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存宇

作品数:159 被引量:517H指数:13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专利
  • 7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3篇奥氏体
  • 33篇锰钢
  • 31篇马氏体
  • 29篇中锰钢
  • 18篇相变
  • 18篇淬火
  • 16篇汽车
  • 15篇塑性
  • 15篇力学性能
  • 15篇力学性
  • 14篇退火
  • 14篇接触疲劳寿命
  • 14篇合金
  • 13篇低密度
  • 13篇汽车钢
  • 13篇轴承钢
  • 13篇奥氏体化
  • 11篇钢板
  • 11篇高强韧
  • 10篇韧性

机构

  • 12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1篇上海大学
  • 9篇燕山大学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5篇太原钢铁集团...
  • 4篇钢研纳克检测...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四川理工学院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长城汽车股份...
  • 3篇中国石油
  • 2篇鞍山钢铁集团...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航试金石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唐山工业职业...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59篇王存宇
  • 96篇曹文全
  • 47篇董瀚
  • 42篇徐海峰
  • 42篇俞峰
  • 38篇时捷
  • 35篇常颖
  • 33篇翁宇庆
  • 30篇许达
  • 28篇王辉
  • 23篇赵坤民
  • 21篇李晓东
  • 18篇惠卫军
  • 18篇任大鑫
  • 16篇郑国君
  • 14篇梁剑雄
  • 10篇王毛球
  • 10篇韩硕
  • 8篇李晓源
  • 8篇徐乐

传媒

  • 17篇钢铁
  • 11篇钢铁研究学报
  • 8篇特殊钢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金属学报
  • 4篇矿山机械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锻压技术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中国冶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天津冶金
  • 1篇连铸
  • 1篇甘肃冶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21篇2022
  • 17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微合金化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微合金化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Fe‑Mn‑Al‑C合金系的铁基奥氏体微观组织结构分布以下微合金化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V,Nb,Ti,Mo,且所述微合金化元素与所述Fe‑Mn‑Al‑C合金系中的C在奥氏体晶...
曹文全王存宇俞峰徐海峰许达
文献传递
淬火-配分-回火工艺处理低碳低合金钢的氢脆敏感性被引量:2
2015年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处理,研究了Q-P-T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氢脆敏感性,并与传统淬火回火(Q-T)工艺处理后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Q-T工艺,Q-P-T工艺处理后的试验钢获得了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塑性和韧性分别提高了3.5%和27%,氢脆敏感性降低;残余奥氏体对降低氢脆敏感性具有积极作用。
刘丹宋文英石鹏亮王存宇
关键词:氢脆残余奥氏体
一种铁素体基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素体基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质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轻质钢的冷速敏感、使用温域较窄的问题之一。铁素体基轻质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 0.04%~0.12%,Mn25.0%~36.0%,Al...
曹文全亢庆峰王辉王存宇徐海峰俞峰梁剑雄翁宇庆
一种宽温域使用低密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宽温域使用低密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耐磨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C:0.70‑3.0%、Mn:15‑35%、Ni:0‑10%、Cu:0‑5%、Al:5‑13%、Cr:0‑10.0%、Ni:0‑10%、Ti:0...
曹文全王存宇徐海峰俞峰许达翁宇庆
高强度高塑性第三代汽车钢的M^3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被引量:28
2020年
高强度、高塑性是汽车钢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高强度高塑性第三代汽车钢的"多相(multiphase)、亚稳(metastable)和多尺度(multiscale)"M^3组织性能调控理论和技术,以及面临的新挑战。M^3组织与性能调控理论为高强度高塑性钢提供了理论支持,亚稳奥氏体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能够提高加工硬化率并推迟颈缩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钢的强度与塑性,同时产生了剪切边裂纹敏感性提高,氢致延迟断裂性能下降,循环载荷下亚稳奥氏体的转变行为复杂等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含亚稳奥氏体高强度高塑性钢的质量一致性和应用基础研究缺乏,而汽车钢作为量大面广的产品,需要从它的成分设计和组织调控-冲裁切割-成形制造-连接涂装-服役评价等全链条环节中开展组织演变和性能评估,充分考虑产品的技术适用性和成本,进而为组织调控理论和技术的完善提供依据。
王存宇常颖周峰峦曹文全董瀚翁宇庆
关键词:汽车钢塑性亚稳奥氏体中锰钢Q&P钢
一种渗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钢的组织细化与均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渗碳轴承钢包括:0.18~0.24wt%C、0.4~0.6wt%Cr、0.20~0.40wt%Si、0.40~0.70wt%Mn、1...
曹文全俞峰王存宇徐海峰王辉许达翁宇庆
文献传递
一种中温形变纳米奥氏体增强增塑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中温形变纳米奥氏体增强增塑钢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强度和高塑性汽车钢板材、型材及棒线材技术领域。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3-0.39wt%、Mn:2.0-9.0wt%、Al:0-2.0%、Si:0-2.0...
曹文全董翰时捷王存宇李晓源翁宇庆
文献传递
温成形中锰钢的组织性能评价被引量:10
2019年
热成形零件已在汽车安全件上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零件碰撞安全性、提高表面质量、降低成本,基于中锰钢提出了一种降低加热温度的热成形技术,通过将完全奥氏体化的中锰钢在模具中淬火成马氏体组织获得超高强度力学性能,与22MnB5钢热成形相比,在获得1 500 MPa抗拉强度时,中锰钢温成形的加热温度可降低150℃以上,断后伸长率提高30%以上,同时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综述并评价了中锰钢经温成形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以及冷弯性能、成形性能、电阻点焊等工艺性能,并与22MnB5钢热成形进行了系统地比较,体现出温成形中锰钢节能环保、提高碰撞安全性的技术优势。
王存宇周明博李晓东李晓东曹文全曹文全
关键词:中锰钢温成形热成形马氏体
一种2000MPa级M<Sup>3</Sup>型高韧塑性无镍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2000MPa级M<Sup>3</Sup>型高韧塑性无镍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镍钢具有以下化学元素及其重量含量的变化范围:C为0.36%~0.40%,Si为1.5%~2.0%,Mn为2.0%~4.0%,Cr为0.8%...
王存宇曹文全徐海峰俞峰许达
文献传递
深冷对逆相变处理中锰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原始组织状态对逆相变退火中锰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淬火处理的中锰钢再进行-74℃深冷处理,采用SEM、EBSD、XRD等手段评价了逆相变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用单轴拉伸和冲击试验评价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态中锰钢的组织由马氏体和体积分数约为33%的残余奥氏体组成,深冷处理后得到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小于15%的细小马氏体组织;相对于淬火+逆相变处理的样品,深冷+逆相变样品奥氏体体积分数从31%提高到49%,具有更高的奥氏体稳定性使屈服强度从650 MPa提高到852 MPa,断后伸长率从22%提高到37%。
雷志国王存宇周峰峦曹文全汪航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深冷处理中锰钢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