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添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特提斯喜马拉雅始新世以来的剥露历史:来自吉隆盆地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的证据
- 申添毅王国灿王岸曹凯J. I. Garver刘超孟艳宁
- 青藏高原腹地班戈-双湖一带晚新生代伸展构造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 申添毅王国灿
- 文献传递
- 新疆哈尔里克山口门子韧性剪切带变形期次及年代学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新疆哈尔里克山口门子韧性剪切带作为东天山地区重要的构造记录之一,其变形期次及年代学研究对认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乃至整个东天山的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宏观与微观变形特征、变形温压条件、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两期(脆)?韧性变形,分别是早期韧性逆冲变形和晚期左旋脆?韧性走滑变形。卷入早期韧性逆冲变形的花岗岩、火山岩年代学分析表明,该期变形发生于440.1±3.2 Ma之后;未卷入该期变形的花岗闪长岩脉和辉绿岩脉年代学分析表明,早期韧性逆冲变形发生于298.1±1.0 Ma之前。结合泥盆纪?早石炭世哈尔里克山地区呈现为稳定构造环境以及存在早、晚石炭世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推断早期韧性逆冲变形形成于早、晚石炭世之交,与石炭纪陆内裂谷的闭合有关。晚期左旋脆?韧性走滑变形叠加使早期糜棱岩面理发生褶皱,结合前人获得的259±1 Ma的变质绢云母^40Ar-^39Ar年龄,认为该期变形是晚二叠世受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推挤的陆内转换压缩变形产物。
- 查雁鸿王国灿申添毅曹同礼张攀
-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变形期次
- 赣西北蒙山地区三叠纪挤压‒伸展构造体制转换及其对硅灰石矿的控矿意义
- 2023年
- 蒙山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的中部,三叠纪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构造‒岩浆过程,发育石竹山超大型硅灰石矿床.为了揭示该地区硅灰石矿的构造控矿机理,本研究基于野外宏观构造变形与室内显微构造特征的构造解析结合方解石EBSD分析,对该地区不同期次岩石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蒙山地区三叠纪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事件,指示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第一期(D1)为向SE低角度韧性逆冲推覆,伴随强烈的糜棱岩化;第二期(D2)为与蒙山花岗岩侵入相关的向SSW的伸展滑脱变形,变形灰岩发生大理岩化并伴有硅灰石矿化.微观构造分析表明,两期构造变形的方解石的颗粒大小和形态优选方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显示:D1变形方解石晶的C轴极密发育在Z轴附近,呈单斜对称指示向SE的逆冲型剪切;D2变形方解石发育多个随机分布的C轴极密,其经历同构造变质重结晶,重置了D1的微观构造变形.晚三叠世蒙山岩体侵入D1变形带,指示D1变形时限早于蒙山岩体的侵位时间;D2韧性滑脱变形和硅灰石矿化均受蒙山岩体侵位的伸展构造‒热体制控制,伸展滑脱导致层带状富矿化.D1变形与赣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NW-SE向强烈挤压作用有关,受控于中三叠世华南与华北板块碰撞;D2变形则是在先期挤压变形基础上,于晚三叠世发生岩石圈伸展调整的结果.
- 赵东安王国灿王先广胡正华刘少华申添毅朱能杰
- 关键词:三叠纪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
- 数字填图技术与地质野外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被引量:1
- 2022年
-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地质学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与野外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数字填图技术作为野外地质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流程,蕴含了严谨及丰富的地质研究思维,对于辅助野外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填图系统作为较为先进的野外工作技术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野外观察和描述,规范野外记录本的格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野外地质教学中,借助数字填图软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数字填图系统软件引入到野外地质教学中是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 申添毅
- 关键词: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数字填图技术
- 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探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加强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国由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跨越之重要目标的实现,文章从由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向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转型、注重培养地质学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注重培养地矿类科普人才三个方面研究了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策略。
- 申添毅史骁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科普教育
- 覆盖区地质调查中的盆山构造地貌关系研究:以东天山-吐哈盆地为例被引量:13
- 2020年
- 西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发育系列断陷盆地,盆地内的覆盖层结构及其与周缘造山带之间的盆山构造地貌关系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基础性问题.在覆盖区地质调查工作中,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钻探等多种方法手段,可以对覆盖区盆地的结构形态、盆地边界构造属性、沉积物分布特征、沉积过程的源汇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帮助深入理解覆盖区的沉积过程、山脉隆升剥露过程以及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基于新疆吐哈盆地覆盖区的地质调查工作,本研究提出并实践了在覆盖区开展盆山构造地貌关系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合重力、航磁、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及钻孔岩心分析,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哈密盆地中-新生代覆盖层三维结构、控盆控貌构造及源汇系统,建立了研究区与相邻造山带之间的盆山耦合关系及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为覆盖区地质调查过程中开展盆山构造地貌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示范.
- 王国灿申添毅陈超季军良王岸
- 关键词:东天山吐哈盆地
- 新疆西准噶尔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 2015年
-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主体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大陆斜坡相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的希贝库拉斯组和太勒古拉组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限定石炭纪地层时代、恢复地层层序、确定物源源区及讨论西准噶尔大地构造演化。希贝库拉斯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9.3 Ma,第二个峰值为331 Ma;太勒古拉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4 Ma,第二个峰值为318 Ma。二者最年轻的峰值与西准地区后碰撞深成岩体的活动高峰期相吻合,应为岩浆热扰动所致。该区内砂岩成熟度低、源区与未切割岩浆岛弧相关,推测样品中岩浆锆石成因的年龄与当时火山活动可能近同时,因此碎屑锆石第二峰值大致可代表地层沉积时代。碎屑锆石年龄中无前寒武纪锆石记录,反映西准噶尔地区可能不存在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或者基底规模小、分布零散,未成为石炭纪地层的物源。
- 张雷王国灿高睿申添毅纵瑞文晏文博
- 关键词:西准噶尔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年龄
- 青藏高原新生代阶段性隆升机制刍议
- 王国灿曹凯王岸张克信王立全申添毅
- 青藏高原腹地班戈—双湖一带晚新生代伸展构造及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青藏高原腹地,晚新生代以来除发育南北向的伸展构造以外,还发现有一系列时代较新的近东西向正断层控制的伸展构造,空间上呈现出平行排列的宽缓凹槽及其间相对狭窄的山梁相互间隔的活动地貌结构特点,称这种地貌结构为"槽梁地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研究表明,研究区近东西向的伸展构造在地貌上切割了近南北向的双湖盆地。结合断层运动学、年代学及盆地沉积作用的研究,认为近东西向的伸展构造的发育最早可能始于中新世,与近南北向的伸展构造交织发育,断裂的活动性在第四纪随着高原腹地海拔抬升得到了显著的增强。青藏高原隆升后重力作用导致了不同方向断陷盆地的发育。
- 申添毅王国灿
- 关键词:青藏高原腹地晚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