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Pender模式的家庭健康教育随访方案对肺癌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信封法将入选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随访教育方案,观察组实施以Pender模式为基础的家庭随访教育方案,收集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得分和生命质量(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PLP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改善,除人际关系以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在健康责任、营养、压力应对、人际关系以及HPLP总分的改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改善,除躯体维度以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的改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模式的家庭健康随访教育方案能有效提升肺癌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2,P<0.05)。观察组置管(116.5±16.8)d,对照组患者置管(101.3±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3,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行PICC置管时应用集束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