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邈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激发频率偏移问题研究
- 应用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探测地下水时需要使用拉摩尔频率的交流脉冲对地下进行激发,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应该与激发频率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并不等于拉摩尔频率,即发生频率偏移,使观测结果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
- 王鹏李振宇程邈曲赞
- 关键词:地面核磁共振频率偏移
- 文献传递
- 高密度电法在查明潜伏断裂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1年
-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所以高密度电法也被称作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本文阐述了应用高密度电法对一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工作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断层进行勘查,并进行了钻探,经比对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查明了工区中存在较大型的断层,对工程项目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 程邈傅焰林李振宇
-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断层钻孔
- 安丘—莒县断裂莒县盆地段浅层地震探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在莒县盆地段处于隐伏状态,盆地内地球物理资料缺乏,断裂展布及空间几何特征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反射探测对盆地内隐伏断裂进行探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安丘—莒县断裂在盆地内的展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丘—莒县断裂在莒县盆地错断第四系,埋深相对较浅,断层特征主要表现为挤压逆冲,局部地段表现为正断性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呈现了安丘—莒县断裂在莒县盆地内地球物理新证据,同时也为该断裂的整体性评价提供了地球物理参考依据。
- 王薇林松林松金聪程邈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浅层地震反射
- 活动断层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9
- 2014年
- 活动断层探测作为减轻地震灾害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被人们所关注.高密度电法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中,为了进一步认识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的探测效果及活动断层探测的高密度电法装置的有效选择,本文进行了温纳装置、二极装置、偶极—偶极装置、三极装置和温施装置的理论模型正反演研究,以及常用的温纳装置、温施装置和偶极—偶极装置的实例应用研究与分析.(1)基于断层是否穿过第四系判断断层活动的前提,理论模型模拟表明高密度各装置均可进行活动断层的定性探测和进行地质分层,而表层为相对高阻层的地层结构有利于进行地质分层,其精度高于表层为相对低阻层的地层结构;(2)模型模拟表明高密度偶极—偶极装置进行活动断层的定性探测和地质分层是最有效的装置,三极装置次之;(3)理论模拟和实例应用表明,高密度偶极—偶极装置对活动断层的响应最敏感,可有效确定其性质,这与理论模拟结果完全相符,因此实际应用时宜采用偶极—偶极装置进行活动断层的探测.
- 罗登贵刘江平王京程邈
- 关键词:活动断层高密度电法
-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地质与地球物理电性特征被引量:5
- 2020年
- 滑坡属于地质灾害中的重要灾种之一,查明滑坡区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对分析滑坡形成机制、评价滑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高密度电法引入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滑坡地质调查中,在区内四方碑滑坡、塘角1号滑坡和麻柳林滑坡进行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并结合钻孔资料对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实测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地球物理探测工作,通过数据反演与分析,可获取滑坡体地层结构及滑移面;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通过对比解译,可弥补单纯依靠钻孔信息来确定滑移面形态的不足;3个典型滑坡区地球物理实测资料揭露滑坡体和滑床地球物理电性特征表现为,由崩坡积物、第四系粉质黏土以及含水碎石块组成的滑坡体电阻率低于40Ω·m,而由砂岩与泥岩组成的滑床电阻率高于40Ω·m,高密度电法对基岩滑坡和土质滑坡都能获取较好的结果。
- 林松王薇王薇查雁鸿周红伟程邈
-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地球物理特征地质特征
- 冻土路基微动探测方法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以哈尔滨某高铁路基勘探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提取微动信号频散特征,获取地下150 m介质的横波速度结构及分层特征。结果表明,微动方法可穿透冻土区较厚的覆盖层探测基岩面,且分层界面与钻孔资料一致。该方法施工便利、适用性强,结合钻探资料可精确刻画地下地质层位分布,减少钻探工作量,节约经济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 金聪林松林松查雁鸿
- 关键词:频散曲线冻土地区
- 嘉鱼断裂西向延伸与第四系活动特征被引量:5
- 2018年
- 嘉鱼断裂为已证实的隐伏断层。该断裂从洪湖老湾西南横切长江,沿近东西—北东东向延展,经嘉鱼县城东北马鞍山北缘向东延伸于斧头湖,长约40km,该断裂东端已有明显出露,而断裂尾部并没有明显出露。由于区内小尺度物探资料的缺乏,使得该断裂的走向和活动性都缺少相关证据。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反射结合折射层析成像方法,采用2m道间距接收人工地震波,利用多次覆盖技术和密集炮集折射记录,分别对数据进行反射处理和层析成像,获取了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和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剖面,并参考相关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钻孔资料进行解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和高分辨率折射联合应用可互补,尤其在外界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利用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可减少浅层地震反射对断层的误判。此外,研究结果证实了嘉鱼断裂的具体位置,其性质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层,且该断层错断了第四系沉积层。
- 林松李媛李媛邓小虎程邈
- 关键词:地震反射层析成像
- 高密度电法在某防空洞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介绍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应用及其特点,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防空洞进行勘察,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 韩锡勤程邈林松
-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防空洞勘探地质效果视电阻率
- 利用SNMR观测数据求取渗透率方法研究
- 自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为NMR)的发现到现在的50多年时间里,NMR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尖端技术。NMR技术已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其中在地学方面的应用重要包...
- 程邈
- 关键词:地面核磁共振水文地质参数灰色系统渗透率
- 用SNMR和TEM方法探测地下水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06年
-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是在近二十多年里发展起来的直接找水的物探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找水原理新颖、解释结果量化的特点,已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得较快、地质效果较好的一种电法勘探分支方法。理论和实践表明,这两种找水方法的合理配合,优势互补,得到好的地质效果。本文通过对SNMR和TEM找水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比,论述了两者优势互补的可行性,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效果。
- 程邈李振宇王鹏
- 关键词:地下水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