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黎

作品数:45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微乳
  • 6篇营养
  • 6篇肿瘤
  • 5篇晕船
  • 5篇晕动病
  • 5篇教学
  • 4篇动物
  • 4篇透皮
  • 3篇代谢
  • 3篇豆素
  • 3篇血清
  • 3篇药理
  • 3篇药理实验
  • 3篇药物
  • 3篇营养素
  • 3篇欧芹素乙
  • 3篇肿瘤药
  • 3篇肿瘤药物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机构

  • 4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军区司令...

作者

  • 45篇王晓黎
  • 17篇李敏
  • 15篇沈志雷
  • 13篇沈慧
  • 12篇莫烽锋
  • 10篇秦海宏
  • 9篇郭俊生
  • 6篇李红霞
  • 6篇黄俊龙
  • 5篇刘厚佳
  • 5篇卫立辛
  • 5篇芮耀诚
  • 5篇王晶
  • 5篇张黎
  • 4篇蒋雪涛
  • 3篇高申
  • 3篇李铁军
  • 3篇江鹏亮
  • 3篇马建丽
  • 3篇张宏伟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2010第五...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晕船体征和症状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适合中国人群的晕船调查量表。方法用包含Graybiel、Wiker等晕船程度评价量表中提及的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表调查了505人晕船后的症状和体征。结果(1)除呕吐、干呕及5大主要晕船症状和体征外,我国人群报告较多的症状还有头昏眼花、疲劳、打哈欠、厌食、温热感和头痛等;(2)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受试者较难理解Wiker量表中描述的某些症状和体征;(3)少数受试者存在夸大或隐瞒晕船症状的情况;(4)某些晕船体征如面色改变、出汗等在昏暗的舰艇舱室需要调查者或受试者周围人员仔细观察才能把握准确;(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1套基于Wiker量表的改良的晕船严重程度调查量表和晕船评分评级方法。结论用Graybiel和Wiker等量表进行中国人群晕船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存在一些不足,改良的晕船量表更简易有效。
秦海宏沈慧王晓黎陈新民王万银蔡懿灵李敏
关键词:晕船问卷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军队卫生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9
2010年
军队卫生学是军事医学的组成部分,是军医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军队卫生学教学目的不仅要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结合军队卫生学的课程特点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精选授课内容,探究教学方法,探索考核模式才能实现新时期军事斗争战略方针对军医大学八年制学生培养要求,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秦海宏沈慧王晓黎徐拯李敏
关键词:军队卫生学医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化疗耐受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化疗耐受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中医肿瘤科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29例,测定血清微量元素铁、铜、锌、锰、铬、铯的含量;观察化疗后发生的各类副作用(全身性副作用、消化系统副作用、各系统副作用、总副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研究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化疗副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铜与全身性副作用呈正相关,铁与总副作用呈负相关,同时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及病理分期与化疗副作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耐受力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密切相关,可根据相关情况予以营养指导和调整,减少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力。
侯黎莉李敏王晓黎徐蕾孙文琦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化疗微量元素耐受力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被引量:41
2001年
目的 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 ,分别考察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油相及添加剂对微乳区的影响。结果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助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 (Km) ,油相的结构 ,水相中添加剂的变化及温度的变化对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结论 在合适的条件下 。
王晓黎蒋雪涛李干佐牟建海
关键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拟三元相图
欧芹素乙在制备防治肝炎或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香豆素类化合物欧芹素乙用于制备防治病毒性肝炎以及抗免疫性或抗化学性肝损伤药物的新用途。经药理实验表明,欧芹素乙具有较强的抑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及抗免疫性或化...
张黎刘厚佳芮耀诚辛海量李铁军马建丽霍炎王晓黎高申王卓卫立辛王晶赵娜萍潘勇华
微乳系统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概述了微乳透皮给药的渗透机制,微乳的各组分及结构对透皮渗透的影响和微乳中加入促渗剂的可行性。
王晶郭俊生王晓黎
关键词:微乳经皮给药系统透皮促渗剂
复合营养补充剂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复合营养补充剂(由蜂花粉、人参皂苷、B族维生素组成)的抗疲劳作用,为抗疲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复合营养补充剂给小鼠灌胃10d,测定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游泳后24h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游泳后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及游泳后24h血清抗氧化能力。结果复合营养补充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平均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分别为(18.1±4.0)min、(28.7±6.9)min、(15.3±5.9)min、(10.1±1.8)min,各剂量组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剂量组明显长于低、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为(22.6±14.0)s,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的(40.2±12.6)s,游泳后各剂量组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TAOC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合营养补充剂具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糖原储备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欧益伊王晓黎郭俊生
关键词:抗疲劳糖原抗氧化能力
香豆素类化合物九里香酮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香豆素类化合物九里香酮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经体内、体外实验表明,九里香酮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对动物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并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九里香酮的急性毒性较低,因此,可...
张黎刘厚佳王晓黎高平挥卫立辛芮耀诚吴孟超
文献传递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关注。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炼和更新,使其更贴近社会,与时俱进。采用案例式、辩论式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实践教学尝试实行新模式,采用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李红霞沈慧沈志雷王晓黎黄俊龙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食品安全
模拟晕船大鼠晕船行为学指标的筛选及适应规律的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筛选大鼠晕船行为学指标,探讨大鼠晕船适应时间及规律。方法:运用Crampton旋转刺激模型,对SD大鼠进行重复刺激,实时观察晕船刺激过程中尿液、粪便排泄量及刺激后自发活动的变化;采用抗晕药物干预法检验各行为学指标的特异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晕船刺激第1天刺激组大鼠粪便量显著增加(P<0.05),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1);随着刺激天数的增加,刺激组粪便量、自发活动均逐渐恢复,且与刺激天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1),并分别于第9天和第7天下降至正常对照水平;用药组以东莨菪碱(0.5、1mg/kg)灌胃后再进行旋转刺激,各行为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旋转刺激时的排便量和刺激后的自发活动量可有效判断大鼠晕动病,连续刺激9d左右后大鼠可达到晕船适应。
王俊骎蔡懿灵陈新明陶懂谊付泽建王晓黎郭俊生
关键词:晕动病动物模型神经行为学表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