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永湘

作品数:34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原虫
  • 17篇利什曼病
  • 13篇利什曼原虫
  • 10篇白蛉
  • 7篇皮肤
  • 7篇皮肤利什曼病
  • 7篇抗体
  • 7篇鞭毛
  • 7篇大沙鼠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 6篇前鞭毛体
  • 6篇克隆
  • 4篇自然感染
  • 4篇抗原
  • 3篇杜氏利什曼原...
  • 3篇循环抗原
  • 3篇疟原虫
  • 3篇黑热病
  • 3篇恶性疟

机构

  • 33篇中国预防医学...
  • 9篇新疆地方病防...
  • 2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海南省热带病...

作者

  • 34篇许永湘
  • 23篇管立人
  • 14篇瞿靖琦
  • 13篇包意芳
  • 11篇左新平
  • 11篇杨元清
  • 9篇王革
  • 7篇杨玥涛
  • 4篇吴嘉彤
  • 3篇柴君杰
  • 3篇汪俊云
  • 3篇沈炳贵
  • 3篇任灏远
  • 2篇杨柏林
  • 2篇贾家祥
  • 2篇许学年
  • 2篇邓琳琪
  • 1篇李凡
  • 1篇汤林华
  • 1篇侯岩岩

传媒

  • 15篇地方病通报
  • 11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Zoolog...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6篇1991
  • 6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期的低温保存及其存活情况的观察
1993年
本文应用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病鼠肝、脾组织,保存在液氮内,分别在第3、30和240d以及120和370d复苏后把肝、脾组织块,接种NNN基内,前鞭毛体生长良好,在保存至第105和370d复苏的肝、脾组织块,接种背纹仓鼠腹腔后均获内脏感染。表明液氮保存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动物肝、脾是一种良好的保种方法。
许永湘杨玥涛包意芳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和904 % , 特异性为986 % 。与原虫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47 % 。恶性疟与间日疟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免疫色谱测试卡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 较镜检法快速、简易。
郑香汤林华许永湘蒙锋祝卫东顾政诚钱会霖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疟疾ICT
抗杜氏和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的应用——Ⅱ.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前后循环抗原的检测被引量:4
1991年
以抗杜庆利什曼单克隆抗体L_(12)F_7检测黑热病病人的循环抗原。文中对1986~1989年收集并低温保存的118份血清加以检测,阳性率为88.9%;另检测经锑剂治疗后的患者血清57份,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又以IFA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率为68.4%。这57例治愈者经追踪观察并未出现复发及抗锑现象。因而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的另一优越性,可以作为疗效考核的新方法。
瞿靖琦许永湘包意芳杨玥涛汪俊云
关键词: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
五种驱避剂对亚历山大白蛉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1986~1987年在新疆吐鲁番市煤窑沟,首次应用5种驱避剂对当地传播黑热病媒介野栖的亚历山大白蛉,进行了室内和野外驱蛉效果试验。实验室所用雌性白蛉3301只,野外受试者306人次。当剂量为0.25μl/cm^2时,液剂的驱蚊露(MRP)、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TA)、蚊怕水(MR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保护时间分别为7.5h、5h、3.75h、1.25h和1h;剂量为0.75mg/cm^2时,清凉油剂的DETA、DMP和DBP的保护时间分别为5.5h、3.5h和3h。实验室和野外驱蛉效果相一致。5种驱避剂的效果依次为MRP>DETA>MRL>DMP>DBP。5种驱避剂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使用方便。这对保护野外作业人员,具有实用意义。
贾家祥管立人许永湘王革郝克凤
关键词:驱避剂黑热病
