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元凯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黄鳝
  • 2篇鱼类
  • 2篇染色体
  • 1篇淡水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类
  • 1篇低渗
  • 1篇性激素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雄性激素
  • 1篇养鱼
  • 1篇幼鱼
  • 1篇幼鱼摄食
  • 1篇幼鳝
  • 1篇渔业
  • 1篇渔业利用
  • 1篇增产
  • 1篇增产增效
  • 1篇植物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董元凯
  • 4篇梁银铨
  • 3篇胡兴跃
  • 3篇胡小建
  • 2篇张小雪
  • 1篇李建明
  • 1篇胡小健
  • 1篇陈前发
  • 1篇蒋开有

传媒

  • 7篇水利渔业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89
  • 1篇1984
  • 1篇198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源雄性激素对幼鳝性别诱导的初探被引量:6
1994年
用不同剂量外源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对不同大小的幼鳝进行处理。结果发现:①出膜2个月后开始激素处理的幼鳝,饲喂浓度为50μgMT/ml乙醇组性腺外观与对照组有异,性腺外表有黄斑,但性腺内部结构似乎无明显区别:②注射激素组中注射剂量为10μgMT/g鱼体重的幼鳝,其性腺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性腺由大量结缔组织样结构组成。推测是幼鳝性腺向精巢变化发育之先兆。
张小雪董元凯
关键词:幼鳝性腺发育雄性激素黄鳝
黄鳝精巢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7
1994年
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研究雄鳝和雌雄间体鳝性腺。结果表明:①精巢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②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变化为细颗粒状→粗颗粒状(小团块)→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物:③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头部为圆形,无顶体;④雌雄间体鳝的精细胞与同期雄鳝的精细胞发育程度基本相同。
张小雪董元凯
关键词:黄鳝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鲈形目Perciformes四种淡水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被引量:6
1984年
鱼类染色体组型分析是遗传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鱼类的分类及系统演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国家对鱼类染色体研究已做了不少工作,我国自七十年代中才陆续开展此项工作。近年来,有关淡水鱼类染色体研究的报道也随之增多,但多集中在鲤科鱼类方面。
董元凯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鲈形目鲤科鱼类淡水鱼类
东港湖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利用建议被引量:2
1998年
叙述了东港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分布以及与渔业的关系。由于放养鱼类的摄食,水生植被多样性不高,稳定性较差。根据东港湖水生植被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水草利用模式。
梁银铨胡小健胡兴跃陈英毅董元凯
关键词:水生维管束植物
黄鳝人工繁殖的研究被引量:11
1989年
黄鳝人工繁殖在湖北省首次获得成功,育成鱼种数百尾。作者以正确选择成熟亲鱼,采用LRH—A为主要催产剂,“胸腔”一次注射,掌握好效应时间,适时进行以干法为主的人工授精等,使雌鳝的催产率达73%,最高达到90%;受精率56.1%,个别可高达91%。但孵化率较低,仅23.5%。在26°—28℃水温条件下,从受精卵发育到鱼苗孵出,一般需6—7天,7—10天后,卵黄物质才被吸收尽。天然活饵是苗种培育的理想开口饲料。寒冬季节提高水温不间断进行喂养,可达到加快生长,早日育成较大规格鱼种的目的。
董元凯谢家燊楼亦工周志坚
关键词:黄鳝繁殖
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的简易方法被引量:7
1983年
鱼类染色体的研究始于三十年代,由于当时实验技术的局限,一直未能得到迅速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秋水仙碱(Colchicine)和低渗处理、空气干燥等技术在鱼类染色体标本制作中的应用,以及不断地引入制作其它脊椎动物染色体标本的经验,才使鱼类染色体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在我国,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始于六十年代末。
董元凯陈前发李建明蒋开有
关键词:鱼类染色体标本秋水仙碱低渗
梭鲈幼鱼摄食与生长的初步观察被引量:5
1995年
食性转换期的梭鲈(体长2—3cm),除摄食活鱼外,通过人工驯食还可以摄取鱼肉和人工配合饵料。其体长—时间回归方程为:L=0175+0088t-1171×10-4t2(t:39—315天),体重一体长回归方程为:W=00219L2.6810。
梁银铨胡小建董元凯
关键词:梭鲈幼鱼摄食
东港湖化肥养鱼及增产增效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在东港湖采用干施碳酸氢铵法获得渔业丰产,1993~1995年鱼产量递增率分别为2132%、3406%和621%。在33℃水温时肥效周期为10d左右,NH+4-N在施肥后2~3d达到高峰,NO-3-N在施肥后4~5d达到高峰,浮游生物在施肥后5~6d达到高峰。1993~1994年平均肥料增产效益为073。
胡兴跃胡小建梁银铨陈英毅董元凯
关键词:化肥养鱼增产增效
东港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渔业利用被引量:6
1999年
东港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其季节变动具有典型的草型湖泊特征,水体属中营养型,浮游生物所能提供的鱼产量为55 470 kg 。水草的鱼产潜力十分可观,是维持湖水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在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的同时,应控制草食性鱼类的放养,保护水草资源,并开展名、特。
胡兴跃梁银铨胡小建陈英毅董元凯
关键词:浮游生物渔业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