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键 作品数:11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1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在影响睡眠质量的同时诱发全身多系统疾病。尽管无创正压通气(NPPV)被广泛用于OSA的治疗,但有近50%的患者对之无法耐受或无法长期坚持。外科手术通过对上气道软组织或骨性组织的重构,扩大狭窄的解剖平面,提高气道张力,是OSA重要的治疗方式。但OSA患者常伴发肥胖、全身多种合并症,同时手术部位位于呼吸道起始处,缺乏骨性支撑,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外科治疗的风险,因此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一直受到重点关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是围手术期采用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及死亡的风险,同时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已经在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外科等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我科近年来在OSA外科领域也开展了基于ERAS的尝试,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予以总结和分析。 赵晨 王键 王洪明 马沂 李笑天 郭星 王琰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加速康复外科 临床应用体会 心胸外科 睡眠期间 上气道 γ-促分泌酶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阻断Notch信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昆明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8只)、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MW167,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32只)。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1、3、7、14d4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结果发现,缺血处理后的各个时间点,TNF-α表达持续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组比较,MW167组的TNF-α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节炎性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可能是Notch信号通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王昆鹏 朱宏 王键 蔡大升 汤如荣关键词: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分流移植术氧代谢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非体外循环冠脉分流移植术(OPCABG)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OPCABG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cmH2OPEEP组,n=10)和对照组(0cmH2OPEEP组,n=10)。所有手术患者均实施常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桡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于右心房。记录切皮前、劈胸骨、心脏操作中、术毕,以及术后24h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一般情况以及术中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流动力学均有波动,波动幅度相近(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术中氧供(P<0.01),且术后24h内动脉血乳酸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OPCABG术中使用5cmH2O的PEEP安全地改善了术中乃至术后24h组织氧合状态,并且能够减少机械通气带来的肺损伤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 王键 裴凌关键词:呼气末正压通气 氧代谢 一种具有打结和防滑功能的可吸引电凝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打结和防滑功能的可吸引电凝钩,包括钩体、引流管、电凝杆和手柄,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凝杆,所述手柄的内部安装有吸引器,所述电凝杆的顶端安装有槽口,且槽口的顶端安装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的底端安... 李文雅 许顺 毛金媛 刘晓芳 刘文科 孙雷 邵名睿 王键 李伟男文献传递 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状态下脑电双频指数和熵指数对麻醉深度评价的比较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在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不完全肌松状态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熵指数对麻醉深度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慢性鼻窦炎行鼻窦开放手术患者50例,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设置初始预期血浆浓度为2.1μg/ml,达到预期血浆浓度后(rrl)每30S增加0.3μg/ml,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待患者意识消失(T2),再增加0.5μg/ml(T3),达到此血浆浓度后30s给予罗库溴铵0.6mg/kg(T4),1min后行气管插管术,并记录T0~T4及气管插管时(T5)、气管插管后1和3min(T6、T7)、切皮即刻(T8)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BIS、状态熵指数(SE)及反应熵指数(RE)。结果与R比较,其余各时间点BIS、RE、SE均明显降低(P〈0.05);MAP、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时间点RE均较SE明显升高(93±9比87±5,88±12比82±12,73±25比72±21,57±21比56±22,46±16比43±17,39±14比37±12,36±14比34±11,35±11比32±9,39±15比36±12)(P〈0.05)。麻醉诱导期间BIS与SE、RE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r=0.887、0.901,P〈0.01)。