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爱兵

作品数:56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烫伤
  • 18篇烧伤
  • 13篇四君子
  • 13篇四君子汤
  • 13篇烫伤大鼠
  • 13篇细胞
  • 13篇君子汤
  • 11篇加味
  • 8篇肠粘膜
  • 7篇粘膜
  • 7篇皮瓣
  • 7篇中药
  • 7篇创面
  • 6篇四君子汤加味
  • 5篇蛋白
  • 5篇免疫
  • 5篇加味四君子汤
  • 4篇亚群
  • 4篇粘膜屏障
  • 4篇鼠血浆

机构

  • 50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泸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4篇熊爱兵
  • 44篇郭力
  • 17篇刘正玉
  • 16篇刘承荣
  • 13篇廖毅
  • 13篇何小川
  • 12篇郭杏
  • 11篇吴国平
  • 9篇李越钢
  • 8篇夏德林
  • 7篇何晓川
  • 6篇谭美云
  • 5篇丁尔英
  • 4篇何富昌
  • 4篇谢兴乾
  • 4篇郭力
  • 3篇赖麒
  • 3篇李越刚
  • 2篇刘正玉
  • 2篇童庭辉

传媒

  • 15篇泸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国烧伤创疡...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南军医
  • 1篇整形再造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38只手背深度烧伤早期修复疗效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探讨538只手背深度烧伤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拟定术后近期疗效评估标准,538只手背深度烧伤采用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2.7%(499只手),其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手背深度烧伤,为确保手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应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早期施行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
郭力丁尔英谢兴乾廖毅何小川熊爱兵夏德林吴国平
关键词:手烧伤植皮皮瓣疗效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被引量:14
2010年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需要自体植皮修复创面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将32处新鲜供皮区创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将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药液(15mL/支,2000IU/mL)直接喷洒于单层内敷纱布上直至浸透,然后覆盖到供皮区,2次/d;对照组将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供皮区,外加敷料包扎,2次/d。48h后,采用半暴露疗法。主要观察从治疗开始至供皮区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较生理盐水喷洒组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副反应发生。提示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后,能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在加速创面愈合及再上皮化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郭杏谭美云郭力熊爱兵李越钢何晓川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供皮区创面创面修复
削除瘢痕后刃厚皮片与瘢痕皮互换移植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旨在探讨取刃厚皮片与瘢痕皮互换移植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施行自体刃厚皮片与瘢痕皮互换移植整形手术。结果:削除瘢痕移植自体刃厚皮区及供皮区瘢痕皮存活均良好,随访发现:植皮区平整,皮肤色素均匀,皮下组织柔软,富有弹性,基本无局部收缩变形;供皮区表皮较厚,外观平整,无瘙痒。结论:自体刃厚皮片与瘢痕皮互换移植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行之有效的方法。
郭杏郭力李越钢何晓川廖毅熊爱兵刘正玉
关键词:刃厚皮片
脂肪注射修复颜面部凹陷畸形
2004年
郭力熊爱兵何小川
关键词:面部凹陷畸形肿胀液注射移植硬膜外穿刺针受区
MEBO治疗老年慢性顽固性皮肤溃疡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老年人慢。隆顽固性皮肤溃疡,病程长,全身情况差,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为了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使创面尽快愈合,我们应用MEBO治疗21例。方法:局部采用暴露疗法或包扎疗法。暴露法涂药1一2mm厚,每4小时换药一次;包扎法涂药厚2~3mm,每天换药1~2次。在不造成新的损伤下,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通畅引流。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原发病。结果:15例痊愈,4例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植皮愈合,2倒好转后出院。有效率100%。治疗中无感染加重发生。结论:MEBO治疗老年人慢性顽固性皮肤溃疡,安全易行,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吴国平夏德林何小川郭力熊爱兵
关键词:MEBO老年人皮肤溃疡
四君子汤加味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及肠粘膜和血浆细胞因子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及肠粘膜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70只,复制大鼠烫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烫伤治疗组管饲中药煎剂,烫伤对照组和正常组管饲蒸馏水,于饲药后3...
郭力刘承荣刘正玉熊爱兵
文献传递
加味四君子汤对烫伤大鼠肠黏膜ATP酶活性及S-Ig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管饲加味四君汤中药煎剂对烫伤大鼠肠黏膜ATPase活性及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烫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管饲中药煎剂2ml,2次/d;烫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正常组管饲同量蒸馏水。于伤后不同时相点,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肠黏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和肠黏液中S-IgA含量。结果:烫伤对照组肠黏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和肠黏液中S-Ig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烫伤治疗组肠黏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和肠黏液中S-IgA含量均明显高于烫伤对照组,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提示早期口服中药四君子汤加味能有效维持肠黏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和肠黏液细胞分泌S-IgA的功能,对防治烧伤后细菌或毒素移位有重要意义。
刘正玉郭力刘承荣熊爱兵何小川
关键词:烫伤ATP酶S-IGA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口服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给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于伤后1 d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200 mL/d,分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0 d;对照组于伤后1 d给予生理盐水口服,200 mL/d,分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0 d。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4、7、10 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gA、IgG、IgM、CD_4^+、CD_8^+的含量,并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服药后1、4、7、10 d血清IgA含量均高于服药前,服药后7、10 d血清IgG、IgM含量均较服药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服用生理盐水后7、10 d血清IgA含量均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5),IgG、IgM含量在治疗过程中持续下降。治疗组患者服药后4、7、10 d CD_4^+含量升高,CD_8^+含量降低,CD_4^+/CD_8^+比值升高;对照组患者服药后1、4、7、10 d CD_4^+含量减少,CD_8^+含量及CD_4^+/CD_8^+比值上下波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严重烧伤患者的康复。
熊爱兵赖麒
关键词:烧伤加味四君子汤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
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尽早去除创面坏死组织、重建皮肤结构和功能,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的关键和最终目标。表皮干细胞作为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拥有无可置疑的潜能。目的:总结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epidermal stem cells,basic stud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5-01/2010-10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表皮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271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8篇。结果与结论:表皮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具有慢周期性和对基底膜的黏附能力,其增殖分化受到壁龛及Wnt信号通路、MAPK、c-Myc、Notch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因子等的调控。目前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创面修复、基因治疗、组织工程领域。随着表皮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将为皮肤基础研究、创面功能修复和皮肤遗传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赖麒熊爱兵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增殖
足部电击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早期皮瓣修复
2009年
目的:探讨足部电击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早期皮瓣修复效果。方法:应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足背逆行岛状皮瓣、踱内侧皮瓣修复足部电击伤后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随访6个月-5年,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足部邻近轴型皮瓣是修复足部电击伤后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修复后外观及功能满意。
熊爱兵郭力郭杏李越钢
关键词:皮瓣足部电击伤软组织缺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