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笪建原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复垦
  • 2篇复土造田
  • 2篇高潜水位
  • 1篇地面沉陷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因素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质量
  • 1篇塌陷地
  • 1篇土地复垦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肥力指标
  • 1篇排灌
  • 1篇排灌条件
  • 1篇砌体梁
  • 1篇中误差
  • 1篇资源数量
  • 1篇最佳化

机构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7篇笪建原
  • 1篇蔡冬林
  • 1篇马晓明
  • 1篇张绍良
  • 1篇徐黎华
  • 1篇杜培军
  • 1篇李钢
  • 1篇涂万春
  • 1篇邓喀中
  • 1篇宋奎
  • 1篇汪应宏
  • 1篇陈龙乾
  • 1篇胡召玲
  • 1篇张国良
  • 1篇谢文兵
  • 1篇顾强
  • 1篇王辉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山测量
  • 1篇矿山压力与顶...
  • 1篇全国矿山测量...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矿区最优积水面积及复垦规模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提出高潜水位平原矿区最优积水面积的确定是矿区实行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的论点,并将模糊综合评判(Fuzzy)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对开采沉陷区最优积水面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在高潜水位...
笪建原凌赓娣
关键词:矿区环境保护复土造田最佳化地面沉陷模糊综合评判
复测支导线与闭合导线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文中主要探讨了复测支导线与闭合导线在计算方法和精度方面的关系,得到了二者在计算上的相似性及导线 最弱点中误差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笪建原汪应宏李钢
关键词:闭合导线中误差
煤矿塌陷地破环机理及其合理复垦利用技术研究
陈龙乾刘振田邓喀中笪建原顾强李荣连蔡冬林杜培军胡召玲徐黎华马晓明
本项技术在深入揭示煤矿塌陷地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煤矸石充填超高技术和煤矸石地基压实技术、泥浆泵复垦土壤剖面构造的挖垫顺序技术及其复垦土地标高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土地复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创,都比国内外同类技术领先,填...
关键词:
关键词:煤矿塌陷地
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被引量:9
1998年
本文在分析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规律,结合砌体梁结构假说详细讨论了地质采矿因素对拐点偏距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拐点偏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形成砌体梁结构的硬岩层,其它因素的影响都与它有关。
谢文兵笪建原张连贵程书宏黄少拱
关键词:砌体梁概率积分法采矿地质因素
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笪建原
关键词:土地利用复土造田土地复垦可持续发展
高潜水位平原矿区水面积优化及综合治理研究
笪建原
高潜水位矿区耕地质量演变规律研究——以徐州矿区为例被引量:24
2005年
以徐州大黄山矿区耕地质量为例,通过对历年监测点数据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揭示高潜水矿区耕地质量在采矿业和农业交替扰动下的变化特征和驱动力,为合理选择复垦方式和利用方式以保证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矿区耕地在利用—破坏—复垦—再利用过程中,其质量总体经历了下降—恢复—提高的变化,其中土壤肥力指标变化速度较快但不同指标变化不平衡;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变化则缓慢,有的甚至不可逆;耕地排灌条件改善明显,水资源数量保证率提高而水资源质量有所下降.
笪建原张绍良王辉张国良宋奎涂万春
关键词:高潜水位土壤肥力指标耕地质量水资源质量排灌条件资源数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