫血、血小板升高在评定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中的作用被引量:20
- 2007年
- ①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贫血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关系。②方法对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RA患者活动期组与临床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增高,血红蛋白(Hb)下降,且血小板计数与反应RA疾病活动期的实验室指标ESR、CRP、RF呈正相关,而与Hb为负相关。RA患者活动期组的PLT计数也与RA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及程度)、关节X线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与Hb为负相关。④结论贫血、血小板升高与RA的病情活动性相关,PLT计数、Hb可以作为评价RA病情活动和疗效的指标。
- 谢永欣苏文芳郑振光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贫血血小板
-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
- 目的: 总结8例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PTL)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
方法: 用病理、免疫酶标方法对8例MPTL进行确诊,采用CHOP方案化疗.
结果: 3例CR,1...
- 陈钰谢永欣沈杨沈志祥
-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临床症状病理特征CHOP方案化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化疗,研究组联合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指标出现上升,对照组两指标均出现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研究组(6.7%)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联合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整体的营养状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蓝玲琼谢永欣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
-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评价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开展超声检查、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80%,研究组骨髓水肿、骨侵蚀、腱鞘炎总检出率94%明显更高,统计学差异性强(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诊断满意度更高(96%>84%),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用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检出率高,诊断满意度好,值得推广应用。
- 谢永欣张文昌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和单克隆抗体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各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及Th1/Th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而CD3和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Thl偏移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在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谢永欣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T细胞亚群
- 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后随机将这3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用药(雌激素)治疗,研究组采用联合用药(环孢素A+雄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在不同药物治疗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恢复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WBC、Hb、PLT的恢复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缓解率为93.3%,参照组的总缓解率为60.0%,两组总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比单一使用雄激素效果更佳,疗效更优,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曾宪林蓝玲琼谢永欣
- 关键词:环孢素A雄激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 艾拉莫德治疗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间质性肺炎(ILD)患者17例,给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及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比较网格影、磨玻璃影、蜂窝影及小叶间隔增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KL-6水平,并比较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VC%pred、FEV1%pred、DLCO/VA%pred、VC%pred、TLC%pred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aCO2低于治疗前,PaO2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网格影、磨玻璃影和小叶间增隔厚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6、K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且安全性较高。
- 李曼谢永欣
- 关键词:肌炎间质性肺炎艾拉莫德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