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占磊

作品数:33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储层
  • 10篇页岩
  • 6篇盆地
  • 6篇孔隙
  • 5篇四川盆地
  • 4篇地震
  • 4篇地震数据
  • 4篇数据体
  • 4篇波形分类
  • 3篇地质
  • 3篇页岩气
  • 3篇三叠
  • 2篇地震数据体
  • 2篇叠前
  • 2篇叠前深度
  • 2篇叠前深度偏移
  • 2篇动物群
  • 2篇岩性
  • 2篇岩性组合
  • 2篇有孔虫

机构

  • 29篇西南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科宏石油...
  • 1篇四川杰瑞泰克...
  • 1篇成都西南石油...
  • 1篇四川长宁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3篇王占磊
  • 22篇蒋裕强
  • 5篇付永红
  • 4篇曾勇
  • 4篇孙越
  • 3篇吴财芳
  • 2篇陈雁
  • 2篇董大忠
  • 2篇孙莎莎
  • 2篇李勃
  • 2篇胡明
  • 2篇张豪
  • 2篇周克明
  • 2篇陆廷清
  • 1篇张本健
  • 1篇朱讯
  • 1篇刘菲
  • 1篇程超
  • 1篇邱振
  • 1篇路俊刚

传媒

  • 4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江苏地质
  • 1篇石油教育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扬子区长兴期海平面变化与腕足动物多样性被引量:1
2005年
统计分析了上扬子区四川兴文长兴期地层的沉积环境和腕足类化石分布,并以海平面升降沉积旋回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对旋回中的腕足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在海进序列中本区腕足类物种多样性要高于海退序列;本区长兴期腕足类物种辐射起步于早长兴初期,物种多样性出现四次峰值(早长兴中期、早长兴晚期、晚长兴初期、晚长兴后期)、其中又以晚长兴后期为顶峰期。晚长兴末期物种多样性急剧快速下降,预示着本地区长兴末期大多数繁盛于古生代的腕足动物类群的灭绝。
曾勇刘梅王占磊陈伟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海平面变化腕足动物长兴期
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数据计算裂缝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数据计算裂缝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0,获取相关的方位角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步骤20,对各个方位角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进行带通滤波及加权处理后,再进行相干体计算及边缘信号增强处理后,得到各个方位...
王占磊蒋裕强谷一凡付永红周亚东李杪尹兴平王子萌蔡光银
文献传递
四川峨眉下三叠统鱼类游泳遗迹(Undichna)的首次记录被引量:2
2012年
记述了四川峨眉龙门硐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鱼类游泳遗迹:Undichnaunisulca(单槽波形迹),它由一条规则的波浪形正弦曲线组成,波长为28~32 mm,波幅为9~12 mm,波长、波幅较稳定,是一出露于下层面的下浮痕,并分布于同一层面.此遗迹种首次记录在三叠系地层中,目前是我国时代最早的脊椎动物遗迹化石记录之一.
陆廷清王占磊杨西燕张晓莉
关键词: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石油院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石油院校在新形势下要适应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内容及将来从事的行业特点,适当调整《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强化实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开放实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行课内传统纲领式授课与课后开放延伸相结合,课堂翻转式教学与互动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探索出"厚基础"背景下适合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三年教学验证收效良好。
葛玉辉王占磊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石油院校
河南鹤壁地区太原组有孔虫动物群及石炭-二叠系界限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华北地台河南鹤壁地区太原组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有孔虫化石18属33种,建立了一个区域性有孔虫动物组合带:Bradyina-Palaeotextularia组合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的属种类型、数量,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组合带有孔虫化石在地层中的比例变化情况,并根据化石组合带与国内其它地区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鹤壁剖面有孔虫动物群Bradyina-Palaeotextularia组合带归于晚石炭世晚期的早期(C22-1),进而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进行探讨,界限应该放在第16层(泥岩)和第15层(灰岩)之间。
李昌峰王占磊周雅倩黎虹玮李中璇
关键词:太原组石炭-二叠纪
渝西大足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古地貌特征及其对优质页岩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升渝西大足区块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精度,明确优质页岩发育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依据地震资料、钻井数据和岩相古地理格局,识别地层沉积填平补齐界面;其次,采用印模法与波形分类相结合的方法,精细刻画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段的沉积古地貌;最后,分析不同古地貌页岩储层的厚度、矿物组成、粒度、有机质富集方式、纹层结构形式、储集空间和含气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呈现“南低北高”古地貌的总体格局,由南向北表现为“一洼地和两排古凸起”的特点;古地貌相对低洼地区w(U)/w(TH),w(V)/w(Cr)和w(Ni)/w(Co)最大,有利于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和保存;古地貌低地区纹层结构以富有机质纹层、含有机质纹层、含有机质+粉砂质纹层为主,古地貌高地发育更多的粉砂质纹层;在扫描电镜观察下古地貌低的页岩储层有机质具有连片分布的特点,有机质内孔隙发育,多为圆形,“孔连孔”现象明显,有利于页岩气储集,含气性高,储层品质较好。
