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锐

作品数:18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东海陆架
  • 3篇污染
  • 3篇陆架
  • 3篇
  • 3篇长江口
  • 3篇沉积物
  • 2篇生物可利用性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离子
  • 2篇离子对
  • 2篇免疫毒性
  • 2篇金属污染
  • 2篇可利用性
  • 2篇浮游
  • 1篇低氧区
  • 1篇底栖生物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机构

  • 18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上海勘测设计...

作者

  • 18篇王锐
  • 11篇尹大强
  • 2篇蒋丹烈
  • 2篇李玄
  • 2篇胡霞林
  • 2篇黄清辉
  • 2篇陈玲
  • 1篇乔俊莲
  • 1篇董秉直
  • 1篇贺文智
  • 1篇李甜
  • 1篇黄菊文
  • 1篇李光明
  • 1篇杨守业
  • 1篇赵静
  • 1篇王虹
  • 1篇吴玲玲
  • 1篇徐挺
  • 1篇刘玉红
  • 1篇苏妮

传媒

  • 3篇第七届全国环...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环境保护前沿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营养化对汞经浮游食物链传递与累积的影响--以我国东部地区湖泊为例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具有形态复杂、环境浓度低、生物毒性高、污染全球化等特点,几十年来汞污染一直被视为影响全球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郑思文王锐尹大强
关键词:富营养化汞污染生物累积
长江口-东海陆架咸淡水混合影响下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及荧光特征
2022年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河口区域的分布特征和环境行为对于研究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受强烈咸淡水混合影响的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断面14个研究点位水体DOM的分布和荧光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联。从淡水端到海水端,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逐渐降低且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长江输入的有机质在该水域占主导地位。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进一步解析荧光溶解有机质(FDOM)组分,识别出一个类蛋白组分C1(Ex/Em:278/320)和3个类腐殖质组分C2(Ex/Em:290/385)、C3(Ex/Em:254(341)/424)和C4(Ex/Em:275/501)。在强烈的长江口咸淡水混合影响下,该断面4个FDOM组分的荧光强度最大值(Fmax)均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3个类腐殖质组分的分布主要受长江源类腐殖质在咸淡水混合过程中的稀释效应控制,而C1组分在中低盐度区主要受稀释效应控制,但在高盐度区则主要源于海洋自生源类蛋白贡献。大部分点位荧光指数(FI)介于1.4~1.9之间,表明微生物源和陆源均对腐殖质有重要贡献。生物源指数(BIX)结果表明,中低盐度点位FD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高盐度点位则主要来自自生源的贡献。所有研究点位腐殖化指数(HIX)均低于4,表明长江口水域DOM的腐殖化程度较低。
李明洋王锐李梓轩黄清辉尹大强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长江口盐度
高品质饮用水的思考以及苏州实践被引量:15
2021年
介绍了高品质饮用水的概念,目前国内高品质饮用水的标准以及制定标准的思路。提出了实现高品质饮用水的几种模式,探讨了水厂不同深度处理工艺生产高品质饮用水的水质特点。同时介绍了苏州二次供水和分质水模式的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工程。
董秉直肖健华建良方月英刘玉红王锐李甜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
长江口-东海陆架黏土中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及环境控制机制
2024年
铁元素的化学相态分析是深入理解沉积物的来源、环境演化以及铁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手段,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铁化学相态研究薄弱,制约了表生铁循环的研究认知。本文选择长江口-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通过六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全样及其黏土组分中总铁(FeT)、高活性铁(FeHR)、弱活性铁(Fe_(PR))和不活性铁(Fe_(U))的含量,含量均遵循Fe_(HR)>Fe_(PR)>Fe_(U)。全样中Fe_(T)和Fe_(HR)的含量与平均粒径、黏土、有机碳和铝含量密切相关,表明富含有机质的黏土矿物易于富集高活性铁;相较于全样,黏土组分中Fe_(HR)/Fe_(T)比值升高10%,而Fe_(PR)/Fe_(T)比值则降低10%,反映黏土组分对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河口动力环境基本控制沉积物中Fe的相态分布,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沉积物全样中Fe_(T)和Fe_(HR)含量较高,且受粒度的影响显著;黏土组分可以显著消除粒度效应的影响,Fe_(T)和Fe_(HR)被大量截留在最大浑浊带前缘的河口低盐度区域;而在中高盐度的口外区域,Fe的来源相对稳定,主要为富Fe_(HR)的长江源和贫Fe_(HR)的陆架源沉积物混合。本研究揭示黏土组分在流域-河口-陆架的迁移可能主导了高活性Fe在陆海界面的分布和循环过程,这对深入理解入海颗粒态Fe的源汇过程、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飘飘苏妮连尔刚王锐杨守业
关键词:长江口
硒对汞免疫毒性的解毒作用研究
本研究选用成年雌性Balb/C小鼠作为受试生物,通过饮用含有不同摩尔比(0:1,1/3:1,1:1,3:1)的Na2SeO3和MeHgCl或HgCl2对小鼠进行硒与汞的共暴露。连续暴露14天后,采集小鼠血样、脾脏与胸腺。...