结论在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不完全肌松状态下,BIS、熵指数皆可较为准确地评价麻醉深度,且两者相关性良好;而其中RE是最灵敏、最迅速评价麻醉深度的指标。 王键 兰培丽 裴凌关键词: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 熵指数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患者全麻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肥胖患者全麻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6—57岁,ASAⅠ或Ⅱ级,按照体重将患者分为2组(n=20):正常体重组(A组),BMI〈26kg/rn2;肥胖组(B组),BMI〉32kg/m2。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先行非呼气末正压通气60min,再行呼气末正压通气60min,PEEP为8cmH2O2维持PZTCO235—45mmHg和气道峰压〈28cmH2O。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min(T1)、60min(T2)和120min(T3)时记录胸肺顺应性(CL)和气道阻力(Raw)。于清醒状态未吸纯氧前(T0)和T1-3时,采集足背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和生理无效腔(VD/VT)。记录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B组T1和T2时PaO2/FiO2降低,RI升高(P〈0.05);与T1时比较,B组rr3时Pa02/FiO2、CL升高,RI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1和T2时PaO2/FiO2和CL降低,T1-3时Raw,RI和VD/VT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内均未见心脑血管意外、气胸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8cmH2O)可抑制OSAS肥胖患者全麻术中肺不张,改善气体交换和胸肺顺应性。 刘炜炜 蔡大升 李玉才 樊莉 王键 汤如荣 王昆鹏 白涛 裴凌关键词:正压呼吸 呼吸功能试验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氯胺酮对脑电双频指数和熵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观察在七氟烷麻醉下氯胺酮对BIS、反应熵(RE)以及状态熵(SE)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进行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被纳入这一随机双盲实验.采用快速静脉麻醉诱导,用七氟烷维持麻醉.在稳定的手术和麻醉条件下,患者被分配接受氯胺酮0.5 mg/kg(K组)或者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S组).在氯胺酮或者生理盐水使用前10 min(基线)及使用后的每2.5 min监测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BIS、RE和SE,直到氯胺酮或者生理盐水使用后的15 min.计算每个患者与基线相比BIS,RE,SE的相对增加量.结果 基线时K组患者BIS为(33±4)、RE为(31±5)、SE为(30±5),S组为(35±3)、(33±5)、(32±6).使用氯胺酮后,BIS从5 min开始显著增加,RE和SE从2.5 min开始显著增加,峰值在分别为BIS(46±8)、RE(52±12)和SE(50±12).RE和SE的最大值增加为RE(42.2±10.4)%和SE(41.6±10.9)%,高于BIS (29.4±10.4)%.两组的血压、心率和RE-SE梯度不变.结论 七氟烷麻醉下使用氯胺酮可显著增加BIS、RE和SE,同时不改变RE-SE的梯度.这种增加与麻醉深度水平是相矛盾的. 王键 尹秀茹 仇波 王运杰 裴凌关键词:麻醉药 氯胺酮 熵指数 应用聚丙烯轻量型平片行Lichtenstein手术在老年快速康复疝外科实践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聚丙烯轻量型平片行Lichtenstein手术在老年快速康复疝外科实践中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暨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补片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67)和对照组(n=53)。研究组患者采用聚丙烯轻量型平片进行Lichtenstein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PHS补片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和总满意度、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中度以上疼痛、异物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7天,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尿潴留、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聚丙烯轻量型平片行Lichtenstein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康复质量高,在老年快速康复疝外科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越性。 范中宝 沈建芬 王键 于灏 刘严峰关键词:LICHTENSTEIN手术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肥胖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OSAS肥胖患者(BMI≥30 kg/m^2)40例,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20例)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P组,20例)。记录麻醉诱导未吸氧前(T_0)、气管插管后30 min(T_1)和1 h(T_2)、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值,同时计算T_1、T_2时点的气道峰压(P_(peak))、气道阻力(R_(aw))、胸肺顺应性(C_L)、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观察比较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麻醉前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与V组比较,P组在T_1、T_2时PaCO_2、P_(peak)、R_(aw)以及T_1~T_3时RI降低(P<0.05),在T_1、T_2时C_L以及T_1~T_3时PaO_2、OI升高(P<0.05),两组在各时点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相比,PCV-VG能够有效提高OSAS肥胖患者的胸肺顺应性,降低吸气压力和气道阻力,减少肺内分流,有利于改善动脉氧合和气体交换。 尹秀茹 王键 梁佐迪 裴凌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 容量控制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