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富先

作品数:41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5篇哲学宗教
  • 2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官兵
  • 7篇心理健康
  • 6篇精神科
  • 5篇心理
  • 5篇血管
  • 4篇心理健康水平
  • 4篇量表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部队官兵
  • 3篇造影
  • 3篇症状自评
  • 3篇症状自评量表
  • 3篇人文
  • 3篇睡眠
  • 3篇睡眠质量
  • 3篇自评
  • 3篇自评量表
  • 3篇新兵
  • 3篇介入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解放军第92...
  • 12篇解放军92医...
  • 3篇解放军第九十...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解放军184...

作者

  • 41篇熊富先
  • 24篇袁水平
  • 17篇赖淑珍
  • 12篇黄继真
  • 10篇黄圣排
  • 7篇吴金花
  • 6篇谢荣仙
  • 6篇邹华钦
  • 6篇郑良根
  • 6篇杨芳
  • 5篇唐斌
  • 4篇赵学军
  • 4篇魏永超
  • 3篇吴金花
  • 3篇田留宗
  • 3篇陈志斌
  • 3篇方翔
  • 3篇张园芳
  • 2篇易凡
  • 2篇袁锦峰

传媒

  • 9篇人民军医
  • 5篇护理实践与研...
  • 4篇东南国防医药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预测效果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的预测效果并分析新兵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调查2007-2009年6.4万余名新兵,筛查出预测阳性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随访,观察其在部队特定环境中的精神疾病总发病率和不同时段(1~6个月、7~12个月、12个月以上)发病率预测效果。将2007-2009年3年内新患精神疾病的新兵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健康新兵作为对照组进行配对分析,探讨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预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家族和既往史、成长经历、个性内向、应激源、心理防御不良、社会支持等6个因子与新兵精神疾病的关系。结果 64 356名新兵中有163例发生精神疾病;预测量表为阳性者421例,其中发生精神疾病156例。该量表预测的新兵精神疾病总发病率为37.1%,1~6个月、7~12个月、12个月以上新兵精神疾病预测发病率分别为24.0%、9.7%、3.6%。其精神疾病的预测敏感度为95.71%,特异度为87.73%。χ2检验显示,家族和既往史(OR=3.17,P<0.05)、个性内向(OR=4.42,P<0.05)、心理防御不良(OR=2.91,P<0.05)为新兵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家族和既往史、个性内向、心理防御不良为新兵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应重点关注。
魏红辉张理义余海鹰汪广剑陈方斌高志勤熊富先袁水平
关键词:军事人员精神疾病发病率
精神科开展护患沟通不良言行仿真情景演练的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不良言行仿真情景演练,提高护士换位思考与护患沟通能力。方法:选择演练病种,收集资料,进行演练分工,组织实施演练。结果:演练提升了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使护士注重了换位思考,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结论:护患沟通不良言行仿真情景演练锻炼了护士的心理稳定素质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掌握了有效沟通的技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吴金花谢荣仙杨芳熊富先袁水平邹华钦
关键词:精神科护患沟通不良言行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后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后定位器。其包括止血机构、止血机构固定板、第一连接件、大腿固定板、第二连接件和小腿固定板,止血机构安装在止血机构固定板上,以便于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加压...
全丽芳廖巧聪熊富先
某部汽车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黄继真赖淑珍熊富先梁琛郑良根
关键词:后勤部队症状自评量表汽车驾驶员心理健康
某部官兵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 204名官兵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除乐群、聪慧、幻想、世故外,16PF各因素均与SCL-90总分显著相关(P<0.05);SCL-90各因子分均与16PF次级因素心理健康及内外向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某部部分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有一定影响。
黄继真赖淑珍田留宗周先立郑良根易凡熊富先
关键词:部队官兵心理健康
神经官能症患者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相关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 探讨神经官能症患者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 对257例临床确诊的神经官能症患者于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前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做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发现有胃部病变的患者经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后行胃镜复诊.结果 首检发现浅表性胃炎51例,占19.8%,未见其他严重胃、十二指肠病变;浅表性胃炎发生率在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癔症依次为40.4%,40.0%,21.4%,6.2%,2.7%;51例病理组织切片查HP仅发现2例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系统性抗神经症药物及心理治疗,但未给予胃炎对症治疗后,其中49例复查胃镜显示41例胃部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神经官能症患者胃镜检查仅显示浅表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抑郁及焦虑性神经症,HP感染率极低;神经症经系统性抗神经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而无需胃炎对症治疗,大部分胃部病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袁锦峰赖淑珍熊富先
关键词:胃镜检查心理疗法
1097名新兵SCL-90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黄继真赖淑珍熊富先袁水平梁琛
关键词:症状自评量表新兵心理检测
团体认知干预对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团体认知干预对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负性自动想法问卷(ATQ)、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等对经团体认知干预前后官兵1949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官兵干预后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状态焦虑、自动思维分值和自评抑郁指数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父母情况、父母文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而军种、军龄、年龄、职别与官兵各因子显著相关(P<0.05,P<0.01),职业与自动思维及自评抑郁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SCL-90各因子与状态-特质焦虑、自动思维及自评抑郁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团体认知干预可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袁水平赵学军黄圣排熊富先严进
关键词:干预心理健康水平官兵
团体认知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团体认知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经团体认知干预5周的抗震救灾官兵9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干预后SCL-90其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士兵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士官干预后除恐怖、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外(P<0.05),SCL-90其余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抗震救灾官兵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认知干预可提高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使应付方式更加成熟。
袁水平赵学军黄圣排孙天威熊富先支凯林
关键词:干预抗震救灾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认知干预对失眠官兵睡眠质量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团体认知干预对失眠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负性自动想法问卷(ATQ)等对随机抽取的陆军、海军和二炮部队失眠官兵9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干预后陆军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恐怖因子外,SCL-90其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海军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其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二炮部队附加因子、躯体化、精神病性、总分和总均分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陆军、海军和二炮部队3组官兵干预后负性自动思维分值和PSQI指数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认知干预可提升失眠官兵的睡眠质量。
黄圣排袁水平赵学军熊富先支凯林
关键词:睡眠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