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莉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英语教学误区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五大误区及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只有改变抛开实践性与综合性而单纯背诵语法规则、忽视语境而盲目死记单词、脱离文化背景去教语言等教学模式,实现结果教育向过程教育的转变,大学英语教育才会有美好的前景。
- 纪莉霞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 论英语诗歌及诗体形式的演进
- 2006年
- 古英语诗歌根植于英国,由最初的口头吟诵到后来的书面文学,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诗体韵律形式经历了一系的兴替和嬗变,诗人们或借用,或革新、或独创,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诗的诗体形式。
- 纪莉霞
- 关键词:英语诗歌诗体形式演进
- 爱与欲的熔铸与升华——昆德拉挚爱主题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挚爱主题来源于柏拉图《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关于爱情的定义。昆德拉对阿里斯托芬的说辞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和探讨,并针对现代社会的挚爱与爱欲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昆德拉的思考实际上是对阿里斯托芬言说的一种衔接。不仅如此,昆德拉还在他自己的创作中实践了阿里斯托芬言辞中所包含的挚爱理想的毁灭因素,对挚爱进行了怀疑。这不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思考——是否挚爱就真的不存在?同时,它也促使当下的作家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探究挚爱主题。此外,昆德拉还通过作品中具体人物和情节的设置,建构了自己的现代社会伦理观。
- 纪莉霞
-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虚无
- 爱与欲的熔铸与升华——托马斯挚爱主题研究
- 2012年
- 文章主要在阐清托马斯挚爱主题源头的基础上,立足于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生》与《堂吉诃德》《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好笑的爱》等一些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和解读,来更为准确地把握昆德拉对于托马斯挚爱主题的探究和发展。作者通过对阿里斯托芬与昆德拉在挚爱主题层面上的关系的探究,以及对于昆德拉挚爱主题的几点思考,穿插阐释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挚爱主题对于读者和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 纪莉霞
- 关键词:昆德拉
- 《红楼梦》英译本隐喻的翻译方式初探被引量:3
- 2015年
- 语言文化向来都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国古典文学中更具价值的是语言文化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隐喻这一写作手法向来是中国古典文学表达其背后深厚文化内涵的惯用手段,《红楼梦》中的隐喻作为其英译本版本的一个重要的叙事语式很是值得重视。翻译的文化功能在于文化交流,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介绍和吸收。在众多《红楼梦》的英译本中,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比较具有代表性,它是从一个西方文化学者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探讨与研究。本文不仅要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更视为一种翻译方式进行探讨,从译者翻译隐喻的文化底蕴的方法,探讨他在创造性叛逆下的文化共性和个性对译本的正负调节作用。
- 纪莉霞
- 关键词:《红楼梦》隐喻翻译方式
- 《荒原》诗艺的审美探索
- 2003年
- 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长诗《荒原》(1922)("The WasteLand")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划时代巨著,其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背传统之道。本文对《荒原》全诗呈现出的破碎无序状态,及其内在的整一性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式的剖析探索,并对其诗艺予以审美透视。
- 纪莉霞
- 关键词:《荒原》艾略特诗艺象征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象征主义
- 剖析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被引量:1
- 2015年
- 有效进行公共英语课堂管理是保证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接着对于公共英语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提出了公共英语课堂管理的几条措施,对于公共英语课堂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纪莉霞
-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课堂管理
- 我国西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对策浅析
- 2015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西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对策:加强翻译课程的科学设置;不断完善翻译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翻译教材的科学编写。
- 纪莉霞
- 关键词:西部高校翻译人才
- 简析麦克白的堕落之外在因素
- 2003年
- 在麦克白从一个民族英雄到成为众人所唾弃的悲剧人物的演变过程中,三女巫、巫术及麦克白夫人是很重要的外在因素。
- 纪莉霞
- 关键词:女巫麦克白夫人
- 榆林市外语人才现状探析与改进措施
- 2016年
- 榆林市外语人才供大于求的同时,复合型外语人才却严重不足。这一现实反映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一现实,建议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与体系,全面改革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实务水平,培养出本职专业和外语水平同时过硬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资源,切实有效地为榆林经济的发展而服务。
- 纪莉霞
- 关键词: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