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性使用异丙嗪的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466人次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的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作用。
- 刘丽娟杜肖刚王丽荣武洪琳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
-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实践
- 输血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相对滞后,科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输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为输血专业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在积极培养输血医师、开展治疗项目和加强临床用血服务的同时,输血科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杜肖刚刘丽娟王丽荣
- 未孕女性IgG类抗A(B)抗体效价测定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O血型与A、B血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B)抗体效价水平,探讨产前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36例非AB血型未孕女性血清IgG类抗A(B)抗体效价。结果:O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B)抗体效价显著高于B型、A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B)抗体效价(P<0.01);O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抗B抗体水平(P<0.01)且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53,P<0.001;B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抗体水平高于A型抗B抗体水平(P<0.05)。结论:O血型未孕女性IgG类抗A(B)抗体较高,产前血清学检测结果应谨慎用于临床。
- 杜肖刚王丽荣段燕军
- 关键词:抗体效价
- 12872例预输血患者RhE抗原及不规则抗体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Rh血型系统是人类RBC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血型系统,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目前为止,该系统所含有的抗原数目最多,达50个,但临床最重要、最常见的有5个,抗原强度依次为D〉E〉C〉c〉e。目前,D抗原已被列为医院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但其他抗原,尤其是人群分布较多的E抗原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 王丽荣杜肖刚刘丽娟解桂花申少华李晋锋
- 关键词: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
- 不规则抗体检测应用于表观RhD阴性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分析
- 王丽荣杜肖刚
- 献血者Coombs′试验阳性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被引量:8
- 2013年
- Coombs’试验是免疫血液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为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中的“金标法”。临床上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DAT或IAT阳性较多见,随着近几年微柱凝胶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卡式配血发现因献血者原因(DAT或IAT阳性)导致配血不合15例,给安全输血造成一定的影响,值得输血工作者关注。现回顾总结如下。
- 王丽荣杜肖刚武洪琳
- 关键词:IAT输血
- 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法及输血前受血者Rh血型检定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 5 86 9名输血前受血者用盐水抗 D检定Rh血型 ,4 872名交叉配血采用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法。结果 Rh血型检定阴性者 1 5名 ,阴性检出率为 0 2 6 % ;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中 ,1名Rh阴性者配血阳性 ,两法配血均不相合 1 2名。结论 将受血者Rh血型检定及采用盐水介质加凝聚胺交叉配血作为输血前常规检验技术 ,可有效预防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 武洪琳王丽荣黄河伟
- 关键词:受血者RH血型交叉配血
- 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为患者提供血型抗原尽量相同的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4,549名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结果 Rh(D)抗原、Rh(C)抗原、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9.50%、88.29%、52.91%。Rh(D)抗原阳性和Rh(D)抗原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将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测纳入输血前的常规检验,输血时尽量提供主要抗原同型输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 杜肖刚王丽荣武洪琳
- 关键词:RH血型抗原分布
- 临床用血评估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用血评价的方法和意义,建立高效的临床用血评估体系,确定合理的评价内容,提高输血质量。方法制定临床用血评估制度,执行严格的用血审批程序,加强输血病历检查,细化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2012年数据,比较加强管理前后,用血量的变化,不断完善输血评估体系,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结果2012年7~12月与2012年1~6月相比较,手术量和出院人数分别降低2.15%和0.73%,而输血量降低22.74%,输血患者比例从8.78%减少到7.17%,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从0.73U减少到0.57U,手术中用血手术的比例从18.63%降到14.92%。结论通过制定完善临床用血评估体系,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
- 杜肖刚王丽荣武洪琳
- 关键词:用血管理
- 红细胞输注在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 2005年
- 王丽荣武洪淋
- 关键词:尿毒症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