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苹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3篇食品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转基因
  • 3篇基因
  • 3篇残留量
  • 2篇色谱法
  • 2篇土壤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农药
  • 2篇农药残留
  • 2篇气相色谱法
  • 2篇绿色食品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2篇肥力
  • 1篇多菌灵

机构

  • 1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绿色食...

作者

  • 11篇罗苹
  • 5篇郭灵安
  • 5篇雷绍荣
  • 3篇胡人卫
  • 3篇杨晓凤
  • 2篇宋君
  • 2篇张富丽
  • 2篇刘文娟
  • 2篇胡述楫
  • 2篇王东
  • 2篇尹全
  • 2篇陶李
  • 2篇代晓航
  • 1篇张义蓉
  • 1篇侯雪
  • 1篇杨定清
  • 1篇邱世婷
  • 1篇毛建霏
  • 1篇谢永红
  • 1篇向冰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农药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土壤农化通报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谱内标法测定油菜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硫葡萄糖甙总量的测定亦成为油菜品质鉴定的一个重要项目。迄今为止,硫葡萄糖甙分析方法已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硫酸钡重量法,容量法。这属于常规测试,前者样品用量大,操作费时。后者滴定终点不明显。二者的灵敏度均较低。第二类为测挥发性配糖基的紫外硫脲法。但此法对于哚吲硫甙无响应,因而测定结果往往偏低。第三类为TMS气谱法,此法虽可测定硫甙的组成而进行定量,但应用结果表明,其再现性较差,测定结果难于比较,且成本费用太大。第四类为直接测硫甙的液相色谱法,此法需用昂贵的仪器与药品试剂,操作技术较复杂不宜推广。第五类为测葡萄糖法。其中葡萄糖试纸法只能作半定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其灵敏度虽较高。
胡人卫胡述楫罗苹
关键词:油菜硫代葡萄糖甙气相色谱法
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应对措施被引量:3
2011年
重金属元素没有严格的界限,在化学中一般是指相对密度≥5.0的金属元秀,宙磐Fe、Mn、Cu、Zn、Cd、Hg、Ni、Co等45种元素。As是一种类金氍元素,但由于其很多性质和环境行为都与重金属元素相类似,所以也将它归入重金属元素。
杨定清周娅谢永红代晓航罗苹向冰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环境行为重金属元素相对密度ZNHG
我国绿色食品转基因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2013年
分析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及进出口的几大类农产品转基因现状及建立绿色食品转基因监测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了绿色食品转基因监测体系的技术支撑条件,初步提出了绿色食品转基因监测的范围和方向,以完善绿色食品监测体系,促进绿色食品发展。
陶李罗苹雷绍荣郭灵安
关键词:绿色食品转基因
Bt抗虫棉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转基因作物秸秆或残茬还田可能对土壤养分特性造成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抗虫水平Bt棉花和常规棉花(泗棉3号)为研究材料,分别在经过一、二个生长周期后将秸秆机械粉碎后原位还田,40 d后测定分析土壤中Bt蛋白含量及肥力相关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Bt棉秸秆还田后,所有品种棉花土壤中Bt蛋白含量与还田前无显著增加,且转Bt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还田对土壤Bt蛋白含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同时,棉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提升土壤pH值;增加幅度在不同抗虫水平Bt棉花间及与非转基因常规棉花品种间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与Bt棉的抗虫水平无关。“转Bt基因”不成为Bt棉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的限制性因素,其秸秆还田不会对土壤肥力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可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秸秆原位还田简单、无害又提升肥力,有条件作为转Bt基因植物秸秆无害化处理的理想方式。
张富丽尹全王东杨晓凤刘文娟郭灵安雷绍荣宋君罗苹
关键词:BT棉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分析
转Bt基因棉秸秆还田利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转基因的快速发展,大量转Bt棉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明确Bt棉秸秆还田利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以不同抗虫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花‘泗棉3号’为研究材料,在分别种植1、2年后将秸秆机械粉碎后原位还田,测试土壤中Bt蛋白残留量、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Bt棉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40 d后,Bt棉样地土壤中Bt残留蛋白检测值较低,均与非转基因棉样地无显著性差异。棉秸秆还田后,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皆较秸秆还田前增加,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较之前降低。棉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和全氮等养分含量及pH明显增加,而Bt抗虫棉与常规棉秸秆还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与Bt棉抗虫水平无关,土壤肥力指数在两年间由Ⅲ级水平上升至Ⅱ级水平。综上,Bt棉花秸秆还田不会造成土壤综合肥力降低,相反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同时还田利用措施可对转基因植株有效灭活,与转基因植物秸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求相契合。生产中用于Bt转基因棉花秸秆利用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可行的。
