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淳燕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政治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
  • 2篇当代大学生
  • 2篇政治观
  • 2篇政治观教育
  • 2篇高考
  • 2篇高考制度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政治化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实践教育
  • 1篇实践教育法
  • 1篇普世价值
  • 1篇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价...
  • 1篇民主
  • 1篇教育法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董淳燕
  • 2篇余海翔

传媒

  • 2篇传承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当代继续教育

年份

  • 7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下的普世价值分析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将其自由、民主、平等价值观宣传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学界对"普世价值"的讨论也形成了相当热烈的景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来简单分析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正确看待普世价值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
董淳燕
关键词: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民主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
2013年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政治观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方向。分析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对提高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作用。政治观教育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董淳燕
关键词:政治观教育客体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综述
2013年
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思想的重要内容,晚年的民主思想更是他思想的闪光点。从1932到1942年,陈独秀逐渐放弃党派之见,本着客观主义的立场,站在国际的高度来研究民主,成果斐然。我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
余海翔董淳燕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基本方法新探
2013年
政治观教育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合理有效地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文从理论教育灌输和实践教育法两个基本方法入手,探讨了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
董淳燕
关键词:政治观教育实践教育法
高考制度的争议与改革被引量:1
2013年
1977年,因文革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在邓小平的主持下终于得以恢复,这个在当时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今天的中国,备受争议。高考制度存在是否必要,高考制度如何改革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从争论点出发,分析了高考制度不可废除的原因、近年来高考制度改革的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改革。
董淳燕余海翔
关键词:高考制度
反思德育:德育政治化研究
2013年
德育是教人"向善"、"求善"。德育的效果如何,关系到个人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是否有良好的氛围和向善的力量。然而,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德育政治化倾向影响,德育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德育开始复位,但是德育政治化的余温仍然在发挥作用,成为当前德育失效、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德育政治化的现象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并试图探讨如何将处理好德育和政治教育德的关系,发挥德育在育人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上的作用。
董淳燕
关键词:德育政治教育德育政治化
“高考制度”意义分析
2013年
高考制度恢复至今已经35年,这个作为改革先声的重大举措在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自身的演变中逐渐凸显其弊端,成为备受争议的焦点。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简单回顾了高考制度废除与恢复的过程,重点分析了高考制度恢复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董淳燕
关键词:高考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