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章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的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PC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非PCI患者比较,2组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分析PCI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CI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不当降压比例、早期发热及LDL、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脑动脉中重度狭窄、脑分水岭梗死的比例及CT早期梗死征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不当降压、早期发热、高LDL、FiB水平及脑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50%)和CT早期梗死征像是PCI的重要危险因素。
- 肖章红丁立东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
- 米托蒽醌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急性髓性白血病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防止米托蒽醌治疗老年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7例和对照组 18例。两组均采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0 .6 %、6 6 .7% (P>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5 2 .9% ,4 4.4 % (P>0 .0 5 ) ,治疗组完全缓解时间和白细胞降低最低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 .0 1)。化疗后感染率及出血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生脉注射液能明显减轻和缩短米托蒽醌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 潘怀富肖章红姜克家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抑制生脉注射液米托蒽醌老年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粥样斑块与微栓子的相关性研究
- 肖章红丁立东曹晓萍刘彩玲吴思思柯开富
- IMA水平结合ABCD2评分对前循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研究
-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对预测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
- 肖章红丁立东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其复发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法设计。应用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斑块探查及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采用NIHSS评分法评估入选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7 d、第14 d神经功能。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173例(70.3%)和无斑块组73例(29.7%)。与无斑块组比较,斑块组年龄、NIHSS评分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0.01)。在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斑块组脑梗死复发39例(24.84%),复发时间为10.12个月;非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复发时间为11.82个月,混合斑块患者为10.62个月,易损斑块患者为9.13个月。无斑块组脑梗死复发7例(10.45%),复发时间为11.56个月。斑块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高于,复发时间显著早于无斑块组(均P〈0.05)。易损斑块患者复发时间显著早于非易损斑块患者(P=0.034)。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加重,复发率增高,尤其是易损斑块患者。
- 肖章红丁立东柯开富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情脑梗死复发多普勒超声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脑梗死患者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静脉滴注,并与丹参注射液组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1)。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预后。
- 肖章红
- 关键词:注射用血栓通丹参注射液脑梗死
- 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取栓组,各45例。溶栓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取栓组接受DSA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血管再通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卒中复发、心肌梗死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取栓组的完全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率均高于溶栓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取栓组的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随访过程中,取栓组卒中复发率低于溶栓组(P<0.05);2组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神经介入取栓术可有效开通狭窄、闭塞的血管,提高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远期卒中复发的风险。
- 陆小波肖国栋肖章红钱后龙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介入取栓术脑梗死
-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对预测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105例3h内人院的前循环TIA患者3h内、6h及12 h IMA水平并结合ABCD2评分,分析其与前循环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 结果 3h内IMA为75.28 U/L时,诊断前循环TIA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76.2%.105例患者7d内继发脑梗死患者16例(15.2%),8~30 d内继发脑梗死21例(20.0%).前循环TIA患者3h内、6h及12h的IMA平均水平为(87.43±19.89) U/L、(63.88±12.51) U/L、(61.21±12.28) U/L,Pearson-Correlation分析显示3h内IMA水平与ABCD2评分呈直线相关(P=0.000,r=0.66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3h内IMA异常升高、中~高危ABCD2评分均为前循环TIA发作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12、0.041). 结论 早期IMA水平的检测与ABCD2评分对预测前循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
- 丁立东肖章红徐运茆华武陈珏陆小波
-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脑卒中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IA患者275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TIA合并MS组(MS组)146例和TIA未合并MS组(非MS组)129例,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MS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体重指数、空腹血糖、TG、TC、LDL-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ABCD^2评分,低危16例(11.0%),中危94例(64.4%),高危36例(24.7%),非MS组低危40例(31.0%),中危69例(53.5%),高危20例(15.5%),MS组低危患者较非MS组低危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较非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3.7%、15.8%、22.6%,非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6.2%、7.8%、8.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IA合并MS患者ABCD^2评分为中危和高危明显多于TIA未合并MS患者,且低危、中危、高危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多。
- 丁立东刘颖茆华武肖章红杭小芳陈珏柯开富
-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血脂异常高血糖症
- C反应蛋白对骨折患者心理及疼痛护理模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闭合性骨折患者焦虑及疼痛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研究时间窗内无需手术的闭合性骨折患者,检测其外周血CRP,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数字疼痛评估表(NRS)评估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RP判断焦虑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将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护理对照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及疼痛的干预作用。结果 CRP> 12. 93 mg/L时,其判断患者合并焦虑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87%(AUC=0. 75,P <0. 01)。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研究终点时SAS及NRS评分显著下降,与护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RP能够客观有效地判断骨折患者是否合并焦虑及慢性疼痛,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
- 刘萍陈珏时华丁立东肖章红殷婷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闭合性骨折焦虑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