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影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白蛋白(24h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不同时间点尿ACR替代24h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及不同时间点尿(主要是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不同时间点尿ACR与24hUA的相关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以24huA为标准,建立不同时间点尿ACR的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晨尿及随机尿ACR分别为9.02(5.69。11.64)mg/mmol及8.65(5.80-11.83)mg/mmo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随机尿ACR与晨尿ACR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r=0.951,P〈0.01);晨尿ACR、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886及0.859(P〈0.01);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6%及87.5%,随机尿ACR分别为90.1%及87.5%,两者相近。以24hUA作为判断标准,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晨尿、随机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022)及(0.960±0.0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结论:晨尿及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可替代24hUA。但因随机尿ACR更方便留取尿液标本,可以较好地替代24hUA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及监测指标. 高勇 唐振华 蒋影 张峰 徐丹丹 黄帅关键词:早期肾损伤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其中涂片阳性36例,涂片阴性34例;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68人(健康组)作为对照。比较健康组、非活动性肺结核及研究组血清PCT、RBP水平,比较涂片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PCT、RBP水平;分析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CT为(1.39±0.24)ng/ml,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RBP为(25.13±3.09)mg/L,明显低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RBP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为(1.51±0.23)ng/ml,明显高于涂片阴性患者(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RBP为(23.57±3.98)mg/L,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RBP及二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0.685~0.910)、0.730(95%CI:0.608~0.852)、0.881(95%CI:0.801~0.961)。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水平均明显升高,RB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蒋影 高勇 戎成振 张斌 张威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 降钙素原 视黄醇结合蛋白 涂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和随机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 h尿白蛋白(24 h 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随机尿ACR替代24 h 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及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晨尿和随机尿ACR与24 h UA的相关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以24 h UA为标准,建立晨尿和随机尿A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晨尿及随机尿ACR分别为9.02及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尿与晨尿ACR呈高度相关关系(r=0.951,P<0.01);晨尿ACR和随机尿ACR与24 h UA亦均呈高度相关关系(P<0.01);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6%及87.5%,随机尿ACR分别为90.1%及87.5%。晨尿和随机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0.020及0.949±0.019(P>0.05)。结论:随机尿ACR具有标本留取简便、与24 h UA相关性较好等特点,可以替代24 h UA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及监测指标。 高勇 唐振华 蒋影 张峰 徐丹丹 黄帅关键词:尿液检验 晨尿 尿白蛋白 2型糖尿病 肾损伤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肥胖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增加。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肥胖患者减轻体重,且有助于降低体重反弹的风险,从而减少肥胖相关并发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RAs)促进胰岛素分泌,并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减少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胃排空延迟、肠道运动性降低,并且可以激活下丘脑的神经通路和食欲调节区域,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从而治疗肥胖。本研究通过对GLP-1RAs治疗肥胖的机制、临床试验、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禁忌证及优势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肥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杨静静 黄帅 吴倩 赵丽丽 蒋影关键词:肥胖症 减肥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β细胞替代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治疗1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在胰岛素输注技术不足、有严重低血糖症或已接受肾脏移植治疗后服用免疫抑制的患者,启用β细胞替代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是主要方法之一,肝内胰岛移植已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稳定1型糖尿病负担,有效预防糖尿病相关的急慢性并发症(包括曾进行过肾脏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年龄、BMI、肾脏功能和心肺功能均会影响胰腺或胰岛移植的疗效,移植途径则受到胰腺细胞供者的数量和是否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限制。未来β细胞替代治疗的方法包括异种组织或人干细胞,肝外植入(例如网膜、皮下或肌内),诱导免疫耐受以及胰岛微包囊技术。 杨静静 戎成振 蒋影 曹秀菁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细胞 补充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