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秀琼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护理
  • 2篇化疗
  • 2篇肺癌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道梗阻性疾...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感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CT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焦虑
  • 1篇抑郁焦虑状态
  • 1篇饮食疗法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7篇芦秀琼
  • 5篇杜英堂
  • 2篇张红巧
  • 2篇曹明丽
  • 1篇王业忠
  • 1篇夏兴洲
  • 1篇邢鑫
  • 1篇周虹
  • 1篇苏晓曼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PCT与hs-CRP及MMP-9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情况和血清中PCT、hs-CRP及MMP-9的含量及治疗期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时间、脱机再上机率及入住ICU的时间减少,脱机成功率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及MVV值均增加(P<0.05);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MVV的值分别为(1.81±0.51)L、(71.08±8.57)%、(75.14±5.82)(L/min)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和pH均升高,PaCO_2均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PaO_2、PaCO_2及pH值分别为(73.48±7.51)mmHg、(56.81±6.43)mmHg和(7.61±0.50),PaO_2和pH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CT、hs-CRP及MMP-9含量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血清中PCT、hs-CRP及MMP-9含量分别为(0.57±0.08)μg/L,(13.21±3.02)mg/L及(0.30±0.04)μg/L低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轻微腹痛,1例腹泻;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胸闷。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能降低患者血清中PCT、hs-CRP及MMP-9的浓度。
芦秀琼杜英堂邢鑫曹明丽吕新会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PCTHS-CRPMMP-9
综合护理干预对热化疗治疗肿瘤腹水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热化疗治疗肿瘤腹水患者不良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热化疗治疗肿瘤腹水患者1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显著的改善了热化疗治疗肿瘤腹水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芦秀琼杜英堂曹明丽苏晓曼
关键词:热化疗综合护理
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肿瘤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肿瘤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和对疼痛的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O.001)。两组患者干预后,在“感觉到疼痛立即反应…‘掌握一般止痛方法”两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667、0.508;P〉0.05),其他项目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在运动规模、疾病信息、获得帮助、与医师沟通、一般疾病管理、做家务、社会娱乐活动、症状管理、急促呼吸管理和抑郁控制10个维度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值分别为4.698、5.478、4.365、4.147、3.965、3.854、3.652、3.236、3.152、3.785;P〈0.01)。结论应用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芦秀琼杜英堂张红巧
关键词:肿瘤疼痛自我管理
查表型饮食疗法在放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查表型饮食疗法在放化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实施查表型饮食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血清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235,P〈0.01),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4,P=0.214).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前白蛋白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35、2.165、3.021、8.365;P〈0.05),C反应蛋白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2,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在认知功能、疼痛、气促和经济困难方面改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11个维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查表型饮食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芦秀琼杜英堂张红巧
关键词:肿瘤营养状况放化疗
基于Pender模式的家庭随访教育方案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Pender模式的家庭健康教育随访方案对肺癌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信封法将入选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随访教育方案,观察组实施以Pender模式为基础的家庭随访教育方案,收集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得分和生命质量(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PLP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改善,除人际关系以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在健康责任、营养、压力应对、人际关系以及HPLP总分的改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改善,除躯体维度以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的改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模式的家庭健康随访教育方案能有效提升肺癌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芦秀琼周虹杜英堂
关键词:肺癌家庭随访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2,P<0.05)。观察组置管(116.5±16.8)d,对照组患者置管(101.3±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3,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行PICC置管时应用集束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芦秀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恶性肿瘤中心静脉导管
内镜下胆道梗阻性疾病乳头预切开术及开窗术37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王业忠夏兴洲芦秀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