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
- 作品数:43 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外阴癌59例临床预后分析
- 胡君
- 文献传递
- 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伴血管前置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患者30岁,停经31+3周,孕3产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胎盘植入伴血管前置5d”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核对孕周无误,停经16+5周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1∶20).停经21+2周羊水穿刺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未见异常.停经23+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内妊娠活胎,胎盘下缘覆盖宫颈内口,子宫下段与膀胱交界处胎盘与肌层界限欠清,肌壁间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待除外.停经26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常规门诊保健,无阴道出血.
- 杨昆霖范丽欣杨慧霞孙伟杰时春艳刘喆胡君张阳阳徐海燕
- 关键词:胎盘植入血管前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产前诊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央性前置胎盘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良结局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93年~2006年收治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不良结局的4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及死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例死亡病例中3例为晚期绒癌,1例为恶性葡萄胎术后化疗后,4例患者均未能坚持规律化疗,其中1例有严重的化疗副作用,1例出现化疗耐药后接受手术治疗。4例患者最终均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确诊至死亡时间均未超过半年。结论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除转移病灶等分期及预后评分因素外,坚持规范合理的化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减少误诊、误治的几率对改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胡君朱丽荣廖秦平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预后
- 难治性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诊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析切除与未切除子宫(即切除子宫组与保留子宫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结局。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共收治15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占同期住院分娩产妇的0.3%(152/48 694)。其中111例(73.0%)于本院定期行产前检查,41例(27.0%)由外院因高危妊娠转诊。152例产后24 h总出血量1 807(1 027~10 000)ml,输注红细胞6(2~42)U。其中29例(19.1%)切除子宫,总的子宫切除率为0.060%。(2)子宫切除组≥1次剖宫产史的比例[62.1%(18/29)与9.8%(12/123),χ^2=40.541],以及产后24 h总出血量和输注红细胞量均高于保留子宫组[5 145(2 061~10 000)与1 586(1 027~7 350)ml,Z=-7.671;24(6~42)与6(2~40)U,Z=-7.485] (P值均<0.05)。(3)难治性产后出血病因包括宫缩乏力(66例,43.4%),胎盘因素(58例,38.2%),软产道损伤(21例,13.8%)和凝血功能障碍(7例,4.6%)。切除子宫组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保留子宫组[69.0%(20/29)与30.9%(38/123),OR(95%CI)为4.971(2.071~11.912);20.7%(6/29)与0.8%(1/123),OR(95%CI)为31.826(3.654~276.132)],宫缩乏力的比例小于保留子宫组[3.4%(1/29)与52.8%(65/123),OR(95%CI)为0.032(0.001~0.241)](P值均<0.01)。2组软产道损伤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2例产妇中,27例(17.8%)收住重症监护病房;24例(15.8%)发生严重并发症。切除子宫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转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保留子宫组[65.5%(19/29)与4.1%(5/123),χ^2=72.423;72.4%(21/29)与4.9%(6/123),χ^2=73.273;P值均<0.001]。结论剖宫产史伴胎盘植入是难治性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首要原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
- 余竹平时春艳胡君杨慧霞
-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病例对照研究
- ⅠB1期宫颈腺癌和鳞癌患者保留卵巢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
- 目的 探讨ⅠB1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的风险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9例ⅠB1期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腺癌38例和宫颈鳞癌101例,按是否保留卵巢分...
- 胡君郑佩孜朱丽荣
- 关键词: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保留卵巢
-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4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V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例患者平均年龄42.8岁,均未绝经,均有子宫肌瘤病史。以右心功能受损表现就诊1例,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可疑IVL病灶者2例,术中偶然发现盆腔静脉内瘤栓并将其完整取出者1例,另1例术后病理检查时才诊断IVL,瘤栓组织形态符合良性平滑肌瘤。4例术后均未经特殊治疗。结论:IVL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被临床忽视,超声、CT及MRI有助于检出IVL,临床上应提高对IVL的认识,注重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根治IVL主要依靠彻底性手术,术后需要长期随访。
- 徐婷胡君朱丽荣
-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血管肌瘤子宫肿瘤
- 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例,产后24小时开始指导其在产褥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并于产后6-8周进行盆底肌...
- 胡君袁晓晴陆叶毕蕙
- 关键词: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
- 促子宫颈成熟球囊改善子宫颈条件6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过程中改善子宫颈条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应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而需要引产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28例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66例为球囊组,前列腺素E2阴道用药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子宫颈条件改善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球囊组与对照组产妇子宫颈条件改善的有效性(Bishop评分改善>2分)无明显差异,改善率分别为82%(54/66)、81%(50/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产妇从放置至临产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4.2±8.5)、(14.5±8.0) h,P<0.05];球囊组放置12h内临产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66) 、21%(1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1%(27/66)、43%(27/62),P>0.05].球囊组产妇临床诊断为宫内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11%(7/66)、6%(4/62),P<0.05].球囊组产妇宫缩过频[分别为0(0/66)、42%(26/62)]、体温升高[分别为3%(2/66)、19%(12/62)]、取出前胎心率异常[分别为5% (3/66)、19%(12/62)]、急产[分别为2%(1/66)、16%(10/62)]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子宫颈放置促子宫颈成熟球囊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改善子宫颈条件的效果近似,但前者可能增加宫内感染的风险.经子宫颈放置球囊对母体及胎儿的安全性优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可考虑使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改善子宫颈条件以增加引产的成功率.
- 赫英东胡君章小维黄禾陈倩
- 关键词:引产宫颈成熟地诺前列酮
- 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评分模型
- 2010年
- 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建立量化的预后评分模型并检验该模型的效用。方法:分别收集1995年1月—2003年12月卵巢浆液性腺癌训练样本(181例)以及1999年1月—2005年12月卵巢浆液性腺癌检验样本(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各分层因素的系数,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将风险系数转换为评分,建立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界值,结合患者实际的3年生存情况和Ki67值,检验预后评分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手术残余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化疗情况和术前血清CA125水平等6项因素相关,其中术后化疗是相对独立的预后因素。该预后评分模型能够直观地反映COX风险比例模型的生存率。将预后评分与Ki67值进行联合判断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64.7%和96.0%。结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手术残余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化疗情况和术前血清标志物CA125水平是影响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评分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生存情况,预后评分与Ki67值进行联合判断可以显著提高该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胡君朱丽荣廖秦平高雨农郑虹
- 关键词:卵巢肿瘤腺癌浆液性预后
- 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中,纳入足月单胎妊娠、随访资料完整者共100例进行本研究。阴道分娩者产后24 h、剖宫产者产后72 h开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每天早晚各做1次。根据产妇的训练次数,分为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每周6次)、经常训练组(≥每周6次)3组。产后6-8周时检测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分为0、Ⅰ、Ⅱ、Ⅲ、Ⅳ和Ⅴ级。盆底肌力异常指Ⅰ类或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以及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析盆底肌纤维肌力等级与盆底肌肉训练频率的相关性,以及盆底肌力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Pearson χ2检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Nemenyi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和经常训练组分别为21、30和49例,3组年龄、分娩孕周、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阴道分娩者中,3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和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和经常训练组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100%(21/21)、77%(23/30)和6%(3/49),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100%(21/21)、53%(16/30)和20%(10/49),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9.16和77.84,P值均<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与盆底肌肉训练频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和0.79, 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是盆底肌力等级的影响因素(95%CI�
- 胡君袁晓晴曹歆妮陆叶毕蕙
- 关键词:产后期骨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