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冰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上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图像的眼部组织重建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眼部组织重建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具有正常眼解剖组织的患者进行常规眼部组织CT扫描,以CT图像为基础通过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构建眼部组织三维模型,利用改进计算机辅助测量眼眶容积法计算眼眶容积。结果根据患者CT图像成功重建眼部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患者左眼眼眶容积为27 118 mm3,右眼眼眶容积为27 177 mm3,患者左右眼眶容积差异较小,与正常男性眼眶容积平均值十分接近。结论基于CT图像的眼部组织重建方法建模速度快,准确度高,较传统方法更加便捷,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白雪冰
- 关键词:CT图像眼眶容积图像分割三维模型重建
- 眼眶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以112例(224只眼)为研究对象,进行CT扫描。根据扫描条件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两组患者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扫描结果的图像质量和定性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敏感性、特异性和定性诊断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噪声小于低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眶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诊断结果和常规剂量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定性诊断结果方面保持一致,低剂量CT扫描有更大的噪声,需做好防护工作。
- 白雪冰
- 关键词:眼眶低剂量CT扫描
- CT、MRI在鼻咽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及MRI诊断结果。结果 CT及MRI诊断鼻咽癌转移淋巴,CT诊断结果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均优于MRI诊断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评价患者淋巴转移情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白雪冰
- 关键词:CTMRI鼻咽癌
- 眼眶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增加,这些潜在的危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晶状体是X线敏感器官,X线对晶状体的危害与防护更应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对不同管电流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在满足诊断要求的CT图像质量的同时,寻找合适的扫描参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 沈龙江时淦王豪白雪冰张谭骏雄
-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扫描眼眶部CT图像质量医学影像技术CT检查
- 眼眶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的优化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眼眶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的优化。方法:320例被检者分成16组(每组20例),将管电流140、110、80、60mA,层厚2和3mm,螺距0.75和1.5,设计成16组螺旋CT扫描参数。记录每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ov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值,分析管电流、层厚、螺距与辐射量的关系。图像质量从影像层次、背景噪声、解剖结构及能否满足诊断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图像质量等级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X线辐射量与管电流呈正相关,当管电流从140mA降至80mA时,CTDIovl和DLP分别下降42.84%、42.86%,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至60mA时,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辐射量与螺距呈负相关,当螺距从0.75增至1.5时,CTDIovl和DLP分别下降49.98%、47.37%,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辐射量与层厚关系不大,当层厚由3mm降至2mm时,CTDIovl和DLP分别降低9.90%、12.23%;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mm层厚的图像噪声较3mm大。结论:降低管电流,加大螺距是降低辐射量的有效途径;眼眶部螺旋CT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流80mA、螺距1.5时,能兼顾图像质量和辐射量,扫描层厚根据检查要求选择。
- 江时淦洪春凤王豪白雪冰张谭俊雄
- 关键词:眼眶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辐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