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斌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胸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对比,试验组患者仅CD4+一项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其余两项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3项数据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结论:胸腔镜手术更加安全可靠、创伤更小、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更轻、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蒋斌邬少君叶宁黄洪郑晓宇吴文绪
-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
- 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效果观察被引量:4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持续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对位率、切口愈合率和肺部复张正常率分别为96.6%、96.6%和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69.0%和79.3%(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手术创伤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张迎春刘永春叶宁邬少君郑晓宇蒋斌吴文绪
-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胸腔镜
- 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各30例。丹参多酚酸盐组于术前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1 h、6 h、12 h和24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多巴胺使用量、动脉血氧分压、血乳酸水平及心功能和相关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不同时间点MAP、多巴胺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CVP、动脉血氧分压及血乳酸含量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开放后6 h,丹参多酚酸盐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开放后6 h,2组各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降低,但丹参多酚酸盐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后6 h、24 h、3 d时CK-MB、c Tn I、MDA水平逐渐升高,SOD水平逐渐降低,主动脉开放后7 d时上述指标逐渐降低或升高至主动脉阻断前水平,丹参多酚酸盐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蒋斌曾建业叶宁郑晓宇邬少君吴文绪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心瓣膜置换术心功能炎性因子
- 免缝合技术在主动脉疾病手术中的运用
- 2024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在中国明显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1])。目前,对于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以及主动脉根部瘤病变、弓部瘤病变,仍以外科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孙氏手术采用全弓置换术+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方式,对弓部主动脉夹层效果好,为目前流行的、标准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2]),但在实施过程中其对患者进行深低温停循环操作,可能导致术中及术后患者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增加。
- 蒋斌刘永春郑晓宇陈文叶仕高张迎春曾超民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
-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液体管理措施)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术中液体出入量(液体入量、万汶输入量、液体出量、林格氏液输入量、尿量、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留驻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万汶输入量、液体出量、尿量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林格氏液输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液体入量、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留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内,观察组消化功能紊乱、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运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可显著接近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 蒋斌刘永春
- 关键词:液体出入量
-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报告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病人共25条患肢均行激光联合手术治疗,其中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9例12条肢体,联合曲张静脉团剥离术5例8条肢体,联合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5例5条肢体。结果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0min,住院时间5~9d,术后麻醉恢复即可下床活动。随访1~8个月,所有病人能正常工作、生活自理,疗效满意。无局部复发及下肢肿胀。2例出现大腿内侧皮肤点状或细条状皮肤浅表烧灼伤。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联合小切口剥离严重曲张静脉团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韩伟刘锦新汤力蒋斌罗水亮冯关荣
- 关键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周围血管疾病
- 人工胶体HES130/0.4联合速尿治疗继发性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HES)130/0.4联合速尿治疗继发性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的30例体外循环术后继发急性肺损伤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婴幼患儿,予以人工胶体HES 130/0.4联合速尿输液治疗,观察其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1)患儿初入ICU时PaO2和PaO2/FiO2较低,在治疗过程中均逐渐升高,并于72h后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动脉PaCO2处于较高水平,经治疗后明显下降,术后72h恢复至(38.79±5.32)mm Hg,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h患者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10.33±2.62)mm Hg和(91.62±13.15)mm Hg。(3)患儿经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逐渐下降,治疗4h和24h后水平显著低于0h(P<0.05),分别为(40.55±17.61)pg/mL和(23.58±8.69)pg/mL,24h后水平最低。(4)术后24h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对于体外循环术后继发急性肺损伤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婴幼患儿,人工胶体HES 130/0.4与速尿联用的疗效良好而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微循环,减轻炎性反应,对肾脏功能无损害。
- 蒋斌叶宁黄洪邬少君郑晓宇吴文绪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呋塞米急性肺损伤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 NGAL、MPO、CRP、IL-6、IL-18及TNF-α对先心婴幼儿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分析
- 2018年
- 目的研究NGAL、MPO、CRP、IL-6、IL-18及TNF-α对先心婴幼儿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术后是否实际出现并发症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无并发症组)60例,对照组(并发症组)44例,观察两组患儿NGAL、MPO、CRP、IL-6、IL-18及TNF-α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以上指标对先心婴幼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预测作用.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CRP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CRP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两组患儿IL-6和IL-18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就IL-6水平而言,术后均有所上升,但术后1天两组相比不明显,术后3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就IL-18水平而言,两组均有所上升,在术后1天起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距在持续增大,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两组患儿NGAL、MPO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1天后开始,两组患者MPO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在术后1天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NGAL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但对照组出现明显增高,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NGAL、MPO、CRP、IL-6、IL-18及TNF-α均为机体发生功能损伤或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物,对并发症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郑晓宇刘永春邬少君蒋斌吴文绪叶宁
- 关键词:NGALMPOCRPIL-6IL-18TNF-Α
- 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维成形环治疗的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应用三维成形环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TR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De Vega瓣环成形治疗,研究组予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检测情况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TR的效果显著。
- 吴文绪叶宁刘永春郑晓宇邬少君蒋斌张迎春黄洪叶仕高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术
- 杂交技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的杂交技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术后、死亡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3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围手术期无死亡;治疗后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肢体发凉、麻木、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治疗后ABI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6个月通畅率96.97%,术后1年通畅率93.94%。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切实可行,使其下肢动脉血流灌注有效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张迎春刘永春叶宁郑晓宇邬少君蒋斌吴文绪石俊杰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杂交技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