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龙江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水平管
  • 4篇气体
  • 4篇两相流
  • 3篇段塞
  • 3篇段塞流
  • 3篇两相流动
  • 3篇非牛顿液体
  • 2篇压降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水
  • 2篇余热
  • 2篇三相流
  • 2篇气水
  • 2篇集输
  • 2篇持液率
  • 1篇压力降
  • 1篇烟气
  • 1篇烟气余热
  • 1篇烟气余热回收
  • 1篇油气集输

机构

  • 7篇承德石油高等...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章龙江
  • 1篇陈家琅
  • 1篇司广树
  • 1篇高松龄
  • 1篇王皆腾
  • 1篇高松玲
  • 1篇张对红
  • 1篇包杰
  • 1篇严大凡
  • 1篇陈杰

传媒

  • 3篇油气储运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油田地面工程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节能
  • 1篇石油教育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管中油气水三相流动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长距离油气水三相流管道混输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海洋油田的开发,目前正引入沙漠、滩涂和极地油田的开发。混输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油气水三相流动的规律,包括流动形态、压降和持液率的规律,其成果对多相流混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外开展水平管中油气水三相流动研究的情况。由于三相流远比两相流复杂,因此研究工作大多是在借鉴两相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对国内外的此项研究工作现状,提出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章龙江包杰
关键词:三相流动油气水油气集输
专科层次热工基础课教改初探
1995年
司广树章龙江
关键词:热工基础专科层次工程热力学教改热力循环传热学
浅谈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的途径
1995年
众所周知,加热炉的排烟温度过高会导致不应有的能量损失,有时这种损失相当大,比如高温炉的排烟热损失可达50%左右.因此,回收烟气余热是加热炉节能的重要措施.在加热炉设计时,如何确定排烟温度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避免由于SO3,的生成和冷凝而带来的硫腐蚀,故温度高一些是必要的;
章龙江王皆腾
关键词:烟气余热回收自然通风空气预热器加热炉节能
浅谈常减压蒸馏装置的低温余热回收被引量:1
1993年
1 前言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工业的'龙头',又是能源消耗的大头,在大中型炼油厂中约占全厂能耗的24%,其中热能所占比例最大,因此降低装置能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章龙江高松玲
关键词:炼油厂蒸馏设备余热热回收
油气水三相管流流型及水力计算方法研究
油气水的多相流动,可以在石油工业的许多领域中遇到,海上油气集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油气水三相管流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将流动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油气水三相分层流和段塞流...
章龙江
关键词:分层流段塞流
埋地双层管道过渡段长度的计算
1999年
本文介绍的管道过渡段是浅海采油平台立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立管系统进行分析,必须考虑过渡段的影响,而考虑过渡段的影响,必须首先确定过渡段的长度。本文引入温度衰减长度概念,提出用整体等效法计算温差沿管道变化时浅海埋地双层管道的过渡段长度。根据所得公式,分析了温度衰减长度对过渡段长度的影响,以及其它一些参数的影响,可为工程中埋地双层管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章龙江张对红
关键词:水下管道埋地管道采油平台
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液体的两相流动被引量:7
1993年
通过把Lockhart—Martinelli关系式推广到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液体的两相流动中,得出了修正的L—M参数X。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求得了与修正的L—M参数X关联的压降和持液率的计算式。
章龙江高松龄陈静惠陈家琅
关键词:水平管非牛顿液体气体二相流动
国外油气水三相流流动形态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5
1998年
多相流流型的研究有两个重要内容,即流型的划分和流型的转变和判断。学者们对流型的研究结果的看法是有分歧的。目前在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研究上应尽快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统一流型的定义;二是发展定量手段进行流型测试;三是加强对油水分散体系的形成和反相规律的研究。对于两相流和多相流而言,流动形态指的是相分布状况和结构特性。它影响着流动的力学性质和传热、传质特性。90年代以来,国外开展了水平管中油气水三相流流动形态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评论和建议。
章龙江
油—水两相流流型研究被引量:28
2000年
油—水两相流动是石油工业中十分普遍的现象。研究油—水混合液的流变行为和它在集输管路里的流动规律 ,准确预测它的摩阻压降 ,对于油田集输管路的经济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近 2 0年来国内外有关油—水两相流动的研究成果 ,包括油—水两相流动的流型、流型转换、流型和压降的关系等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实验研究 。
陈杰章龙江严大凡
关键词:原油压力降集输管道油水两相流
预测气体-幂律液体水平段塞流的持液率
1994年
对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幕律液体两相流动的持液率进行了研究,给出的段塞流持液率计算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章龙江
关键词:幂律液体气体两相流动段塞流持液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