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熊果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四氯化碳
  • 2篇桦木酸
  • 2篇纤维化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果酸
  • 2篇肝纤维化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丹参素和原儿...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4篇王腾
  • 3篇张长弓
  • 2篇张梦洁
  • 1篇赵娅柯
  • 1篇隆清娥
  • 1篇刘妙娜
  • 1篇相延英
  • 1篇李巍
  • 1篇金晓东
  • 1篇张燕

传媒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原料中有关物质含量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熊果酸原料中的有关物质含量,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相[水∶三乙胺∶冰醋酸(10∶0.03∶0.06)]与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熊果酸中齐墩果酸含量均<0.5%;其他杂质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熊果酸原料中的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好。
相延英金晓东张燕王腾张梦洁张长弓
关键词:熊果酸齐墩果酸色谱法高效液相
桦木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桦木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雄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改良经典CCl4造模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大、中、小剂量(80、40和20mg/kg)桦木酸干预治疗,并以秋水仙碱(0.1mg/kg)作有效对照。治疗40d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及关键性肝纤维化指标,光镜下比较各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桦木酸治疗组的血清ALT、AST、PC-Ⅲ、C-Ⅳ、LN和HA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下降程度与桦木酸治疗浓度存在相关性,其中高剂量桦木酸治疗组下降最明显(P<0.01)。肝脏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各桦木酸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桦木酸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活性,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桦木酸抗肝纤维化的功能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妙娜王腾李巍张长弓
关键词:桦木酸肝纤维化四氯化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片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丹红片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_(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结果:丹参素钠在8.160~97.920 mg·L^(-1)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46%(n=6);原儿茶醛在0.292~2.336 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69%(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为丹红片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赵娅柯张长弓隆清娥张梦洁王腾
关键词:丹参素原儿茶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果酸工艺改进和乙酰熊果酸及桦木酸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饮食进入摄入范畴,机体增加的负担以及人们的不节制渐渐地使肝脏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酒精的大量摄入常常引起肝脏疾病/[1/],如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发展为脂肪肝,肝纤维化甚至...
王腾
关键词:熊果酸桦木酸四氯化碳肝纤维化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