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废水
  • 3篇酸性废水
  • 3篇鞘氨醇单胞菌
  • 3篇尾矿
  • 3篇矿山酸性
  • 3篇矿山酸性废水
  • 3篇降解
  • 3篇
  • 2篇以废治废
  • 2篇治理方法
  • 2篇生物吸附
  • 2篇石灰
  • 2篇石灰乳
  • 2篇水质
  • 2篇水质特性
  • 2篇尾矿库
  • 2篇矿山废水
  • 2篇灰乳

机构

  • 1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11篇王慧萍
  • 9篇柳建设
  • 4篇谢学辉
  • 4篇付瑾
  • 3篇王志楼
  • 3篇王兆慧
  • 3篇张诚
  • 3篇张萌
  • 2篇张武刚
  • 2篇叶洁琼
  • 2篇吴根英
  • 2篇袁瑞霞
  • 2篇洪武林
  • 2篇郑春丽
  • 1篇张涛
  • 1篇陈晨
  • 1篇黄满红
  • 1篇陈晔
  • 1篇黄丽萍
  • 1篇钱林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锌细菌Sphingomonas sp. DX-T3-03分离、鉴定及性质被引量:7
2010年
从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重金属锌具有极强抗性的菌株,命名为DX-T3-0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研究其最佳生长条件及抗重金属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应生长条件为温度35°C,pH约6.7,转速150r/min;对重金属锌有极高抗性,可以达到25mmol/L及以上,并能够在多种单一及复合重金属(Cu70mg/L、Cd300mg/L、Pb400mg/L、Ni60mg/L)中生长。
王慧萍谢学辉柳建设
关键词:重金属RRNA
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被引量:52
2010年
从黄浦江淀山湖的水底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时发现其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推测该菌为Bacillus属中一个新的亚种。对该菌株产酶及酶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的产生与细菌的生长密切相关。该菌株在37°C,pH7.0的条件下,发酵66h后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值4.58U/mL。
钱林郑巧利付瑾王慧萍郑春丽柳建设
关键词:纤维素酶降解RRNA蜡状芽孢杆菌
铜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形态分布特征和生物有效性。[方法]采用HCl提取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结果]用0.1mol/LHCl提取重金法测得Cu、Zn和Cd含量分别为:3.55~131.80、7.25~44.10、0.06~0.38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40.25、13.22、0.19mg/kg。[结论]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2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Cd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易发生迁移,对环境潜在影响较大。
王慧萍王志楼柳建设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
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包括:(1)将矿山酸性废水与选矿浮选废水以体积比1∶1-2∶1混合,搅拌使废水混合均匀后加入H<Sub>2</Sub>O<Sub>2</Sub>,继续搅拌待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2)取上述...
柳建设张诚王兆慧付瑾王慧萍张萌袁瑞霞张武刚洪武林叶洁琼吴根英
矿山酸碱混合废水的氧化处理
2011年
针对某铜矿矿山酸性废水具有低pH值,含大量Fe3+、Fe2+以及Cu2+等金属离子和浮选废水中存在大量残留浮选药剂,废水COD较高等特点,分别研究了NaClO,O3和Fe2+/H2O2三种氧化剂对该混合废水中残留浮选药剂的降解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利用H2O2氧化方法降低混合废水的COD是可行的,而NaClO和O3的氧化效果则较差;H2O2最佳的投加浓度为34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1.6%.对H2O2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混合废水中的Fe2+与H2O2在低pH值下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是残留浮选药剂去除的关键.最后,应用动力学模型对Fenton氧化反应进行了模拟.
张诚柳建设王慧萍王兆慧
关键词:FENTON氧化浮选废水矿山酸性废水
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包括:(1)将矿山酸性废水与选矿浮选废水以体积比1∶1-2∶1混合,搅拌使废水混合均匀后加入H<Sub>2</Sub>O<Sub>2</Sub>,继续搅拌待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2)取上述...
柳建设张诚王兆慧付瑾王慧萍张萌袁瑞霞张武刚洪武林叶洁琼吴根英
文献传递
耐锌细菌的筛选、抗锌特性及其对苯酚的降解研究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废水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锌,作为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持久性、毒性大、污染严重等特点,其一旦进入环境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大多数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
王慧萍
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生物吸附苯酚降解
典型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被引量:36
2010年
应用了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土壤Cu、Zn、Ni、Pb、Cr和Cd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确定了铜尾矿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铜矿尾矿库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该地区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超过600,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Cd、Cu、Pb、Ni、Cr、Zn,其中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033%、18.825%、6.24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Zn、Ni、Cr的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了Cu和Cd的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Pb的信息。
王志楼谢学辉王慧萍郑春丽柳建设
关键词:重金属复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DX-T3-03菌株及其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鞘氨醇单胞菌DX-T3-03菌株及其提取方法,该菌株对锌具有高抗性并且具有降解苯酚能力。本发明的菌株从矿山尾矿坝土壤中分离提取,对锌的耐受性高达4mM/L的同时,苯酚的降解率高达88%,营养要求不高,在生物...
柳建设王慧萍王志楼谢学辉付瑾张诚张萌张涛郑青凤
文献传递
强抗锌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性机理被引量:3
2010年
从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重金属锌具有极强抗性的菌株,命名为DX-T3-0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归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对Zn2+的抗性高达3600mg/L,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红外光谱和SEM-EDX(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分析对其吸附机理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DX-T3-03的细胞壁上参与积累作用的化学官能团主要有-OH,-NH,-COOH,-PO3-4等;高浓度锌在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沉淀而达到对锌的富集与解毒.
王慧萍谢学辉柳建设
关键词:重金属鞘氨醇单胞菌生物吸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