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群

作品数:27 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稻瘟
  • 9篇稻瘟病
  • 9篇瘟病
  • 8篇病菌
  • 7篇基因
  • 5篇十字花科
  • 5篇肿病
  • 5篇根肿病
  • 4篇稻瘟病菌
  • 4篇十字花科蔬菜
  • 4篇蔬菜
  • 4篇无毒基因
  • 4篇抗性
  • 4篇根肿病菌
  • 3篇稻瘟病抗性
  • 3篇育种
  • 3篇抗病
  • 3篇蝴蝶
  • 3篇病抗
  • 2篇毒力

机构

  • 27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生态环境部南...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会泽县农业技...
  • 1篇曲靖市农业科...

作者

  • 27篇王群
  • 13篇杨佩文
  • 12篇何成兴
  • 11篇杨勤忠
  • 11篇李家瑞
  • 9篇李进斌
  • 8篇郭志祥
  • 7篇吴文伟
  • 4篇郑凤萍
  • 4篇曾莉
  • 3篇尹梅
  • 3篇陆琳
  • 2篇浦恩堂
  • 2篇毕云青
  • 1篇胡先奇
  • 1篇陈检锋
  • 1篇洪汝科
  • 1篇刘继梅
  • 1篇李迅东
  • 1篇许明辉

