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金培

作品数:66 被引量:71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弧菌
  • 20篇养殖
  • 17篇弧菌病
  • 10篇真鲷
  • 9篇真鲷弧菌病
  • 9篇珠母贝
  • 9篇最小弧菌
  • 9篇免疫
  • 8篇毒素
  • 8篇海水养殖
  • 7篇珍珠贝
  • 7篇石斑
  • 7篇石斑鱼
  • 7篇网箱
  • 7篇网箱养殖
  • 7篇海水网箱
  • 7篇海水网箱养殖
  • 7篇斑鱼
  • 6篇热带
  • 6篇热带海洋

机构

  • 65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南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路德维希-马...

作者

  • 66篇潘金培
  • 24篇吴后波
  • 14篇吴信忠
  • 6篇周永灿
  • 5篇张其中
  • 5篇刘英杰
  • 5篇吴灶和
  • 5篇江静波
  • 4篇王崇明
  • 4篇秦启伟
  • 3篇陈毕生
  • 3篇王江勇
  • 2篇任春华
  • 2篇胡超群
  • 2篇姜卫国
  • 2篇刘广锋
  • 2篇张吕平
  • 2篇陈国华
  • 2篇冯娟
  • 2篇王伟俊

传媒

  • 8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水产学报
  • 6篇海洋学报
  • 6篇热带海洋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鱼类病害研究
  • 3篇海洋通报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南海研究与开...
  • 1篇中国水产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集...
  • 1篇南方水产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7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3
  • 1篇197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类细胞和体液的防御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8
1997年
周永灿潘金培
关键词:贝类细胞免疫体液因子病害
病原弧菌的致病机理被引量:54
2003年
吴后波潘金培
关键词:病原弧菌致病机理弧菌病
热带海洋珍珠贝类立克次体(RLO)病研究 Ⅶ 大珠母贝育苗期幼虫群体RLO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大珠母贝幼虫群体的死亡是以暴发性方式发生,从胚胎发育前期至变态期,幼虫存在两个死亡高峰,分别位于壳顶期之前或壳顶期和壳顶后期.大珠母贝幼虫群体的死亡率与RLO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RLO感染的高峰之后均相应伴随幼虫群体死亡率的高峰,随着RLO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降低,幼虫群体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在TEM下未发现未受精卵母细胞、受精卵和胚胎早期幼虫感染RLO,最先出现RLO包涵体阳性感染的时期为24h尚未摄食的D形期幼虫,故认为RLO可能不是通过垂直传播,而是通过外界接触感染的方式感染宿主,贝体感染至发病死亡存在潜伏期.
吴信忠潘金培江静波
关键词:大珠母贝育苗期幼虫
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和对虾白斑病的致病机理及综合研究
胡超群张吕平任春华淘保华潘金培吴后波
该项目对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和对虾白斑病的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确定了我国养殖对虾白斑病的主要特征,典型症状是甲壳白斑,证实在我国所有养殖对虾中相互传染和流行的暴发性流行病病原是同一种病毒,既白斑杆状病...
关键词:
关键词:弧菌病对虾白斑病
古雪夫三代虫固着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张其中潘金培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鱼类寄生虫
Shi鱼养殖技术浅谈被引量:1
1996年
介绍了Shi鱼的生物学特征;并从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设备的选择,苗种的培育以及Shi鱼的养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Shi鱼的养殖技术,最后分析了Shi鱼养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吴后波潘金培
关键词:养殖技术养殖场地海水养鱼
海水网箱养殖真鲷弧菌病病原生物学
从患病真鲷病灶上分离到可疑致病菌10株.对这10株菌进行致病性研究的结果表明,96-6-3、96-6-5、96-6-8、96-6-9等4株菌为强毒菌株,对真鲷的LD<,50>为1.2×10<'4>,这4株菌进行人工感染,...
吴后波潘金培
关键词:真鲷弧菌病最小弧菌网箱养殖鱼病学海水网箱
文献传递
海水网箱养殖高体Shi弧菌病致病菌研究被引量:41
1997年
从患病高体Shi病灶上分离到7株可疑致病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菌株95-5-3和95-5-5为强毒菌株,这2株菌进行人工感染,死亡率均为100%,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这2株菌的特征一致,根据形态有主生理生化特征,应归入哈维氏弧菌。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和先锋必素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吴后波潘金培
关键词:高体SHI弧菌病哈维氏弧菌网箱养殖
热带海洋珍珠贝类立克次体病研究Ⅵ. 养殖合浦珠母贝群体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养殖合浦珠母贝群体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群体从幼贝至成贝阶段均以慢性散发性方式发病死亡。自然海区吊养的成贝群体,其月平均死亡率为4.37%,年累积死亡率为52.45%;合浦珠...
吴信忠潘金培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流行病学类立克次体
文献传递
石斑鱼鱼虱病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报道南海鱼虱[CaligusnanhaiensisWu&Pan],引起的石斑鱼鱼虱病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南海鱼虱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TemmincketSchlegel)]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桡足幼体或对寄主组织的大量摄食,导致鳃部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寄主的生理功能受损害而引起病变。患病鱼的红细胞数、血清钠、钾、钙、血糖、尿素氛、胆固醇、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与健康鱼比较,仅见红细胞数减少和血清钙的增加变化明显。
吴灶和潘金培秦启伟
关键词:青石斑鱼鱼虱病病理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