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秋红

作品数:100 被引量:1,00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生物学
  • 1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7篇葡萄
  • 35篇果实
  • 29篇葡萄果实
  • 26篇葡萄酒
  • 14篇香气
  • 14篇赤霞珠
  • 11篇酿酒
  • 10篇香气物质
  • 10篇基因
  • 8篇花色
  • 7篇栽培
  • 7篇酿酒葡萄
  • 7篇酒葡萄
  • 7篇矿质
  • 7篇矿质元素
  • 7篇花色苷
  • 7篇赤霞珠葡萄
  • 6篇酸性转化酶
  • 6篇转化酶
  • 5篇液相

机构

  • 99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海南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华夏长城葡萄...
  • 2篇新疆中信国安...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南方葡萄沟酒...

作者

  • 99篇潘秋红
  • 37篇段长青
  • 10篇问亚琴
  • 9篇王军
  • 7篇何非
  • 7篇黄卫东
  • 7篇李小溪
  • 7篇杜慧娟
  • 6篇田娟娟
  • 5篇张大鹏
  • 5篇吴玉文
  • 5篇朱保庆
  • 5篇田园
  • 4篇张珍珍
  • 4篇高媛
  • 4篇李景明
  • 3篇仇厚援
  • 3篇张艳芳
  • 3篇温可睿
  • 3篇杨晓帆