蒋婵张海杰周亚东干华文蒲俊伟蒋裕强付永红谷一凡李杪王占磊尹兴平
关键词:页岩龙马溪组古地貌储层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被引量:8
2022年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逐渐成为非常规油气的接替能源,系统分析海相与海陆过渡相储层特征差异,可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选取大吉区块山32亚段底部海陆过渡相、威远区块龙一11小层海相页岩,开展TOC、有机质显微组分、全岩—黏土X衍射、物性、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核磁共振等实验,厘清了海相与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宏观参数与微观孔隙结构两方面差异。结果显示:与海相页岩储层相比,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TOC含量高达10.91%,干酪根类型为Ⅱ2型,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孔隙度与含气量略低。微观储层特征方面,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类型以有机孔为主,孔径分布介于10~50 nm,微裂缝主要为生烃增压缝和成岩缝,而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孔隙类型以无机孔为主,孔径分布介于5~20 nm,有机孔多为孤立状不规则孔隙,微裂缝主要为有机质边缘缝和黏土矿物层间缝。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了海陆过渡相优质页岩储层孔隙发育受控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类型,阐释了页岩气赋存的优势孔隙类型为黏土矿物粒间孔。借鉴浅层海相页岩气的成功勘探实践经验,仍需加强有机质、矿物组分、孔隙赋气机制之间的三元耦合关系研究,以期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蔡光银蒋裕强李星涛孙莎莎孙莎莎付永红王占磊季春海
关键词:山西组微观孔隙结构
页岩薄片孔缝分割的自动阈值生成方法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快速发展,页岩储层的微观结构表征及分析技术显得愈发重要。其中基于阈值分割法获取页岩孔隙结构参数是目前页岩微观结构表征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的阈值分割方法主要有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大熵阈值分割法等,它们在各种图像分割任务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页岩孔隙分割问题上,它们均存在耗时较长且不能有效分离薄片扫描电镜图像中的孔隙和基质等元素的问题。页岩薄片孔缝分割的自动阈值生成方法能根据页岩薄片的不同特点,自适应地快速生成对应图像的最佳灰度阈值,自动识别页岩孔隙和基质等地质元素。在足206井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上进行了实验,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页岩薄片孔缝分割的自动阈值生成方法能准确实现孔隙和基质等元素的分离,在各类图像上都能高效地自动生成最佳灰度阈值,为页岩微观图像孔隙结构定量分析提供可靠基础。
陈雁王柯李祉呈焦世祥王占磊王占磊
关键词:阈值分割
基于深度学习的介形类化石层次化识别被引量:5
2022年
介形类化石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古湖泊和古海洋的研究、古环境的重建以及海底石油资源的勘探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识别化石颗粒的方法费时费力,准确率也有待提高。鉴于介形类化石颗粒的类别具有科、属、种的层次结构,种类数量庞大,所以笔者等提出了一种层次化识别方法。首先进行目标检测,实现介形类化石的定位与属类划分;之后在目标检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提取属类下更细微的种类特征,实现化石种类划分。实验结果表明,笔者等提出的分层次识别模型能检测出化石图像中所有化石颗粒的位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类准确率可达95%,且相较于未进行分层次识别的模型,能将识别准确率提升1.8%~5.8%。
安玉钏陈雁黄玉楠李平蒋裕强王占磊
关键词:介形类化石目标检测
页岩气储层孔隙连通性及其对页岩气开发的启示——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17
2019年
大型水力压裂后,页岩气储层中的不连通含气孔隙有可能转变成"潜在可采孔隙",而目前的主流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方法没有考虑上述不连通孔隙,对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有影响。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柱塞样和碎样岩心孔隙度、饱和盐水后离心+渐变干燥核磁共振和核磁冻融实验,分析页岩气储层不连通孔隙体积、主要发育位置、主要孔径分布范围,划分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确定页岩含气连通孔隙有效孔径的下限,开展页岩气储层全孔隙有效性评价,并探讨页岩中不连通孔隙对于页岩气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页岩气储层存在着大量的不连通孔隙,占比高达30.23%,孔径分布介于5~30 nm,主要发育于有机质和少量的黏土矿物中;②该区页岩气储层黏土束缚水核磁T2截止值为0.26 ms,对应孔径为5.35 nm,此为该区页岩气储层有效孔径的下限;③大型水力压裂可改善页岩气储层中孔径超过5.35 nm的不连通孔隙,实现页岩气有效开发;④水力压裂改造后的不连通孔隙可增加压裂液在基质中的储存空间,吸收裂缝中的压裂液,置换孔隙中的页岩气,促使页岩气储层自动缓解水锁,提高页岩气单井产量。结论认为,采用"离心+渐变温度干燥"法,结合核磁共振实验可实现页岩孔隙中流体赋存状态和孔隙系统的定量划分,高速离心+核磁共振实验可以确定可动水和毛细管束缚水,渐变干燥+核磁共振实验可以确定毛细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
张海杰蒋裕强周克明周克明付永红张雪梅漆麟王占磊蒋增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