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星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热态流变对中间相基炭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在变径模具中通过热态高压流变剪切促进分子有序排列制备了中间相有序块体导热炭材料。采用XRD、SEM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流变收缩比(1∶1、2∶1、2.5∶1和3∶1)对中间相有序排列块体炭材料微观织构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在高压流变剪切的作用下实现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融并和有序生长,最终形成了微观有序、类纤维结构特征的块体炭材料。流变收缩比的提高,促进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融并生长,从而有利于获得更为完美的石墨结构。流变剪切不仅促进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有序融并在轴向形成了类纤维组织结构,而且能够促进径向不同层面之间中间相炭微球有序融并所形成细棒状纤维结构,正是该结构的存在改善增加了样品的导热系数。当流变收缩比由1∶1增加到3∶1时,样品轴向导热系数由96.88 W/(m.K)增大至131.02 W/(m.K),径向导热系数由140.85 W/(m.K)增大至160.46 W/(m.K)。流变收缩比的提高缩小了样品两维方向上导热特性的差异。
- 王连星金鸣林周晓龙
-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导热系数
- 基于基斯勒尔法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质(英文)被引量:2
- 2015年
- 用基斯勒尔法研究了热处理前后(室温~520℃)相沥青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加热速率下,基斯勒尔流动度具有很好的重现性。未经热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的流动度在253~282℃之间随温度增加缓慢增加,在282~311℃随温度增加呈现指数增大,在282~498℃几乎不变。热处理的沥青的流动度也随温度增加呈现类似的S型的变化规律,其中指数增加段可以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其粘流活化能。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含量随热处理时间增大从67.3%增大到88.7%,粘流活化能为203.6~294 kJ/mol。
- 金鸣林程洁羚王连星金双玲张睿
- 关键词:流变学中间相沥青
- 中间相有序组装对块体炭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文章首先以280>煤沥青为原料合成中间相沥青,并采用基氏流变仪对煤沥青和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氏流变仪可以成功实现对中间相沥青非牛顿型流变特性的表征,并掌握了热压剪切流变工艺的关键参数,成功地指导了本...
- 王连星
- 关键词:炭材料导热系数中间相沥青
- 文献传递
- 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比较研究
- 2011年
- 选择了三种不同基体炭为主体,经成型、炭化与浸渍制备的样品为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XRD和热导率测定等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石墨化前后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及导热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样品的视密度为1.61g/cm3~1.70g/cm3,石墨化度较低,且热导率较小.以D8μm单束丝经两维编制的样品呈现出整齐排列,热传导各向异性比为4.7倍.采用非编制纤维束黏结压制成型的样品以及石墨粉压制成型的样品,其导热性能在两维方向上表现为各向同性.2 700℃石墨化后样品的视密度在1.61g/cm3~1.69g/cm3,没有显著变化.热导率随石墨化度提高而增大,最大增幅达到石墨化前的15倍.单束丝样品热传导各向异性比从4.7扩大到6.3.非编制纤维束黏结压制成型样品的导热性仍保持各向同性,径向为222.27W/(m.K),轴向为243.40W/(m.K);此外,在室温~300℃范围内,2 700℃石墨化后C/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均随温度升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 王连星李凤仙周晓龙金鸣林陈麒忠
- 关键词:炭炭复合材料炭纤维石墨化热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