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飚
- 作品数:187 被引量:1,2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 白志军胡林李魁彪钟华燕陈艺韵鲁恩洁狄飚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 广州市2003年冬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 2005年
-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下称SARS)的流行特点,探讨SARS感染发病的特征,为制定SAR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广州市2003年冬季SARS流行特征.结果广州市2003年12月16日至2004年1月7日共报告SARS病例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0~40岁;患者病情较轻,无ARDS和死亡;3例患者在发病后5~6 d就可检测出SARS-CoV IgG、IgM抗体;均属本地社区感染病例,其中3例患者与经营果子狸的T、S餐厅有流行病学联系,但病例间无直接的流行病传播关系.257名接触者无一例发病;T及S餐厅129名员工中血清SARS-CoV IgG阳性率为6.20%(8/129),8例SARS-CoV IgG阳性者中1例为报告病例,1例为近期感染轻型病例,1例为2003年初可疑SARS病例,5例为隐性感染者;两餐厅员工的SARS- Co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0.43%)和服务业从业人员(0.29%);T酒家存栏的6只果子狸咽拭子均检出SARS-CoV RNA.结论广州2003年冬季SARS流行强度低、病例病情轻,未显示出有传染性,存在有隐性感染者和轻型病例,SARS-CoV来源与动物(果子狸)密切相关.
- 刘于飞王鸣秦鹏哲周端华李泽荣狄飚高阳陈芳肖晓玲何剑峰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
-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广州地区 2 0 0 3年 2月~ 5月 92 5份SARS疑似病例的漱口液作病原学的调查。结果 2月、3月的阳性率较高 ,无显著性差异 ,进入 4月、5月后有了明显的下降 ,趋势与广州地区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相似的。从发病天数与检出阳性率的关系分析 ,发病天数在 4~ 12天的检出率高。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辅助早期诊断SARS病人 ,有重要意义。
- 张健吴新伟何丽娟陈芳梁彩云朱惠扬狄飚刘小宁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漱口液检出率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 2003年
- 为了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产生规律,对56份病人血清和36份健康人血清,分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IgG抗体和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56份病人血清中有48份IgG抗体阳性,7份IgM抗体阳性。
- 高阳邵育晓伊瑶狄飚王鸣周永东张明程毕胜利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血清IGG抗体IGM抗体
- 一起城市人禽流感病例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2003—2006年底全球已确诊263例人禽流感病例,死亡158例(60.1%),其中我国确诊22例,死亡14例(63.6%)。广州市于2006年3月发生第1例人禽流感病例,我国70%的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在农村,该病例作为少数城市病例之一有何特点?城市人禽流感疫情将以何种规模和形式出现?笔者分析了广州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相关疫情资料,对广州市人禽流感疫情现状及风险进行评估。
- 柳洋王玉林王呜狄飚刘于飞鲁恩洁秦鹏哲李铁钢吴新伟蒋力云
- 关键词:人禽流感城市人疫情分析禽流感疫情疫情资料疫情现状
- 广州市人群SARS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非典型肺炎人群血清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CoV)IgG抗体的基本特征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恢复期SARS、非SARS肺炎患者及SARS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野生动物、蔬菜销售者、社区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 IgG抗体,并对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上述人群中,临床诊断为SARS患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最高,为53.7%,野生动物销售人员次之,为16.7%,社区普通人群为0.9%。在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中,可溯源病例抗体阳性率为90.4%,高于不可溯源病例的抗体阳性率为19.6%;且可溯源病例中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低于中青年组,而不可溯源病例中不同年龄组患者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性别SARS患者的IgG抗体检出率也无差异;SARS抗体检出率呈逐月降低的趋势。结论 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只有53.7%,剔除患者年龄、使用激素、试剂盒等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临床误诊的可能;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SARS患者诊断的准确性;SARS-CoV存在隐性感染的可能,其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杜琳邱季春王鸣周端华刘小宁高阳刘于飞狄飚何丽娟泰鹏哲刘维斯周秀珍潘冰莹邹晓忠徐慧芳莫荣森
- 关键词:IGG抗体SARS患者抗体阳性率SARS-COV年龄组
