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雄

作品数:57 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电气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电极
  • 13篇电池
  • 11篇电化学
  • 9篇蓄电池
  • 9篇铅酸
  • 9篇铅酸蓄电池
  • 9篇铂电极
  • 7篇离子
  • 7篇合金
  • 6篇电化学行为
  • 6篇二氧化锰
  • 5篇电催化
  • 5篇品位
  • 5篇催化
  • 4篇电催化氧化
  • 4篇镀层
  • 4篇阴极还原
  • 4篇天然二氧化锰
  • 4篇配合物
  • 4篇NMD

机构

  • 5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57篇蒋雄
  • 19篇江琳才
  • 13篇李红
  • 11篇陈红雨
  • 11篇李伟善
  • 8篇吴玲
  • 4篇谢光炎
  • 4篇计亮年
  • 4篇谢扬
  • 3篇马洁
  • 3篇巢晖
  • 3篇杨新红
  • 2篇叶保辉
  • 2篇詹国良
  • 2篇刘江
  • 2篇吴颖民
  • 2篇李石
  • 2篇戴光宏
  • 2篇舒平
  • 2篇张春梅

传媒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锰业
  • 7篇电镀与涂饰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电化学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电池
  • 2篇电池工业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化工时刊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蓄电池
  • 1篇2008中国...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11篇2001
  • 8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7
  • 7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精DNA的核黄素电子传递功能的影响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鱼精DNA来影响核黄素电化学性质及电子传递功能.
李红张雁英蒋雄王瑞香计亮年
关键词:核黄素
文献传递
从低品位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萃取Mn(Ⅲ)制活性二氧化锰被引量:2
1997年
研究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萃取Mn(Ⅲ)制活性二氧化锰方法中其它过程的操作条件,包括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中溶出Mn(Ⅲ)和从P204萃取液中反萃取Mn(Ⅲ),以及产品二氧化锰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用10mol/L的H2SO4溶液能有效地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中溶出Mn(Ⅲ);而用4mol/L的H2SO4溶液于80℃左右能有效地从P204萃取液中反萃取Mn(Ⅲ),Mn(Ⅲ)在H2SO4溶液中歧化成MnO2;产品中MnO2含量超过80%,且具有很高的活性。
李伟善詹国良江琳才蒋雄
关键词:锰离子溶出反萃取活性二氧化锰
硫酸溶液中的铋对铅酸蓄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利用阴极极化、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硫酸电解液中的铋对铅酸蓄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充电过程中 ,硫酸溶液中的铋 ( )离子会沉积到负极上 ,从而引起负极析氢过电位显著降低和充放电容量一定程度的下降 .铋的置换沉积使负极表面加快生成了 Pb SO4 膜 ,增厚的Pb SO4 膜对 H+ 、SO2 - 4离子的迁移可能起到了阻挡的作用 。
吴玲陈红雨戴光宏梁捷蒋雄
关键词:硫酸溶液铅酸蓄电池负极阴极极化循环伏安
Zn(Ⅱ)/Zn交换反应速度常数的交流阻抗法测定
1989年
本文应用交流胆抗法测定Zn(Ⅱ)/Zn体系在微酸性硫酸盐溶液中的交换反应速度常数.根据电荷转移电阻(R_(ct))计算得交换反应速度常数(k)为(3.1±0.5)×10^(-5)ms^(-1).k值与转速无关,表明Zn^(2+)离子从本体溶液向电极表面的扩散不参与界面上的交换速度过程.
蒋雄
关键词:交流阻抗法
H_3PO_3体系中镍磷非晶态合金及其耐蚀性能被引量:2
2001年
