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洪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环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3篇整复
  • 3篇股骨
  • 3篇关节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上骨折
  • 2篇手法
  • 2篇疏松性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椎骨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脱位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骨质

机构

  • 13篇环县人民医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14篇王建洪
  • 7篇蒋赛
  • 3篇吴永进
  • 2篇范顺武
  • 2篇陈文辉
  • 2篇张正茂
  • 1篇张儒
  • 1篇吴广福
  • 1篇陈宇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腓骨骨折的治疗
2001年
王建洪蒋赛吴广福
关键词: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术
急性复发性肘关节不稳定的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急性复发性肘关节不稳定,是指肘关节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复发性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骨折、冠状突骨折的一种复杂脱位。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1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蒋赛王建洪陈文辉刘泉涌
关键词:肘关节不稳定复发性脱位急性桡骨头骨折冠状突骨折创伤后
经皮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3
2003年
王建洪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
糖尿病大鼠脊髓损伤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脊髓机械性损伤后损伤处脊髓血小板衍化生长因-7-(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以探讨脊髓损伤过程中PDGF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并制作相关模型,观察脊髓损伤24h和7d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及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UTHSCSA Image Tools 3.0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各张切片单位面积(mm^2)内PDGF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光密度:BIO-RAD软件Quantityone测定并用相对灰度值表示PDGF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24h后,两组大鼠均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BBB功能评分分别为(0.7±0.4)、(0.7±0.5)分: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大鼠恢复为(6.7±1.2)分,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仅恢复为(3.9±0.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运动自如,术后24h和7d评分均为(21.0±0.0)分,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h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部位白质中可见肿胀的轴突和大量空泡。灰质中存在极少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7d后损伤范围确定,损伤段变细,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其中糖尿病脊髓损伤组的空洞大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PDGF阳性表达部位为星形胶质细胞,术后24h、7d假手术对照组PDGF表达少,没有太大的变化:24h后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损伤部位的PDGF表达增多,且脊髓损伤组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假手术对照组在两个时段均仅有少量PDGF蛋白表达,24h后脊髓损伤组PDGF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
王建洪张儒范顺武
关键词:脊髓损伤糖尿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二种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三点固定与二点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及上、下邻椎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三点复位固定,另外19例胸腰椎骨折不经伤椎,仅行上、下邻椎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二点复位固定,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纠正率、椎体高度纠正率、椎管矢状径纠正率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6~24个月,平均(11.12±6.52)个月的随访,进行三点复位固定的患者在Cobb角纠正率、椎体高度纠正率、椎管矢状径纠正率等3个方面优于进行二点复位固定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5、-2.86、-2.56,P均<0.05);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略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弓根三点置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Cobb角纠正率、椎体高度纠正率、椎管矢状径纠正率3方面效果较好,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较二点固定明显增强。
王建洪范顺武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
局麻定位合一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PKP术中如何能尽量少使用C-臂以减少放射暴露,且减少出现严重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快速有效地把骨水泥注射至骨折椎体是广大骨科医生一直寻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总结本院24例33个椎体,在PKP手术中使用局部麻醉和定位结合...
王建洪
手法整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2例被引量:1
2008年
蒋赛王建洪刘泉涌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中药
交锁髓内钉两种扩髓法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比较顺向和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顺向和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C-臂使用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6~24个月的随访,采用逆向扩髓固定的患者在术中C-臂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方面优于顺向扩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5、-2.66,P均<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9、0.66,χ2=1.32,P均>0.05)。结论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可明显减少C-臂使用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增加出血量,且对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
王建洪蒋赛甘俊松吴永进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钉
零度位整复肩关节前脱位被引量:9
2008年
自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采用零度位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5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20~72岁,平均32岁。左肩25例,右肩29例。
蒋赛王建洪刘泉涌陈文辉
关键词:肩脱位正骨手法麻醉
PFNA及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内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80例,...
王建洪张正茂吴永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