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超滑抗菌导尿管在重症监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ICU是危重病人监护及治疗的特殊区域,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并接受多种侵入性诊疗措施,极易发生获得性感染。由于各种严重基础疾病、意识障碍、长时间留置导尿、广谱抗菌药物大量使用等构成了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如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病人住院日延长,甚至引起败血症及全身感染。
- 王春燕周越田永明
- 关键词:抗菌作用
- p53基因优化恶性胶质瘤HSV-TK/GCV治疗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研究p53基因优化恶性胶质瘤自杀基因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以腺病毒载体转导p53和HSV-TK入C6鼠胶质瘤细胞,给以不同浓度的GCV,MTT法监测细胞生存率,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p53基因明显提高胶质瘤细胞对HSV-TK/GCV的敏感性,增加细胞凋亡。结论p53和HSV-TK的联合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较佳的优化自杀基因治疗方案。
- 黄强浦佩玉夏之柏王春燕王广秀尤永平
- 关键词:P53胶质瘤HSV-TK/GCV体外实验
- Cx43基因提高自杀基因治疗恶性胶质瘤疗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基因联合自杀基因提高恶性胶质瘤治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实验以脂质体介导Cx43和腺病毒介导HSV-tk基因转染入C6鼠胶质瘤细胞,给以不同浓度的更昔洛韦(GCV),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体内实验以C6鼠胶质瘤细胞和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原位注射Cx43和HSV-tk基因,腹腔给以GCV,观察荷瘤鼠生存期:强化MRI动态监测荷瘤鼠肿瘤大小: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x43和HSV-tk基因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x43基因在体内、外均明显提高HSV-tk/GCV对胶质瘤的疗效。当tk基因转导的细胞约占50%时,Cx43基因联合HSV-tk基因转染C6的GCV ID_(50)和ID_(100)均较单独HSV-tk转染的降低10倍。体内Cx43基因联合HSV-tk/GCV治疗使荷瘤鼠生存期显著延长(P<0.001),凋亡明显增加,其中3只荷瘤鼠的强化MRI示肿瘤于8周消失。结论Cx43基因和HSV-tk基因联合基因治疗可作为临床上胶质瘤联合基因治疗方案的一种优化组合。
- 黄强浦佩玉夏之柏蒋元文尤永平张云亭王春燕王广秀
- 关键词:连接蛋白43联合基因治疗
- 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防治策略
- 王春燕万春晓
- 宫颈癌合并腹部术后褥疮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病例 女,65岁,2008年确诊宫颈癌,行保守治疗,因腹痛腹胀三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两天,在院外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因全身基础状况差,于2009年3月转入我院治疗,查体:腹部膨隆,腹部正中可见10cm手术切口,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左侧造瘘口粘膜红润,无大便流出,
- 钟静印义琼覃清梅王春燕梁涛
- 关键词:宫颈癌腹部术后褥疮
- 人脑胶质瘤中Fas及FasL的表达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Fas及FasL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Fas及FasL多抗和Ki 6 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6例正常脑组织及 6 4例人脑胶质瘤。结果 Fas和FasL在胶质瘤中的总表达率分别为 83%和 75 % ,并随WHO分级升高而升高 ,与Ki 6 7LI呈正相关。Fas、FasL共同阳性率 (共表达率 )为 71% ,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
- 郑宇浦佩玉王春燕
- 关键词:脑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FAS基因FASL基因病理类型
- 甲状旁腺癌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报道
- 2009年
- 王春燕罗书画龚日祥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癌甲状腺右叶甲状腺功能正常血甲状旁腺激素肿块大小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
- 2023年
- 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病现状、发病机制、危害和管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概述、评估工具和研究现状,为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 唐婷婷刘燕王春梅汪淼芹王春燕
- 关键词:自我管理生活质量
- 低频脉冲电磁场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比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与阿仑膦酸钠(AL)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0年9月初诊为PMO患者4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服用相同的基本药物:碳酸钙D3片600 mg/d(钙含量),阿法骨化醇0.5μg/d。试验组加用PEMF,40 min/次,6次/周,5周共30次,结束治疗后随访至12周。对照组加用AL 70 mg/周,持续治疗至1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5、12周后,进行骨密度(BM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徒手肌力(MMT)评定。结果试验组经过5周的治疗,BMD的增加、疼痛的缓解、肌力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上升趋势(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腰背肌肌力变化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L治疗比较,短期内PEMF在缓解疼痛,提高骨质量和增加肌力方面具有与AL相同的效应,尤其是提高腰背肌肌力优于AL。
- 刘颖王春燕刘慧芳何成奇
-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磁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肌力
- Tamoxifen体内外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Tamoxifen在体内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Tamoxifen在体内外作用于C6大鼠胶质瘤细胞系,并用MTT法、TUNEL法、免疫组化及动态MRI来检测效果;结果:Tamoxifen能在体外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在体内抑制作用尚不确定;Tamoxifen可抑制PKC及IGF-1表达;结论:Tamoxifen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PKC及IGF-1活性。
- 尤永平浦佩玉黄强夏之柏王春燕王广秀
- 关键词:TAMOXIFEN胶质瘤细胞生长体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