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斌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脊髓损伤的弱激光治疗参数选择被引量:3
- 2013年
- 弱激光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在脊髓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很少。本实验应用Allen’s造模法构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通过测量穿透功率及组织温度变化筛选出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弱激光照射参数,照射组按照筛选出的参数连续治疗14 d,于术后1、3、7、14、21 d应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并测量空洞面积。结果显示应用筛选出的照射参数(810 nm、光斑面积0.2 cm2、500 mW/cm2、510 J/cm2)连续照射14 d,术后21 d照射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未照射组(P<0.05),术后7、14、21d照射组脊髓空洞面积显著小于未照射组(P<0.05)。结果表明810 nm、光斑面积0.2 cm2、500 mW/cm2、510 J/cm2的弱激光照射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后期运动功能的恢复。
- 梁卓文王继猛胡学昱焦海斌王晶王哲张镇西
- 关键词:脊髓损伤医用光学BBB评分
- Coflex与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棘突间动态非融合装置Coflex与腰椎后路融合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探讨Coflex在预防相邻节段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棘突间动态非融合Coflex和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L_(4、5)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oflex组和融合组。患者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腰椎侧位X线片及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和MRI片进行测量,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flex组及融合组分别有20及2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随访时间均匹配。两组VAS、ODI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flex组L_(3、4)节段ROM与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L_(3、4)节段ROM末次随访(7.38±1.15)°比手术前增加(5.75±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L_(3~4)和L_5~S_1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共有4例升高,融合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共有10例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非融合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达到与融合固定同样的中期临床疗效,并且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王振林黄培培焦海斌梁卓文胡学昱王哲
- 关键词:相邻节段退变非融合
- 基于腰椎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X线测量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基于腰椎曲线类型研究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人脊柱骨盆矢状序列参数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年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相邻节段健康的LDH病人166例,与14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按照腰椎类型分为4型,LDH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腰4-5(A)组,腰5-骶1(B)组,腰4-5和腰5-骶1(C)组,三节段以上(D)组。应用图形分析软件进行参数测量,在站立位全长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参数包括: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上半圆(UP arc)、下半圆(Low arc)、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对上述指标统计分析。结果:LDH组与对照组相比PI、PT和TK增大,SVA向前移位,SS、LL和Up arc减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DH组各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PI^PT,PI^SS和SS^LL高度相关。LDH病例4组间参数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SS、LL和TK随着突出节段的增加而减小;A组与对照组比较PI和PT差异显著。1型和2型与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显著。结论:相邻节段健康的LDH病人具有大的PI和PT,小的LL和SS,SVA向前倾斜,随着病变节段的增加LL,SS和TK减小;脊柱-骨盆协调平衡的能力受腰椎类型影响。
- 焦海斌梁卓文黄培培贾斌胡学昱王哲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 神经根沉降征阳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疗效分析
- 目的 对比分析Coflex与腰椎后路融合固定治疗神经根沉降征阳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探讨沉降征术前术后改变及沉降征改变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我科沉降征阳性的腰椎管狭...
- 黄培培胡学昱焦海斌梁卓文乔林叶斌杨智伟张建新王哲罗卓荆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MRI手术疗效
- 应用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棘突间非融合系统(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12—2012-04采用棘突间Coflex系统治疗44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JOA、ODI评分和手术节段的屈伸活动度、椎间隙高度指数(IVS)和Cobb角进行评价。结果 38例获得平均41.7(24-64)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VAS、JOA、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末次随访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椎板开窗减压伴髓核摘除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指数IVS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椎板开窗减压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Cobb角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王振林黄培培焦海斌胡学昱王哲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COFLEX
- L4/5单节段融合对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L4/5)融合对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行L4/5节段融合的患者317例,共纳入具有健康相邻节段、随访≥3年、资料齐全者51例.男25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45岁.依据腰椎前凸顶点位置将腰椎矢状位曲线分为四型(Roussouly分型):Ⅰ型,顶点位于L5椎体或者L4/5椎间隙;Ⅱ型,顶点位于L4底部或者中部;Ⅲ型,顶点位于L4上部或者L3/4椎间隙;Ⅳ型,顶点位于L3椎体及其以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测量腰椎前凸角(LL)、上半圆(UP arc)、L4/5椎间前凸角(I-VA4-5)、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C7垂线骶骨距离/股骨头骶骨距离比值(C7PL/SFD ratio),术前相邻节段评估应用MRI Modified Pfirrmann Scale(Modic)量表分析,随访应用UCLA量表结合脊柱退变稳定性标准评估影像学相邻节段退变(rASD)情况.结果:本组腰椎Roussouly分型的分布如下:Ⅰ型10例(19.61%),Ⅱ型15例(29.42%),Ⅲ型20例(39.22%),Ⅳ型6例(11.76%).平均随访42.58个月(36~67个月).Ⅰ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LL、UP arc、和SS较术前显著提高,PT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Ⅱ和Ⅲ型:LL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而SS、PT、PI无显著性变化,Ⅱ型末次随访时UParc较术前和术后显著提高.Ⅳ型:LL、UP arc、SS、PT和PI手术前和术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各型术后及随访时的IVA4-5较术前提高,而C7PL/SFD比值减小,各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和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本组病例中rASD发病率为17.64%,rAS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随访时间、IVA4-5、PI是显著危险因素.结论:单节段融合可显著增加节段前凸角,但在不同腰椎Rou
- 焦海斌胡学昱黄培培梁卓文段伟王哲
- 关键词:相邻节段退变
- 激光照射对脊髓损伤大鼠TNF-α、IL-6和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应用Allen造模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研究弱激光照射对损伤脊髓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CI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应用810nm弱激光经皮照射相应的脊髓损伤节段。分别于术后1d、3d和7d进行BBB评分;1h、3h、6h、12h、1d、3d、5d和7d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检测受损脊髓组织内TNF-α、IL-6和IL-10的表达情况。实验发现,照射后7d照射组大鼠BBB评分高于SCI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相比,照射组受损脊髓组织内TNF-α和IL-6的表达量均降低,且在术后6h、12h、1d(TNF-α)和6h、12h、5d(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增高,且在术后1d、3d、5d和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早期前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损伤后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 王继猛梁卓文胡学昱焦海斌王晶王哲张镇西
- 关键词:医用光学弱激光照射脊髓损伤白介素-6白介素-10
- 血栓弹力图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描记图"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2月关于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评估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计689例患者,其中5篇为高质量研究,2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5.67,95%CI(-80.32,-11.03),P<0.05]。结论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比较,TEG指导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
- 徐月亮陈烨张斌焦海斌尹文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心脏外科手术输血出血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