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石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周围神经
  • 8篇巴曲酶
  • 5篇药物
  • 5篇皂苷
  • 5篇糖尿病大鼠
  • 5篇人参
  • 5篇人参皂苷
  • 4篇神经病
  • 4篇糖尿病周围
  • 4篇糖尿病周围神...
  • 4篇糖尿病周围神...
  • 4篇周围神经病
  • 3篇蛋白
  • 3篇心肌
  • 3篇神经传导
  • 3篇神经传导速度
  • 3篇综合征
  • 3篇分子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第一...
  • 9篇吉林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3篇王宇石
  • 9篇饶明俐
  • 4篇李杨
  • 4篇金英花
  • 4篇程门雪
  • 2篇李赫
  • 1篇丰小星
  • 1篇吕萍
  • 1篇吕国悦
  • 1篇唐白云
  • 1篇徐静
  • 1篇沈波涛
  • 1篇袁宇
  • 1篇邵一兵
  • 1篇周官恩
  • 1篇周炳凤
  • 1篇孙艺红
  • 1篇张东
  • 1篇钟志雄
  • 1篇曹杰

传媒

  • 8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31
2005年
据统计,1995年世界范围内糖尿病(DM)人数为1亿3千5百万人,到2025年糖尿病人数将呈戏剧性增加到3亿人.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占50%~80%[1].如果DM的发病过程不被制止,它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目前DPN治疗比较棘手,主要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经过长期研究已逐渐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王宇石吕萍饶明俐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过程糖尿病人发病机制
人参皂苷作为乙酰肝素酶抑制剂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人参皂苷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具体涉及在其作为乙酰肝素酶抑制剂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在试验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在试验剂量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对乙酰肝素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金英花林英嘉王宇石李杨王德宇
文献传递
巴曲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后2月和3月时腹腔注射巴曲酶8Bu/(kg·d),10d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糖尿病大鼠在造模后2月和3月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用巴曲酶治疗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结论巴曲酶治疗能纠正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
王宇石朱丹徐静饶明俐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巴曲酶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巴曲酶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本实验对DPN及DR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观察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在DPN及DR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证实巴曲酶在DPN及DR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治疗DPN及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王宇石饶明俐
文献传递
人参皂苷作为蛋白磷酸酶2A抑制蛋白-2的拮抗剂在制备消化系统癌症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人参皂苷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具体涉及在其作为蛋白磷酸酶2A抑制蛋白‑2的拮抗剂,更进一步公开了其作为蛋白磷酸酶2A抑制蛋白‑2的拮抗剂在制备消化系统癌症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在试验中发现,该化合物在试验剂量下具有较高...
金英花赵冰李杨王宇石林英嘉
文献传递
干燥综合征的IgG亚型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刘锋王宇石杜玉君彭敏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生物学特性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巴曲酶保护作用研究
王宇石
关键词:NGFIGF-1BFGFBATROXOBIN
文献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11例。31例伴有≥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1例无休克和SIRS。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36.0~38.1℃)、心率为82次/min(50~133次/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12~40次/min)。51例患者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为6.3×109/L(2.2×109/L^21.7×109/L)、肌酐为75μmol/L(44~342μmol/L),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407 ng/L)。(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783 U/L),γ-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4.9μmol/L(2.6~1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5.8μmol/L(2.6~23.9μ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7.2 s(30.9~77.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47.1%(24/51)、47.1%(24/51)、35.3%(18/51)、13.7%(7/51)、7.8%(4/51
孙大伟张东田润辉李洋王宇石曹杰唐颖张楠昝涛高岚黄燕珠郑杨吕国悦
关键词:肝功能肝功能损害临床分型呼吸衰竭影响因素
中国保险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因而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加入WTO之后,中国保险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效率对于保险业来说就显的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于保险业效...
王宇石
关键词:保险业技术效率
文献传递
联合指标预测模型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源性休克(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联合指标预测模型对AMI后C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探讨联合指标预测模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休克(IABP-SHOCKⅡ)评分、心源性休克预后(CSP)评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后C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治疗的AMI后CS患者271例,根据院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90例)与存活组(181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联合指标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联合指标预测模型、单个独立因素、CSP评分的预测价值,最后比较不同指标的AUC。从271例AMI后CS患者中筛选出199例接受PCI的患者,分为PCI死亡组(49例)与PCI存活组(150例),用ROC以及AUC评估联合指标预测模型、IABP-SHOCKⅡ、CSP、IABP-SHOCKⅡ+CSP评分的预测价值,最后再比较不同评分的AUC大小。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意识不清、左室射血分数(LVEF)、机械并发症、白细胞绝对值(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单核细胞绝对值(MO)、酸碱度(pH)、乳酸(LAC)、碱剩余(BE)、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B型脑钠肽(BNP)、两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成功再灌注、CSP评分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机械并发症(OR=6.824,P<0.001)、LAC(OR=1.125,P=0.006)、Scr(OR=1.005,P=0.013)、两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物(OR=5.163,P<0.001)、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OR=2.823,P=0.004)是AMI后CS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再灌注(OR=0.190,P<0.001)是独立保护因素。在AMI后CS的患者中,联合指标预测模型、CSP评分的AUC�
张志宇王世鹏刘俊倩郭霞王宇石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