传媒

  • 25篇中外葡萄与葡...
  • 10篇果树学报
  • 8篇热带生物学报
  • 7篇园艺学报
  • 5篇中国酿造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分析试验室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酿酒科技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及其表达调控被引量:19
2005年
酸性转化酶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十几年来,许多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已经克隆,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基因表达的器官和发育特异性以及糖、受伤、病原﹑胁迫和激素对基因表达的调节和蛋白抑制因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当前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潘秋红张大鹏
关键词:酸性转化酶蔗糖代谢蛋白结构关键酶植物体
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对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影响(下)——栽培技术对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花色苷是葡萄和葡萄酒中一类重要的酚类化合物,它影响着葡萄和葡萄酒的色泽和风味等特性,与人类的健康也有着密切联系。文本综述了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对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光照、土壤、树形、栽培行向、砧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物质,以期为葡萄栽培管理和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黄敬寒温可睿潘秋红段长青王军
关键词: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栽培技术
苹果幼果果糖和葡萄糖对淀粉酶活性的负调节被引量:7
2003年
用红富士苹果进行的研究表明 ,环剥处理使幼果内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 ,淀粉酶活性升高。当果实内淀粉含量不足对照的 1/ 3时 ,淀粉酶活性与对照持平或降至对照之下。以外源糖温育果实圆片试验表明 ,果糖和葡萄糖诱导了淀粉酶活性的下降。
段长青王永章潘秋红张凌云张大鹏
关键词:果糖葡萄糖酶活性苹果糖信号
木薯块根迅速膨大期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的蔗糖代谢被引量:1
2011年
以高淀粉木薯品种华南9号和低淀粉品种华南7号为试料,分析块根膨大中后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块根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参与蔗糖合成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在膨大后期活性均有所升高,而参与蔗糖分解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在后期活性均下降;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华南7号在块根膨大中期活性较高,华南9号在后期较高;在块根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在膨大后期增加幅度较华南7号明显,而在块根木质部中,华南7号中这3种糖在膨大后期均呈增加趋势,华南9号中却下降,表明华南9号比华南7号有更强的蔗糖代谢的能力,这可能是造成不同品种木薯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
刘斌李开绵潘秋红罗丽娟
关键词:木薯块根韧皮部木质部蔗糖代谢
疏穗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糖、酸及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明2个疏穗处理对新疆玛纳斯产区‘赤霞珠’葡萄果实异戊二烯代谢产生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广东地"和"园艺场"2个葡萄园为试验地,在果实发育早期(花后26 d)进行1穗/新梢(CT1)和2穗/新梢(CT2)疏穗处理,应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萜烯和C13-降异戊二烯物质的变化。【结果】2种疏穗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因试验地块而异,且疏穗处理不会改变果实中香气物质的种类,但影响其含量;与CT2相比,CT1处理提高了果实中大部分异戊二烯来源的香气组分的含量,增加最明显的是游离态E-β-大马士酮及结合态α-萜品醇,且CT1处理对香气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在广东地表现更加明显,笔者认为这与广东地土壤相对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矿质元素有关。【结论】1穗/新梢的疏穗可以提高果实中潜在花果香气味组分的含量,改善葡萄酒果香质量。
李越姚冠榕陈武陈新军王军潘秋红
关键词:果实萜烯
新旧橡木桶陈酿对干红葡萄酒花色苷和颜色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及CIELab法,比较了新橡木桶及使用过一年的旧橡木桶陈酿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花色苷含量及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橡木桶陈酿的红葡萄酒中单体花色苷、酰化花色苷及总花色苷的含量均低于旧橡木桶,其颜色比旧橡木桶深,红色色调较高,而黄色色调较低,但新旧橡木桶陈酿对葡萄酒花色苷及颜色的影响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葡萄酒生产中橡木桶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崔向云何建军潘秋红段长青
关键词:干红葡萄酒陈酿橡木桶花色苷
葡萄酒中黄酮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及陈酿对黄酮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乙睛:甲醇:水为流动相(加1%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360nm,用直接进样法,成功建立了10种黄酮醇(Quercetin,Kaempferol,Myricetin,Rhamnetin,Isorhamnetin,Quercetrin,Rutin,Morin,Galangin,Fisetin)及2种黄酮Apigenin和Luteolin的分离方法,并对中国7种红葡萄酒进行了检测。同时,还对欧洲、美洲以及欧美混合橡木3种不同类型橡木桶中的陈酿酒样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经3种橡木桶陈酿后,Myricetin,Luteolin,Quercetin以及Kaempferol的黄酮醇含量均显著降低,而Isorhamnetin的含量则显著升高。同时,不同类型橡木桶中Myricetin和Kaempferol变化规律差异较大,Luteolin、Quercetin及Isorhamnetin的变化规律则较相似,而Galangin则均在陈酿后期才有少量检出,表明葡萄酒中Galangin的形成与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陈酿密切相关。
方芳李景明潘秋红战吉成黄卫东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葡萄酒黄酮醇黄酮陈酿
树体遮光对'赤霞珠'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葡萄树体遮光对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提高新疆葡萄与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遮光程度不同将遮光网分为网1(减少果际光照50%)和网2(减少果际光照20%),分别在果实开始转色和完全转色后搭建于树体顶部,直至果实采收(简称Q1、H1和Q2、H2),采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果实成熟过程中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其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4种遮光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Q1处理上调了转色开始果实VvPSY1、VvCCD1和VvCCD4b的表达,H1处理则上调了成熟果实中VvPSY2的表达;相应地,在果实成熟时,网1处理(Q1和H1)显著提高了果实降异戊二烯总含量,特别是β-大马士酮含量,而网2处理(Q2和H2)对该类香气物质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对于游离态降异戊二烯化合物而言,在4种遮光处理的成熟果实中其含量都高于对照,其中H1处理增幅最大。【结论】在果实成熟期减少50%的光照,可明显促进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的积累,可能有利于提升所酿葡萄酒的花果香气品质。
乔丹付亚群何磊陈武陈新军潘秋红潘秋红
云南高原区酿酒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的积累规律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香气是衡量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子,地域条件显著地影响果实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开展云南高原区酿酒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积累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高原气候区酿酒葡萄香气品质的形成机理,为云南高原区优质酿酒葡萄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2010和2011年采自云南省德钦县梅里石(海拔约为2300 m)和说日(海拔约为2 900 m)葡萄园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直接提取葡萄汁中游离态香气物质,依次采用Cleanert PEP-SPE柱分离、糖苷酶AR2000水解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糖苷结合态香气物质,运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根据合成途径,将其分为脂肪酸来源、氨基酸来源和异戊二烯来源的香气物质,探究果实成熟过程中这3种来源的香气物质在年份及产地之间积累规律的异同。【结果】无论是梅里石还是说日,来自同一产地的果实pH值变化和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受年份影响较小,但香气物质受年份的影响较大。2011年的果实中,脂肪酸来源的游离态直链脂肪醇、酸和酯类,以及异戊二烯代谢产生的游离态、结合态降异戊二烯类和游离态萜烯类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2010年;对于氨基酸来源的香气物质,2010年果实中结合态芳香族类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2011年,而游离态芳香族类香气物质则明显低于2011年。年份也影响果实中直链脂肪醛、直链脂肪醇、芳香族类和支链脂肪族类以及萜烯类物质的种类,结合2个年份气象参数的分析,认为较少的降雨量和较长的日照时数有利于降低直链脂肪醛含量、增加萜烯类物质水平。就产地而言,海拔较高的说日葡萄园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脂肪酸来源香气物质总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梅里石葡萄园的果实则呈现先升后降的�
杨晓帆高媛韩梅梅彭振雪潘秋红
关键词:香气物质赤霞珠葡萄
美国山核桃及其品种性状研究进展被引量:72
2003年
美国山核桃是一个重要的干果类树种,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美国山核桃的自然分布状况、美国原产地的品种类型、面积分布和砧木应用情况;以美国生产上常见的14个品种(系)为例对其萌芽期、开花结果习性、坚果成熟期、抗病性、生长量(主干横截面积)、坚果大小及种仁质量、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全美国生产上分布面积占前4位的主栽品种进行了重点介绍,初步提出了我国发展美国山核桃的建议。
吴国良张凌云潘秋红刘群龙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经济性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