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春宏

作品数:245 被引量:2,216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5篇水利工程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9篇黄河
  • 77篇泥沙
  • 63篇水沙
  • 48篇河道
  • 41篇水库
  • 38篇黄河下游
  • 24篇黄河口
  • 21篇流域
  • 19篇输沙
  • 19篇下游河道
  • 18篇沙量
  • 17篇淤积
  • 15篇水沙变化
  • 14篇优化配置
  • 14篇水沙调控
  • 13篇黄河治理
  • 11篇泥沙淤积
  • 11篇黄河下游河道
  • 10篇输沙量
  • 10篇疏浚

机构

  • 227篇中国水利水电...
  • 15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武汉大学
  • 3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作者

  • 245篇胡春宏
  • 36篇陈建国
  • 34篇陈绪坚
  • 27篇吉祖稳
  • 22篇王延贵
  • 20篇张治昊
  • 18篇郭庆超
  • 12篇曹文洪
  • 12篇张晓明
  • 11篇史红玲
  • 10篇戴清
  • 9篇周文浩
  • 9篇张燕菁
  • 8篇方春明
  • 8篇李希霞
  • 7篇赵阳
  • 6篇朱毕生
  • 6篇孙雪岚
  • 6篇祁伟
  • 6篇王光谦

传媒

  • 50篇泥沙研究
  • 38篇水利学报
  • 16篇水利水电技术
  • 16篇水科学进展
  • 13篇中国水利水电...
  • 9篇中国水利
  • 6篇人民黄河
  • 4篇中国科学:技...
  • 3篇科技导报
  • 3篇第六届全国泥...
  • 3篇第七届全国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人民长江
  • 2篇中国科学(E...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第八届全国泥...
  • 2篇第五届全国水...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16篇2010
  • 13篇2009
  • 18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滋口枯水期分流关系变化及调控对策研究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江湖演变呈现新的态势,保持长江与洞庭湖联通,意义重大,从现有通流条件及口门河势看,松滋口具有较为有利的分流形势.本文从松滋口分流变化入手,分析了松滋口水文情势及不同时期口门段、分流河道河床冲淤...
王秀英胡春宏王晓松白音包力皋
关键词:疏浚技术
文献传递
高速摄影技术在泥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1990年
高速摄影技术在泥沙研究中的应用能为更深入地研究泥沙颗粒运动的内在机理提供有效的测量手段.本文介绍了泥沙研究中的高速摄影技术,包括高速摄影机的使用.摄影光源、摄影频率及图像判读等问题,并以泥沙颗粒的跃移机理研究为例,说明如何利用拍摄的泥沙颗粒运动轨迹,进行泥沙颗粒运动速度、加速度、旋转和受力等问题的分析.本文还介绍了高速摄影技术在泥沙研究领域中的各种可能应用.
胡春宏惠遇甲
关键词:摄影泥砂
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模型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被引量:19
2006年
本文在分析流域水沙资源利用现状、水沙灾害性及水沙优化配置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流域水沙资源联合多目标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它由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和水沙资源联合多目标优化配置理论组成,进而建立了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河床演变均衡稳定模型和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两个子模型。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黄河下游主河槽的均衡稳定断面尺寸和输水输沙优化的临界指标,提出了强化非恒定流调水调沙、调控含沙量60-100kg/m^3之间的不利水沙条件等改善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的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黄河下游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的模式,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沙条件的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河道的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胡春宏陈绪坚
关键词:水沙资源水库运用黄河治理
黄河河口的治理与三角洲地区泥沙的利用被引量:4
1997年
提出了对黄河口地区的形势与河口治理的新认识和小浪底水库修建后河口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在今后河口的治理中,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使河口治理与泥沙利用相结合,泥沙利用与疏浚相结合,以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
张启舜胡春宏何少苓匡尚富
关键词:黄河泥沙利用疏浚河口治理
黄河干流泥沙优化配置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11
2010年
按照泥沙优化配置评价指标应满足的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代表性、定量性和可比性等筛选原则,初步构建了黄河泥沙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针对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技术子目标和经济子目标,筛选了河道平滩流量、"二级悬河"高差、入海排沙比、水库拦沙投入、人工(机械)放淤投入和排沙入海投入等6个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各个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黄河泥沙配置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12个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建议了较优的配置方案。方案中各种配置方式平均配置沙量比例分别为:水库拦沙量41.0%、河口造陆沙量18.0%、深海输沙量17.8%、引水引沙量10.4%、人工(机械)放淤沙量6.9%、主河槽冲淤沙量3.8%、洪水淤滩沙量2.1%。
陈绪坚胡春宏陈建国
关键词:黄河泥沙优化配置评价指标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规律及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胡春宏王延贵郭庆超胡建华朱毕生王玉峰李希霞周丽艳李慧梅周文浩祁伟陆琴
该项目针对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对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势变化、河道冲淤、河床演变规律及相关的判别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干流河道河型划分的标准、河道稳定性指标、断面水力几何形态及近期河势摆动...
关键词:
关键词:干流河道治理措施生态环境
河流健康的内涵及表征被引量:8
2007年
分析了河流健康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异同,提出了河流健康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即河流自身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具有满足自身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能发挥正常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并从河流自身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对河流健康表征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属性都健康的河流才是健康的河流。
孙雪岚胡春宏
关键词:河流健康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式对降低潼关高程作用的研究
<正>1概况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自1960年9月投入运用至今已40余年。由于在原规划设计中对黄河泥沙问题认识不足,使枢纽在40多年的实际运行中经历了两次改建和“蓄水拦沙”(1960年9月1...
郭庆超胡春宏陆琴陈建国祁伟
文献传递
桥渡壅水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被引量:39
2003年
本文根据圣维南基本方程组,建立了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桥渡数学模型方程,通过坐标变换,以边界拟合坐标生成二维均匀正交网格,在交错网格上采用交替方向的全隐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化代数方程计算。通过桥渡流场的实例计算,在水位、流速分布、分流比和桥渡壅水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数学模型对于弥补和配合物理模型进行桥渡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陈绪坚胡春宏
关键词:桥渡数学模型
漫滩水流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7
1997年
根据顺直河道漫滩水流的运动特点,将复式河道的横断面分为主槽平衡区、滩槽交互区、滩地平衡区及边壁区等4个区,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槽试验资料,分析得出漫滩水流各区的流速垂线分布规律,并对现有的对数流速公式进行了修正.
吉祖稳胡春宏
关键词:漫滩水流垂线分布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