张富丽尹全毛建霏郭灵安雷绍荣刘文娟罗苹王东宋君杨晓凤
关键词:转BT基因棉秸秆还田转基因植物土壤肥力
我国玉米籽粒脂肪酸含量研究被引量:27
1992年
用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我国20个省(区)608份玉米品种籽粒的脂肪酸含量。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玉米6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平均亚油酸为46.67%,油酸为34.18%,棕榈酸为15.02%,硬脂酸为2.25%,亚蔴酸为1.31%,花生酸为0.33%。不饱和脂肪酸之和为82.16%。用聚类分析法对脂肪酸含量以省(区)为单位作分区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玉米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北方省(区)高南方省(区)低的趋势。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有北方省(区)低南方省(区)高的趋势。
傅绍清胡述楫胡人卫罗苹
关键词:玉米亚油酸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的绿茶产地溯源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茶叶的品质由其内含物质所决定,而茶叶的生化成分和滋味品质与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茶叶品质存在区域特征。本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宜宾和绵阳3个产区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产地溯源研究。利用MarkerView 1.3.1和SIMCA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PCA-DA)及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2PLS-DA),对不同产区绿茶构建分类模型,O2PLS-DA模型分类效果最佳,R^(2)X(cum)=0.958,R^(2)Y(cum)=0.923,Q^(2)(cum)=0.912,并通过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对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和t检验,初步筛选出50个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化合物(VIP>1,p<0.01)。该研究建立的分类模型为茶叶的产地溯源和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贺光云侯雪闫志农周熙韩梅邱世婷李莹罗苹覃蜀迪
关键词:绿茶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70种农药残留量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技术,通过全扫描、子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确定各农药的保留时间、监测离子对以及碰撞能量等质谱参数,结合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食用菌中70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过滤、氯化钠盐析后,有机相过CARB/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定容、装进样瓶后,利用GC-MS/MS在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所有农药的质量浓度为0.01 mg/L^2.00 mg/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定量限为0.001 mg/kg^0.009 mg/kg。在0.05 mg/kg、0.10 mg/kg和1.00 mg/kg 3种添加水平下,新鲜食用菌的加标回收率为71.6%~12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15.8%。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食用菌样品中多农药残留的确证和定量检测。
杨晓凤雷绍荣代晓航郭灵安张义蓉罗苹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用菌
我国绿色食品体系中关于转基因问题的研究
2012年
研究绿色食品体系中对转基因技术(产品)的限制性要求,针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是否在生产中违规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生产资料或原料这一监测空白提出了对策,并对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监测体系提出了建议,以促进绿色食品体系良性发展。
陶李罗苹郭灵安雷绍荣
关键词:绿色食品转基因
小麦中多菌灵残留量的快速测定被引量:4
1991年
本法净化手段是通过稀酸与二氯甲烷间相互转移而实现,其操作简便且空白测定值很低,表明净化效果较好。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省时实用、极易推广。回收率80.45±4.75%,标准偏差0.061,变异系数3.3%,最小检测量0.05ppm,测定周期1天。
胡人卫罗苹
关键词:小麦多菌灵残留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