用恒电流沉积、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等方法研究了 H3PO3体系中 Ni-P合金的电沉积及其镀层的耐蚀性能 ,用 XRD、 XPS、 SEM检测了镀层的晶形、组成和表面形貌 ,探讨了沉积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 H3PO3体系中得到的 Ni-P合金镀层同样具有较强的耐蚀性 ,当镀层中磷的含量达7%时 ,晶形转为非晶态 ,镀层中含磷量越大 。
刘江蒋雄江琳才
关键词:镍磷合金腐蚀电位极化电阻亚磷酸电镀法镀层结构
纳米晶Ni—Mo合金复合镀层中钼含量对析氢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1997年
本文利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的纳米晶Ni—Mo合金粉制成对析氢反应有高催化性的电极.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这些纳米晶的大小及复合镀层的组成,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范围内镀层中钼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电极析氢的催化活性,电化学脱附是这些电极上析氢反应速度的决定步骤.
马洁刘顺诚江琳才蒋雄
关键词:复合镀析氢反应纳米晶
再谈磷铜阳极被引量:3
1989年
光亮酸性镀铜工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问题的成功解决:阳极和光亮剂.与人们的预料相反,高纯铜并不是酸性镀铜的好阳极,它产生铜粉,使镀液混浊,镀层粗糙.1954年Nevers等对铜阳极的研究为酸铜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发现,如果用含有杂质的火法铜做阳极,铜在阳极溶解时几乎不产生铜粉,实际上没有阳极泥,阳极上生成一层结合相当牢固的黑色胶状膜.研究表明,砷是产生所需阳极特性的主要元素,银、碲、硒等微量杂质也有一定作用.此后,由于市场上火法铜的短缺,人们想到在高纯铜中添加磷,结果相当理想.美国黄铜公司通过广泛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纯铜上加进0.005%以上的磷或砷,
蒋雄
关键词:镀铜
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10
1995年
研究了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在甲醛的情况下,在电位约0.7V处出现一个氧化峰;在甲酸的情况下,第一氢化峰的峰电流增加约4倍.当覆盖度为0.75±0.05时,电极显现最高活性,吸附锑原子在铂电极上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几何效应阻止吸附毒物(PT- ̄*C=O)的生成。此外,讨论了电解时间、沉积电位、介质等因素对Pt/Sb_(ad)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在较低电位下,甲醛和甲酸在Pt/Sb_(ad)电极上催化氧化的机理.
李红江琳才蒋雄
关键词:电催化氧化铂电极甲醛甲酸阳极氧化
非晶态Ni-Ce-P合金的共沉积与耐蚀性能被引量:20
2001年
采用恒电位沉积、循环状安等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可能性 ,首次在含有CeCl3的弱酸性NaH2 PO2 镀液中获得了不同铈含量的Ni Ce P合金镀层 ,XPS、AES、XRD和SEM等实验技术表征了镀层的组成和结构 ,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的测试数据表明此镀层与Ni P无定形合金相比 ,具有更强的耐腐蚀能力 ,同时 ,讨论了沉积条件与镀层耐蚀性能的关系 ,结论是 :镀层中铈含量越高 ,其耐腐蚀性能越好 ,此外还对Ni Ce P的共沉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指出在所研究的电沉积条件下 ,Ni Ce P合金共沉积可以用“诱导共沉积理论”
刘江蒋雄江琳才朱则善
关键词:镍磷合金非晶态诱导共沉积极化电阻腐蚀电位耐蚀性能
铅酸蓄电池用胶体电解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采用钾离子体系代替钠离子体系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溶胶进行配胶 ,并把它与普通硅溶胶及超纯硅溶胶配制的胶体电解质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凝胶剂多少及密度不同的硫酸对凝胶状态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表面观察 ,扫描电镜 ,循环伏安 ,阴极极化等手段 ,对共存离子、胶体表面状态、凝胶的形成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 ,分析其原理与机理。通过比较研究 ,钾离子体系气相二氧化硅在凝胶状态、表面结构和电性能方面都表现出色 ,可认为是配制优良胶体电解质的优化组合。
陈红雨吴玲蒋雄
关键词:胶体电解质气相二氧化硅硅溶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