李玄王锐尹大强
关键词:毒理学免疫毒性解毒作用
文献传递
东海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是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污染物,具有不可降解的特征及较强的生物累积性,从而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风险.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为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通过各种途径最终进入海洋,而海洋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和...
张弛王锐
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培养创新性拔尖人才被引量:14
2017年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运行,形成了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四元耦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专业课程核心群建设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资源,教授课题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及各类创新竞赛为平台,校际校企为协同,国际实践为拓展的拔尖人才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发展路径,使实践教学成为一种长效、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黄菊文乔俊莲朱昊辰吴玲玲王锐王虹贺文智李光明陈玲
关键词:实践教学拔尖人才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处置技术进展被引量:20
2021年
植物修复是一种环境友好、易操作且具有经济效益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其可用于土壤原位修复,但修复后会产生含大量重金属的植物,对修复植物的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对现有的修复植物处置方法进行了综述,如焚烧法、热解法、热液改质法等,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热解法与热液改质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修复植物处置方法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
王敏捷盛光遥王锐
关键词:重金属处置技术焚烧热解
底栖生物扰动对河口沉积物中甲基汞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2019年
汞是全球广泛分布的有毒重金属。沉积物是汞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源”和“汇”,但生物扰动等因素可能通过改变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汞的分布和生物可利用性。本研究选取了底栖生物沙蚕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生物扰动对于甲基汞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该影响的机理。研究发现,1) 沙蚕对甲基汞有较强的吸收能力;2) 暴露过程中生物周边沉积物汞含量逐渐升高,并最终高于非周边沉积物,但沙蚕对汞的吸收速率放缓;3) 生物周边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这可能与沙蚕分泌物、掘穴与摄食等活动有关;4) 利用牛血清蛋白对沉积物中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发现,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随暴露时间降低,这与沙蚕对汞吸收速率的放缓一致。我们推测沙蚕扰动提高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周边沉积物与甲基汞结合的能力,从而使得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所下降。
张弛王锐阴皎阳
关键词:生物扰动甲基汞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城市水源水中的九种嗅味物质被引量:23
2016年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PME-GC-MS)的分析方法同时检测城市水源水中的9种痕量嗅味物质,具体包括6种土霉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土嗅素、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2-异丁基-甲氧基吡嗪、2-甲基苯并呋喃和2,4,6-三氯苯甲醚)及3种其他种类的嗅味物质(1种鱼腥味物质反,反-2,4-庚二烯醛,1种干草味物质β-环柠檬醛和1种芳香味物质β-紫罗兰酮).在水浴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利用固相微萃取纤维顶空吸附水中挥发出的嗅味物质,随后在GC-MS上进行物质解吸并检测.本研究对比了不同HSPME萃取纤维的萃取效果,并优化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解吸温度等前处理及仪器条件.研究得到的最优检测条件为:2cm 50/30μm DVB/CAR/PDMS萃取纤维,在65℃下加热30 min,并于GC进样口解吸3 min.9种嗅味物质在1—200 n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36—7.70 ng·L^(-1),其中8种嗅味物质的检出限均低于3.3 ng·L^(-1),对水源水的加标回收率为57.7%—94.8%.测定3个不同城市水源水样品中的嗅味物质浓度,9种物质在水源水中均有检出.除太湖中所含的MIB外,其余水体中MIB及所有水体中的GSM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所规定的值.实验证明,HSPME-GC-MS可满足城市水源水中9种痕量嗅味物质的同时检测.
孙静王锐尹大强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嗅味物质水源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