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琴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血清
  • 1篇亚群
  • 1篇痒疹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异维A酸
  • 1篇贞芪扶正
  • 1篇贞芪扶正胶囊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皮炎
  • 1篇湿疣
  • 1篇酞丁安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IGE
  • 1篇体检
  • 1篇皮肤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炎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5篇扬州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琴
  • 4篇袁皓琛
  • 1篇茅淤彤
  • 1篇王成海
  • 1篇毕志刚
  • 1篇高慧
  • 1篇刘燕茹
  • 1篇朱晓芳
  • 1篇陈菊萍

传媒

  • 2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结节性痒疹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被引量:2
1997年
袁皓琛朱晓芳王琴陈菊萍
关键词:结节性辅助性T细胞痒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细胞亚群免疫抑制药物
5-氟脲嘧啶液加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尖锐湿疣38例
2001年
目的 :观察 5 -氟脲嘧啶液加贞芪扶正胶囊对尖锐湿疣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 0 .5 % 5 -氟脲嘧啶注射液外用加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的方法治疗了 38例尖锐湿疣 ,与 15例单用 0 .5 % 5 -氟脲嘧啶注射液外用治疗组作对照。结果 :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7.488,P <0 .0 1) ,复发率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有效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降低复发率。
袁皓琛王琴茅淤彤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尖锐湿疣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c-myc、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myc、bcl-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的发病中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3 3例SCC组织中c -myc、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c -myc基因蛋白的表达在SCC组比正常皮肤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SCC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 -myc基因蛋白的表达在SCC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SCC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 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 -myc与bcl-2在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推测c -myc的过度表达是促进细胞增殖、导致SCC发生的原因之一。Bcl-2在SCC的发生中主要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
袁皓琛王琴王成海毕志刚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C-MYC基因SCC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我们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4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 5 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并与 2 4名正常人对照 ,结果 5 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 42例 ,阳性率为 77.78% ,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 18例 ,对 2种以上过敏呈阳性反应 2 4例。 2 4名正常人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 3例 ,阳性率为 12 .5 %。两组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率比较 ,P <0 .0 1。 5 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的 (≥90I.U . ml) 3 7例 (68.5 2 % ) ,2 4名正常人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的 1例 (4 .17% ) ,两组比较 ,P <0 .0 1。
袁皓琛刘燕茹王琴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异维A酸与酞丁安合用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
1998年
高慧王琴
关键词:扁平疣异维A酸酞丁安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