- 广州市禽类从业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应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广州市禽类从业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H9N2、H7N7的状况,分析其感染特征。方法采集广州市与禽类接触相关的职业人群血清,包括农贸市场活禽零售与非禽类零售人群、企业化家禽养殖与农村家禽散养人群、活禽批发市场人群、野生鸟驯养人群、生猪屠宰人群以及一般人群,用血凝抑制试验、中和抗体试验检测H5、H9、H7IgG抗体;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分析感染率分布。结果2881名调查对象中检测出4例H5抗体阳性(0.14%);146例H9抗体阳性(5.07%),其中以活禽零售人群H9感染率最高(14.96%),企业化家禽养殖人群为8.90%,活禽批发人群为6.69%,野生鸟驯养人群为3.75%,生猪养殖人群为2.40%,非禽类零售人群为2.21%,农村家禽散养人群为1.77%,一般人群为2.30%。而1926名禽类从业人群中H7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人群中H5感染率较低,而H9感染率较高,未检测到H7感染;活禽零售、家禽批发、企业化家禽养殖等职业具有较高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其中以活禽零售感染风险最高,且接触家禽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
- 柳洋鲁恩洁王玉林狄飚李铁钢周勇杨丽莉许晓茵傅传喜王鸣
- 关键词:禽流感H5N1H9N2
- 广州市2015—2016年儿童流感疫情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病原学流行特征,为防控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集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咽拭子标本3 259份,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累计采集流感病例样本中,B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23.57%),其次为H3N2亚型(7.43%),最低为H1N1亚型(2.49%)。在208起儿童流感疫情中,有25起疫情存在不同型别或同一型别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共感染的情况,占12.02%。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均有2次流行高峰,大高峰在每年春季3—6月,小高峰在每年冬季12月。大高峰流行期均以B型流感为主,伴有H3N2和H1N1交替出现。不同性别儿童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学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平均为34.88%。9岁儿童流感检测阳性率最高(39.33%)。结论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种类。小学是儿童流感疫情重点监测区域,其中小学二、三年级学生是儿童流感疫情的高发人群。
- 曹蓝陆剑云陈艺韵鲁恩洁马钰刘艳慧夏丹李魁彪狄飚
- 关键词:疾病暴发流行儿童
- 广东省流行的3株登革热2型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测定广东省3株登革热2型病毒的全序列,探讨其来源及基因型。方法运用RT PCR法扩增来自广东省的登革热2型GD09/93、GD05/98和GD19/2001病毒株的全序列,采用遗传距离法构建进化树。结果3株登革热2型病毒的全基因组长度均为10 723 nt,5′及3′端各有一非编码区,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位于基因组97~10 269 nt之间,共编码3391个氨基酸,读码结构完全相同。GD05/98与GD09/93、GD05/98与GD19/2001、GD09/93与GD19/2001之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92.4%和97.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7%、96.5%和98.5%。结论3株登革热2型病毒均对乳鼠致病,与对乳鼠不致病的参考株(DEN2-04株)比较共有18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引起极性或电荷变化,PrM-134、NS2A-153、NS4B-102所带电荷的变化对抗原性影响较大。GD05/98株与泰国分离株同为Ⅱ基因型,GD09/93和GD19/2001株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台湾株分在Ⅳ基因型;表明我国登革热2型病毒有不同的基因型,而不同时期也存在同一种基因型传播。
- 白志军张培洪文艳刘建伟狄飚杨智聪任瑞文方美玉林立辉
-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全序列系统发生树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 2017—2018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流行及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的8 535份标本中,检出H3N2流感阳性标本386份,阳性率为4.52%。对其中16株分离株H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同年度疫苗推荐株A/Hong Kong/4801/2014相比,2017年广州H3N2病毒A 区抗原位点变异频率较高,多发生于140位、144位和150位,其中有7株病毒发生新抗原漂移,变异毒株占比43.75%。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发生在前壁,位于T131K位和T135K(N)位。糖基化位点变异同样多发生于A区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前壁。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均位于3C.2a分支,但分支内又进一步进化形成3个不同的小流行分支,包括3C.2a1分支,以及与2016年北京、2017年美国分离株亲缘相近的另外两个小分支。结论 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HA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表现遗传多态性,特别是在抗原性上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基因进化上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多分支进化特点。因此有必要密切监测流行毒株的进化趋势,以期及时对疫苗株的匹配性进行有效评估。
- 曹蓝鲁恩洁陈艺韵马钰李魁彪陆剑云狄飚
- 关键词:血凝素基因变异基因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