快速ELISA法诊断犬内脏利什曼病及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PVC薄膜作载体、将前鞭毛体可溶性抗原包被在PVC凹板上,采用HRP-SPA作第二抗体及无毒的TMB作底物的快速ELISA方法,该法简便、经济、实用。与经典ELISA平行对照检测24份骨髓穿刺证实的内脏利什曼病犬血清,结果:快速ELISA法阳性符合率为100%(24/24),而经典ELISA法为95.83%(23/24);对47份采自非流行区的正常犬血清,两法均仅有1例呈假阳性反应,占2.13%;用快速ELISA法检测实验感染了旋毛虫、肺吸虫、钩虫、弓形虫等犬血清共26份,均未见交叉反应。用该法又调查了四川汶川县黑热病重流行区的124份犬血清,同时进行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快速ELISA查出阳性犬39只,占31.45%(39/124),骨髓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者有24只,占19.35%(24/124),这24只犬血清对快速ELISA法均呈阳性反应。
王秀珍黎世涛尹治成周肇西管立人许永湘
关键词:利什曼病ELISA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Ⅻ.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对大沙鼠及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的检测
1993年
本文报道建立的抗杜氏利什曼L.donovani,抗硕大利什曼L.major,抗热带利什曼L.tropica及抗新疆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的4种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荧光法的交叉反应显示出有较强的特异性,应用McAb的dot-ELISA试验,对新疆大沙鼠体内分离的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进行检测,证实新疆克拉玛依鼠体、蛉体的利什曼原虫仅与当地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制备的McAb呈阳性反应。
许永湘瞿靖琦管立人包意芳杨玥涛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白蛉
BALB/c小鼠感染都兰利什曼原虫后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检测
1996年
采用能使动物及人致皮肤利什曼病的都兰利什曼原虫接种22只BALB/c小鼠,分别于5、10、30、60和90天剖检,结果仅在小鼠后足垫皮肤组织涂片中查见原虫,而肝脏,脾脏和骨髓组织涂片均未能查到利什曼原虫。同时以HRP-W1C108.3进行dot-ELISA试验,检测感染小鼠足垫皮肤组织内抗原及血清内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情况,结果显示,BALB/c小鼠在感染都兰利什曼原虫的第5天起,其皮肤组织与血清即呈阳性反应,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和原虫负荷的加大,其阳性滴度也逐渐升高。
包意芳许永湘
关键词:抗原抗体复合物ELISA
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998年
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NF54(3D7)株配子体蛋白抽提液及我国云南现场采集的恶性疟原虫细胞骨架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IFA法筛选出8株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McAb杂交瘤细胞株。经免疫球蛋白类别鉴定,6株为IgG1(M2A10C9、M2C1B8、M4C7B10、M4G12C1、M5B7E6和M6E1G11),2株为IgM(M4D7F7和M6F4D6)。其中3株McAbs(M4C7B10、M4D7F7和M6E1G11)的靶抗原定位于配子体以及大滋养体和裂殖体期无性体原虫;其余5株仅定位于配子体。经Western印迹试验,McAb所识别的蛋白区带各异(16-120kD),与已发现的有性期特异性抗原相比较,32kD抗原国内外尚未报道。各株McAb与猴疟(P.cynomolgi)红内期、鸡疟(P.galinaceum)子孢子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均无交叉反应。
许学年冯正杨柏林瞿靖琦包意芳许永湘王聚君胡薇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技术用于黑热病患者循环抗原的检测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报告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技术对25例黑热病患者。20例健康人,以及黑热病治愈者,疫区正常人,血吸虫病、结核病及疟疾患者各10例血清进行循环抗原检测,结果证明:黑热病患者血清出现四条反应带,其表现分子量为130kD、100kD、50kD和25kD;而其他被检血清在130kD、100kD及25kD处均不出现反应带,仅有少数血清在50kD处有交叉条带。此法敏感、特异,具有检测黑热病循环抗原的实用价值。
汪俊云瞿靖琦包意芳杨玥涛许永湘
关键词:黑热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
内蒙古白蛉种类分布的调查被引量:2
1993年
1980-1982年,在内蒙古不同景观地带的21个旗(县)内对白蛉种类进行了调查。仅在6个旗(县)查见6种白蛉,即白蛉属的中华白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蒙古白蛉,安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司蛉属的微小司蛉新疆亚种。对不同景观地带的调查结果表明,白蛉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带,平原和山丘地区的数量很少,而在半荒漠(沙地)及干旱草原地带则未查见白蛉。
管立人许永湘金长发霍守梁康明祥
关键词:白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