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假药
  • 2篇对齐
  • 2篇药事
  • 2篇医患
  • 2篇假药事件
  • 1篇药品
  • 1篇药品监管
  • 1篇医患关系
  • 1篇医患双方
  • 1篇医院精神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治疗
  • 1篇社会职责
  • 1篇齐二药
  • 1篇权益
  • 1篇危机管理
  • 1篇看病
  • 1篇看病贵
  • 1篇二甘醇
  • 1篇肝病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王荣新
  • 3篇陈向军
  • 2篇崇雨田
  • 2篇陈规划
  • 1篇杨玲
  • 1篇彭晓谋
  • 1篇朱丹
  • 1篇谢奇峰
  • 1篇朱瑞娥
  • 1篇陈琳玲
  • 1篇廖茜
  • 1篇顾琳
  • 1篇徐平鸽
  • 1篇林炳亮
  • 1篇蔡道章
  • 1篇高志良
  • 1篇赵志新
  • 1篇邓洪
  • 1篇黄明星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医院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药品监管失控是“看病贵”的重要根源
近年来,'看病贵'成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而医药运行机制的末端--医院与医务人员成为了社会舆论及群众不满情绪发泄的主要对象。其实,造成'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药品监管失控;药品流通市场运行无序;医...
王荣新陈向军
关键词:药品监管
文献传递
对“齐二药”假药事件若干问题的反思被引量:1
2006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经历了“齐二药”假药事件的严峻考验后,以切身的体会总结了在药品的生产流程的监控、流通环节的管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等方面的教训,并提出要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和理赔补偿机制的建议。
王荣新陈向军徐平鸽
关键词:危机管理医患关系
应对“齐二药”假药危机事件的做法被引量:1
2007年
医院发现在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之后,病人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立即停用该可疑药物,全力救治病人。经过认真排查,确定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二甘醇。事件发生后,医院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卫生、公安、司法、宣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紧密配合,采取及时、果断措施,进行科学鉴定,正确引导舆论,耐心安抚病人和家属,积极开展善后处理等工作,使事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为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经验。
杨玲崇雨田陈规划王荣新陈向军蔡道章朱丹廖茜朱瑞娥陈琳玲
关键词:假药
肝病患者二甘醇中毒紧急临床处理及中毒机制初探
林炳亮高志良彭晓谋崇雨田谢奇峰顾琳赵志新黄明星邓洪陈规划王荣新
研究应用现场调查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显示静脉二甘醇中毒病死率高,主要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代谢性酸中毒、胃肠道症状以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常见。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早期出现的严重酸中毒和继而出现的血清Cr显著...
关键词:
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是医院的社会职责——对“齐二药”假药事件的思考
2007年
“齐二药”假药事件的处理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以来凝聚的医院精神,即以科学精神、人道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战胜困难,经受了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并提出对药品监管、责任和处理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荣新
关键词:医院精神假药事件医患双方权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