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程
- 作品数:19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家庭环境对社交恐惧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于社交恐惧症患儿的影响。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广东省湛江市66例社交恐惧症患儿的家庭环境进行评定,与正常儿童家庭环境对照分析。结果社交恐惧症患儿家庭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矛盾性、成功性、控制性因子分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性、亲密度、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因子分值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儿家庭环境存在明显缺陷。
- 苏程黄钢胡连新
- 关键词:社交恐惧症家庭环境
- 智商结构不平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智商结构不平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的特征。【方法】以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大于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15为分组标准,将60例ADHD儿童分为操作智商占优组和智商结构平衡两组,每组30例,以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分别对儿童及家长进行测量。【结果】儿童自我意识评分结果表明,操作智商占优组在行为、智力与学校、合群三个分量表及总分方面显著低于智商平衡组(P<0.05)。各组家庭环境评分发现,操作智商占优组家庭亲密度低于智商平衡组(P<0.05),家庭矛盾性高于ADHD智商平衡组(P<0.05)。【结论】操作智商占优组儿童自我意识更低,家庭环境存在特征。
- 苏程刘军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我意识家庭环境儿童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方式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效果。方法31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组(n=16),服用“专注达”18mg,每日1次,晨服;药物+父母培训心理治疗组(n=15),除服用药物以外,还进行每次2小时、每周1次,共计8次,历时2个月的父母教养方式培训。采用患儿的学习成绩、母亲满意程度、康纳儿童行为父母问卷来评定干预效果。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学习成绩均有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5.78、6.01,均P〈0.01);②两组治疗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4.95、5.63,P〈0.01);③药物+父母培训心理治疗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减少(t值分别为2.14,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式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明显,尤其是针对亲子关系和情绪的改善。
- 刘军苏程龚梅恩
- 关键词: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亲子关系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心理护理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应用脑电生物反馈仪对3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进行3个月治疗,对治疗前后应用90项症状因子评定量表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是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依从性与疗效的必要条件。
- 汤姿英苏程龚梅恩陆新容
-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焦虑性神经症心理护理
- 偏头痛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胼胝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偏头痛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胼胝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MRI)进行分析,观察其神经纤维微细结构。方法单纯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24例(单纯组),无先兆性偏头痛并抑郁/焦虑障碍患者24例(并发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DT-MRI检查,测取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组、并发组胼胝体各部FA值均降低(P均<0.01);与单纯组比较,并发组胼胝体各部FA值均降低(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并发组患者病程与胼胝体膝部、体部FA值呈负相关(r=-0.415、-0.336,P=0.003、0.020);近6个月头痛频率与胼胝体各部位FA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644、-0.553、-0.327,P分别为0.000、0.000、0.023);HAM-A评分与胼胝体各部FA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839、-0.826、-0.695,P分别为0.000、0.000、0.000);HAM-D评分与胼胝体各部FA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837、-0.826、-0.685,P分别为0.000、0.000、0.000)。结论偏头痛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的完整性受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偏头痛患者并发抑郁/焦虑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 李现亮高庆春潘英黄勇刘海根苏程刘海润高聪
- 关键词:偏头痛焦虑障碍胼胝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 人际关系敏感及其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 龚梅恩刘海润吴文涛文飞苏程
- 人际关系敏感及其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 目的人际关系敏感是以对包括以下方面的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和回避为特点,如"社交"的反馈、他人的行为和心境、感觉或实际体会到别人批评或拒绝。人际关系敏感被认为是持久的人格特征,典型的抑郁倾向人格。此外,某些焦虑障碍也与人际关系...
- 龚梅恩刘海润吴文涛文飞苏程
-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
- 文献传递
- 交互式音乐治疗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交互式音乐治疗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5名诊断为儿童焦虑障碍的被试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3),对实验组通过交互式音乐治疗进行干预,用Ham ilton焦虑量表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干预前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没有差异,干预后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8.76±2.30 v.s19.83±3.17,P<0.001),1年后随访时实验组焦虑程度仍低于对照组(13.45±3.17 vs.18.66±2.07,P<0.001)。实验组干预前主观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159.19±9.84 vs.143.64±8.43,P<0.001)。结论:交互式音乐治疗能有效降低儿童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水平,其近期疗效要比远期疗效好。
- 胡连新黄钢苏程梁嘉嘉陈剑琴蔡洁
- 关键词:儿童精神病学焦虑障碍病例对照研究音乐治疗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首发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更年期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米氮平组45例,帕罗西汀组45例。于治疗前和第1、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痊愈28例,好转12例,有效率88.9%;帕罗西汀组痊愈23例,好转14例,有效率82.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末的HAMD-17和HAMA总分及第8周末的HAMD-17总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21.3±3.5/25.2±2.9,18.2±3.2/21.5±2.4,t=-2.367、-3.514,P=0.042、0.032;7.2±3.5/9.8±2.3,t=-3.258,P=0.035)。米氮平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食欲增加7例,体重增加6例,水肿4例,口干3例,睡眠障碍2例,恶心2例;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主要是口干10例,睡眠障碍9例,恶心8例,震颤或坐立不安7例,烦躁或激越6例,性功能障碍5例。食欲增加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确切P值=0.012、0.050)。结论米氮平治疗女性更年期首发抑郁障碍起效时间较快,抗抑郁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少。
- 黄学军龚梅恩汤姿英苏程
- 关键词:帕罗西汀更年期双盲研究
-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和精神科门诊病人的临床差异被引量:3
- 2006年
- 龚梅恩刘军黄学军王茜帆邓悦苏程
- 关键词: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