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凤翎

作品数:146 被引量:766H指数:1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4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苜蓿
  • 30篇种子
  • 28篇牧草
  • 26篇雄性不育
  • 26篇不育
  • 24篇雀麦
  • 23篇扁蓿豆
  • 22篇雄性不育系
  • 22篇不育系
  • 21篇缘毛雀麦
  • 19篇苜蓿雄性不育...
  • 15篇杂交
  • 12篇幼苗
  • 12篇植物
  • 10篇愈伤
  • 9篇愈伤组织
  • 9篇直立型
  • 9篇基因
  • 8篇性状
  • 8篇红豆草

机构

  • 140篇内蒙古农业大...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内蒙古农牧学...
  • 4篇内蒙古农牧业...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46篇石凤翎
  • 36篇高翠萍
  • 18篇蔡丽艳
  • 15篇高霞
  • 15篇伊风艳
  • 11篇田青松
  • 11篇陈海玲
  • 10篇云岚
  • 8篇李志勇
  • 8篇王明玖
  • 8篇丁洋
  • 7篇李红
  • 7篇云锦凤
  • 7篇赵景峰
  • 7篇石凤玲
  • 7篇熊梅
  • 6篇乌云塔娜
  • 6篇郭强
  • 5篇李海贤
  • 5篇张宇

传媒

  • 26篇中国草地学报
  • 23篇种子
  • 8篇中国草地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内蒙古草业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草业科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草学会六...
  • 2篇中国草学会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改良光伏架下牧草株丛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光伏架下牧草株丛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光伏架下人工建植牧草并施用微生物菌肥的步骤。本发明针对光伏架下废弃地的合理利用问题,探讨在环境下建植人工草地的关键技术,尤其是肥料利用方式,本发明通过施肥种类...
丁洋石凤翎张志强刘志帅高文渊郭强赵景峰孙建明
文献传递
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生殖特性及其分子遗传基础
本文针对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低的问题,围绕不育系MS-4杂交制种的生殖生物学及不育系与可育系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展开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呼市地区利用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的过程中,野生传粉昆虫对不育系的选择性...
石凤翎吴永敷王明玖李红晓红
关键词:杂交制种细胞形态学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雀麦属植物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雀麦属(Bromus L.)植物世界上约有百余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广布温带地区;中国近20种,多为优良饲用植物。在中国由野生驯化或从国外引进驯化后登记注册的雀麦属牧草品种8个,其中无芒雀麦7个,缘毛雀麦1个。雀麦属植...
田青松石凤翎刘娟
关键词:植物资源牧草能源植物生态恢复
文献传递
苜蓿属三种牧草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以苜蓿属的直立型扁蓿豆、敖汉苜蓿和黄花苜蓿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物候期各材料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月至9月的生长期内,各器官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总量显著高于越冬期,游离脯氨酸显著低于越冬期;在越冬期,根部三种物质显著高于生长期,三种物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直立型扁蓿豆在越冬前游离脯氨酸积累早于其余材料。
张璐石凤翎熊梅高翠萍
关键词:苜蓿属物候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
秋水仙素处理直立型扁蓿豆的诱变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直立型扁蓿豆2种状态的种子进行诱导,分析其染色体数、成苗率、生长速度、叶片气孔密度等诱变效应。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添加1.5%的DMSO,在温度为20℃时处理吸胀种子5 h,细胞染色体加倍率较高(50%),但未获得成苗植株。在此基础上,缩短处理时间,用0.05%的秋水仙素添加1.0%的DMSO,在4℃和25℃下交替处理吸胀种子2 h,获得的变异植株幼苗生长缓慢,相对成苗率36%,株型变异率30%,气孔参数变异率66.7%。
王璐石凤翎卞晓燕伊风艳高霞
关键词:直立型扁蓿豆秋水仙素染色体数成苗率气孔密度
苜蓿雄性不育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幼嫩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苜蓿雄性不育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叶柄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体细胞胚诱导率为90%,再生率49%。苜蓿雄性不育系插条生根的最佳处理为接种前用水进行预处理0.5h,外植体为完整插条,培养基为A1、A2,其生根率为97%,生根系数为5.3。
高翠萍石凤翎孙静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体细胞胚
扁蓿豆光合特性初探(英文)被引量:7
2006年
应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6份扁蓿豆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光合指标,并以苜蓿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几种供试材料都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各种牧草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在所测扁蓿豆材料中,采集于吉林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的扁蓿豆材料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可作为今后节水抗旱育种的优良种质材料。
党伟光郝建辉石凤翎
关键词:扁蓿豆苜蓿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
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于2006年7~8月通过对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凋落物的不同分解层次的蓄积量、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吸水速度以及有效拦蓄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蓄积量油松(Pinus tabulaef ormis)群落最高达到18.5 t/hm^2,杂类草凋落物最低只有3.9 t/hm^2,同一植物群落凋落物不同层次蓄积量未分解层低于半分解层,自然含水率未分解层低于半分解层,不同层次自然含水率差值最大的青杨(Populuscathayana)凋落物差值为97.1%;同一植物群落凋落物不同层次持水能力,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从中证明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其分解程度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所有的凋落物按其吸水速度的快慢都可将其吸水过程分为3个阶段:快速吸水阶段(0~1.0 h)、缓慢吸水阶段(1.0~5.0 h)、停滞吸水阶段(24.0 h);不同植物群落凋落物层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青杨〉刺槐〉油松〉野艾蒿〉荆条〉杂类草,相关分析得出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与凋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率成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最大持水率相关系数(0.839 6)达极显蓍水平。
刘尚华冯朝阳吕世海石凤翎
关键词:蓄积量持水能力
黄花苜蓿与蒺藜苜蓿对土壤低磷胁迫适应策略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土壤有效磷(P)含量低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根形态变化和根系大量分泌以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是植物适应土壤P素缺乏的重要机制。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重要豆科牧草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和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truncatula)为材料,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低P胁迫对其植株生长、根系形态和柠檬酸分泌的影响,对比了两种苜蓿适应低P胁迫的不同策略。结果表明:1)低P处理显著抑制了蒺藜苜蓿与黄花苜蓿的地上部生长,而对地下部生长影响较小,从而导致根冠比增加。2)低P胁迫显著降低黄花苜蓿的总根长和侧根长,而对蒺藜苜蓿的上述根系形态指标没有显著影响。3)低P胁迫促进两种苜蓿根系的柠檬酸分泌,无论是在正常供P还是低P胁迫条件下,黄花苜蓿根系分泌柠檬酸量显著高于蒺藜苜蓿根系。上述结果表明,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对低P胁迫的适应策略不同,低P胁迫下,黄花苜蓿主要通过根系大量分泌柠檬酸,活化根际难溶态P来提高对P的吸收,而蒺藜苜蓿维持较大的根系是其适应低P胁迫的主要策略。
高艳田秋英石凤翎李凌浩张文浩
关键词:黄花苜蓿蒺藜苜蓿根构型
库存和圃存对雀麦属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20条ISSR引物,对7份雀麦属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检测,每一份种质包括库存和圃存两个供试亚群体。提取方法为混合取样。本试验7份种质的供试亚群体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除无芒雀麦3为0.78之外,其余均大于0.80。采用聚类分析除无芒雀麦3和杂色雀麦出现分支外,其余种质亚群体分支都按照同一种质群分别聚类。本试验表明雀麦属种质资源在圃存条件下,经多年保存易发生遗传分化,从而影响其遗传完整性。
游国卿石凤翎卢新雄李志勇师文贵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