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雷
-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X2及CK2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Envision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和30例PPH手术切除的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CK20的表达水平。结果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93.8%,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6.7%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X 2的低表达和CK20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CDX2的低表达还与浸润深度有关,CK20的高表达还与远处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和CK20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6,P<0.05)。结论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是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 韦皓棠陈利生董保国王佳雷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DX2CK20免疫组织化学
- HSP70与肿瘤被引量:3
- 2008年
- 王佳雷张森高枫
- 关键词:恶性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合成
- 温热化疗对大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内HSP70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温热化疗对大肠癌细胞株/(CT26/)的最佳作用时间及温度,探讨温热化疗对大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细胞内HSP70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BALB//C小鼠大肠癌细胞株CT26为研究对象,将对数生长期的...
- 王佳雷
- 关键词:温热化疗大肠癌HSP70RT-PCRMTT
- 文献传递
-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设置在我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设置在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应用,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自维护规则库,针对医院门诊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对质子泵抑制剂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重复用药、相互作用等进行规则设置,事前干预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处方。比较用药规则设置前后门诊处方中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合理率及各审核项下不合理处方率。结果 规则设置后,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合理率由76.31%提高到94.79%。适应证不适宜处方比例由22.01%降至5.14%,重复用药由0.66%降至0.07%,用法用量不适宜及相互作用的处方比例降为0。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设置促进了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质子泵抑制剂在门诊的合理使用。
- 谭安菊陈敏泓胡喆韦宁王佳雷盘红梅王冬梅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
-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m 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组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均治疗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χ^2=5.562,P=0.018<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1%(χ^2=8.505,P=0.004<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3%(χ^2=5.861,P=0.015<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陈丰韦皓棠李霖谢桂生王佳雷
-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胎盘多肽注射液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临床疗效安全性
-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接受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CR 8例,PR 26例,有效率72.3%;对照组CR 3例,PR 15例,有效率38.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血液指标异常、发热、血压下降、心率上升及其他并发症,均经对症处理后在7 d内恢复正常,其各项指标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85.1%、57.4%及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较传统胃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可靠。
- 董保国谢桂生王佳雷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化疗
- 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检测研究
- 李霖韦建宝韦皓棠王佳雷谢桂生梁延生倪敏梁万强
- 2010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1003045C-7)。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三位。近20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方法不断改进,但是患者的预后并未明显改善,约50...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肿瘤治疗
-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内环境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内环境及疼痛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快速康复流程准备;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准备。手术前后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IL-6、PGE2、电解质等指标检查,术后观察对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外周白细胞、IL-6、PGE2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3d内血清Na+、K+等电解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疼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流程对于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优势明显,可有力的稳定术后患者机体内环境、减少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王佳雷董保国倪敏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机体内环境疼痛
-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概况被引量:5
- 2012年
- 环状混合痔是痔发展进程中较为严重的病理阶段,无论是病理解剖,还是生理功能,其已具有不可逆性,此时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现就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 李霖王佳雷
- 关键词:混合痔手术治疗
- 结直肠癌周围淋巴结CK20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IHC)检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细胞角蛋白20(CK20)对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干预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常规HE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抽取外周血行循环肿瘤细胞(CTCs)测定;术中、后沿亚甲蓝染剂标识的区域淋巴结按4站次淋巴结分别摘除、放置并标记,应用IHC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20,统计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及其在各不同站次的分布情况,并对HE、CTC和IHC CK20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CK20测定与HE染色法的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站次间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全组CK20检测有存在淋巴结微转移11例(11/40,27.5%);7例患者TNM分期提高,HE染色法重新分期率为17.5%(7/40)。全组CTC检测显现阳性7例,阳性表达率为17.5%(7/40),其中6例对应于IHC淋巴结CK20(+)患者,1例为IHC淋巴结CK20(-)患者,且CTCs细胞学分型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性。结论:CK20免疫组化法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可靠而敏感的方法,结合亚甲蓝染色法显影淋巴结可简便、快速地发现微转移灶,与CTC检测联用可达互补效能,进一步提高微转移检出率,减少假阴性发生。
- 王佳雷李霖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角蛋白20淋巴结微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