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胜莲

作品数:36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针刺
  • 10篇疗效
  • 7篇针灸
  • 7篇三穴
  • 6篇源性
  • 6篇头痛
  • 6篇临床疗效
  • 6篇颈源性
  • 6篇颈源性头痛
  • 5篇滞针
  • 5篇治疗颈源性头...
  • 5篇温针灸
  • 5篇疗效观察
  • 4篇电针
  • 4篇针灸治疗
  • 4篇温针灸治疗
  • 4篇灸治
  • 4篇关节
  • 3篇穴位
  • 3篇医案

机构

  • 27篇温州市中医院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6篇潘胜莲
  • 15篇郑士立
  • 12篇王庆来
  • 12篇王歆婷
  • 9篇方芳
  • 5篇宋丰军
  • 4篇叶必宏
  • 4篇王嘉轩
  • 3篇夏凡
  • 3篇李绿茵
  • 2篇邹晓静
  • 2篇朱文宗
  • 2篇潘永清
  • 2篇孟盈盈
  • 2篇王丽娟
  • 1篇王季良
  • 1篇潘蓉蓉
  • 1篇余建敏
  • 1篇刘海飞
  • 1篇刘海飞

传媒

  • 6篇浙江中医杂志
  • 5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14浙江...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项部经络排剌治疗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项部经络排刺治疗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60例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项部经络排刺治疗,...
郑士立王歆婷王嘉轩潘胜莲麻益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脊髓功能
文献传递
透刺结合阳明经筋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透刺法结合阳明经筋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周围性面瘫患者45例,采用太阳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透刺法结合阳明经筋浅刺进行治疗,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3例,无效0例,治愈率71.11%,总有效率100%。结论:透刺法结合阳明经筋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潘胜莲
关键词:透刺周围性面瘫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叶必宏刘海飞李灵浙潘胜莲宋丰军王庆来朱文宗
关键词:电针抑郁慢性应激海马突触可塑性
滞针提插项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滞针提插项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滞针提插项三穴,即风池、天柱、天牖穴;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5天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RI)、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现有痛强度(PPI)]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总分及PRI、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 1),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下降较常规针刺组更显著(P<0.0 1)。治疗后2组血清IL-6、NO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 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常规针刺组更显著(P<0.0 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常规针刺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针提插项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潘胜莲王庆来郑士立邹晓静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风池穴天柱穴炎症因子
耳穴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失眠,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称之为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夏凡付于潘胜莲李绿茵王丽娟
关键词:耳穴失眠
两种电针方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两种电针方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每组30例。对照组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A行电针(高频)+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B行电针(低频)+红外线照射治疗。评价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排尿情况和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A、治疗组B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A(P<0.05)。治疗后,治疗组A、治疗组B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治疗后2 h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B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评分低于治疗组A,首次排尿量、治疗后2 h排尿量均高于治疗组A(P<0.05)。治疗后,3组膀胱容量、平均尿流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A、治疗组B膀胱容量、平均尿流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组A(P<0.05)。结论:电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能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排尿及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且相较于高频电针方案,低频电针方案疗效更优。
瞿一新方芳潘胜莲黄海琼宋丰军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电针红外线照射尿动力学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西药、中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潘胜莲潘永清肖川夏凡王丽娟李绿茵
关键词:西药针刺
针药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叶必宏王庆来朱文宗宋丰军刘海飞方君辉潘胜莲李灵浙毛显禹单婷婷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众多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BPH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40岁之后通常就会出现BPH,到60岁时超过50%,年龄到80岁时高达83%。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良性...
关键词: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药治疗针药治疗
一种耳穴贴压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耳穴贴压器,包括:耳廓架一,所述耳廓架一的下方设置有耳廓架二,所述耳廓架一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耳箍扣,所述耳廓架一上设置有微型振动器,所述耳廓架一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
潘胜莲林立王庆来彭伟雄
穴位注射生理盐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生理盐水联合常规治疗对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片和罗盖全胶丸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侧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含量及患者腰椎(L_1~L_4)、股骨粗隆、股骨颈部骨密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β-CTx、PIN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NBAP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者腰椎(L_1~L_4)、股骨粗隆及股骨颈部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部位骨密度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生理盐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改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邹晓静郝燕燕周江涛潘胜莲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穴位注射生理盐水骨代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