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晓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剖面
  • 1篇锚泊
  • 1篇近海
  • 1篇环境监测
  • 1篇环境监测技术
  • 1篇监测技术
  • 1篇海洋环境
  • 1篇海洋环境监测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浮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作者

  • 2篇刘长华
  • 2篇王春晓
  • 2篇贾思洋
  • 2篇杨青军
  • 1篇张曙伟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锚泊式海洋剖面观测浮标系统被引量:14
2014年
观测技术是促进海洋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科学从物理、生物到地质,从海气交换到大洋剖面水体,观测尺度和范围跨越时间和空间几十个数量级[1]。目前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发展所依赖的海洋数据获取方式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转变[2],而且海洋环境监测已进入从空间、沿岸、水面及水下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监测的时代。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仍然依靠船舶观测和台站观测技术周期性地采集海洋表层或有限的一些水层的要素数据,对于海洋次表层以及深层水下的资料十分稀缺。随着人们对海洋科学认知需求的提升,仅仅依靠表层或有限水层的要素数据,难以对我国广阔海域的物理、生物、化学环境等多方面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无法满足全方位的立体监测要求,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3]。
刘长华王春晓贾思洋张曙伟杨青军
关键词:海洋科学剖面海洋环境监测锚泊环境监测技术
基于10米浮标载体的锚链式剖面观测系统实践之一——自容式采集方式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对我国近海海域进行剖面观测,获取到多层位水体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尝试依托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站10 m浮标系统的锚系,采用在锚系上挂载自容式组合传感器方式,获取到8个观测周期共412 d的有效剖面观测数据,观测层位分布于10,20,30 m 3个水层;通过结合浮标获取的表层温度数据与3个水层的对比分析表明,锚链式剖面观测方案在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基于海面浮标载体进行剖面观测的有益尝试,可在我国构建的海洋浮标观测网络上进行广泛应用,将为我国近海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水面-水体全序列系统观测数据资料,从而为近海海洋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刘长华王春晓贾思洋杨青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