传媒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麻业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边红李炭疽病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6
2021年
探明绥江半边红李炭疽病为害程度及病原菌的种类,可为李树炭疽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以绥江县2个主要种植区会仪镇和新滩镇的6个半边红李果园为研究对象,对炭疽病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炭疽病原菌进行分离保存;利用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及核糖体ITS序列对绥江半边红李树炭疽病致病菌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分析。病害调查表明,新滩镇比会仪镇的危害程度严重。单孢分离获得15株分离株,各分离株平板菌落形态略有差异,获得4类不同的分生孢子,经回接验证均致病。rDNA 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定半边红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复合群(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和暹罗炭疽复合群C. siamense species complex。该研究探查了半边红李炭疽病的为害状况,获得了李炭疽菌的单胞分离菌株,初步鉴定了半边红李炭疽菌归属的复合群。
王群毕云青何成兴郭志祥钟德卫李君洪陈乾昭游继华黄正会李进斌
关键词:炭疽病炭疽菌ITS
一种适用于草地贪夜蛾幼虫大量饲养的养虫盒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科研试验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草地贪夜蛾幼虫大量饲养的养虫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纱网,所述纱网的顶部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顶部设有透明塑料板,所述透明塑料板上对称活动安装有四个支柱。本实...
王凯博何成兴吴文伟王群尹梅郭志祥
文献传递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区系及多样性被引量:11
2019年
明确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及区系组成,以期为蝴蝶多样性保护提供策略。采用样线观测法,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对保护区5个不同生境的蝴蝶资源进行了12次观测。结果表明:共观测记录5967只蝴蝶,采集鉴定为133种,隶属于新分类系统5科75属。蛱蝶科个体数量及属种数最多,其次为粉蝶科和灰蝶科。5个不同生境中缓冲区张家寨蝶类属种数最多。多样性分析结果也表明:蛱蝶科及张家寨具有最丰富的属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相似性较低。哀牢山蝴蝶区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87%的蝴蝶种类及73%的蝴蝶数量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缓冲区张家寨及保护区外围嘎洒镇新街,暗示了哀牢山蝴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生境蝴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为大尺度下蝴蝶多样性观测奠定了基础。
王群郭志祥李进斌马方舟吴文伟王凯博何成兴
关键词:蝴蝶多样性区系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测序分析被引量:33
2001年
根据已知的 NBS- L RR类及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 ,设计了两组简并引物用于扩增广谱抗稻瘟病品种云系 2号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结果一共获得 11类的 NBS- L 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及 16类的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所有 11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系列均含有 NBS- L 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 ,如 P-loop、Kinase 2、Kinase 3a以及跨膜区域等。所有 16类的蛋白激酶的序列均含有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所共有的催化区 (共有氨基酸序列 :DL KPEN)、 (共有氨基酸序列 :GT/ SXXYXAPE)以及蛋白激酶的其他催化区。两条 NBS- L RR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 YR1、YR12分别与抗病基因 I2 C- 2及 Xa1氨基酸同源性很高 (>5 0 % )。7条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与已克隆的 Xa2 1、Pto、L r10等抗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超过 6 0 %的相同以及 76 %~
杨勤忠杨佩文王群刘继梅鄢波李家瑞黄兴奇
关键词:稻瘟病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基因克隆
云南省部分稻种资源稻瘟病抗性评价及基因分析被引量:12
2001年
对 36 6份地方品种进行了稻瘟病叶瘟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 ,陆稻地方品种中高抗的品种最多 ,占 36 7% ;其次是籼稻地方品种 ,占 6 3% ;粳稻最少 ,仅占 2 2 %。对 16个高抗稻瘟病的陆稻地方品种进行基因分析 ,发现 9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 2对基因控制 ,7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 3对基因控制。这些陆稻地方品种是发掘和定位新的抗稻瘟病基因以及抗性育种的重要素材和抗源。
王群杨佩文杨勤忠郑凤萍李家瑞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稻种资源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PCR快速检测
2002年
杨佩文曾莉李家瑞杨勤忠王群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CR快速检测
单萜酚类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筛选能够防治水稻、玉米纹枯病的药剂,本研究分别将百里香酚、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混配,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R.solani的抑菌活性,并以孙云沛法评价了单萜酚与杀菌剂混配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百里香酚与噻呋酰胺以1:5、1:4、2:3、3:2、4:1和5:1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香芹酚和噻呋酰胺4:1混配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928 mg/L,共毒系数(CTC)为1397.39;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以3:2、4:1和5:1比例混配以及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2:3、4:1和5:1比例混配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增效作用明显,香芹酚与噻呋酰胺的4:1混剂对R.solani抑菌活性高,具备应用于水稻、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的潜力。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以一定比例混配能够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在杀菌剂研发、筛选中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
王凯博吴文伟王群尹梅张兴富杨从党付兆聪李琼仙浦军黄吉美何成兴
关键词:联合毒力立枯丝核菌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2年
概述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分离培养、病原菌检测、病菌致病性分化、品种抗病性和病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杨佩文李家瑞杨勤忠王群曾莉梁谊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致病性分化品种抗病性病原检测
云南省水稻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a变异及水稻抗性基因Pia的有效性被引量:4
2020年
为进一步了解田间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群体中AVR-Pia基因的分布及变异,利用水稻单基因系IRBLa-C水稻品种对自云南省13个市(州)采集分离得到的471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抗性基因Pia有效性测定;利用无毒基因AVR-Pia特异性标记对471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PCR检测和测序,并分析稻瘟病菌群体中无毒基因AVR-Pia的分布及DNA结构变异;利用有效性结果和PCR检测结果对471株菌株进行反应型划分,筛选鉴定菌株;利用鉴定菌株对云南省112份地方稻种进行Pia基因鉴定。结果表明,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对含有Pia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IRBLa-C表现为抗病和感病的菌株数分别为139株和332株,所占比例分别为29.5%和70.5%;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244株和227株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Pia和不含有无毒基因AVR-Pia,所占比例分别为51.8%和48.2%,无毒基因AVR-Pia主要为完全缺失变异;在471株稻瘟病菌菌株中,A-和V+反应型菌株数分别为56株和161株,共217株,占总菌株数的46.1%,在13个市(州)稻瘟病菌群体中,A-和V+反应型菌株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在普洱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市、玉溪市4个市(州)的比例较大,分别为77.8%、57.1%、52.1%和50.0%;在112份云南省地方稻种质资源中,有20份地方稻品种含有抗性基因Pia,主要分布在9个市(州)中。表明云南省13个市(州)绝大部分水稻产区水稻Pia基因已丧抗性,含Pia基因的水稻种质在云南省分布较广。
王群陆琳何成兴伏雪许明辉李进斌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
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对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的致病性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组合;而Pi1/Pik-h、Pi5/Pi9和Pi9/Pi20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粳稻区的有效抗源组合。群体致病性分析表明,绝大部分的抗性基因在云南已经失效,需发掘新的抗源用于抗病育种。
董丽英王群刘树芳郑凤萍李迅东杨勤忠
关键词:稻瘟病毒力频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